安徽:真扶贫 扶真贫 真脱贫

——安徽省委办公厅帮扶梓树村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颜岸青

2019年01月18日13:01  来源:中国扶贫
 

   

  安徽省岳西县梓树村地处大别山深处,山高岭大、路途遥远,曾经一度“外村姑娘不愿嫁,提到梓树就摇头”,是全县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4年以来,得益于国家脱贫攻坚的好政策和安徽省委办公厅的真情帮扶,梓树变了,楼房遍地起、道路修上岭、收入成倍增、产业处处兴,昔日“穷山恶水”变今日“世外桃源”,铸就了一段脱贫致富的佳话传奇。

  精准扶贫:落实双包责任不漏一户一人

  作为安徽省委办公厅的“双包”联系村,2014年以来,办公厅始终将落实“双包”责任,履行“真包”职责作为脱贫攻坚的首要工作来抓,厅主要负责同志及厅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每年来村调研指导、研究解决问题达十余人次;厅务会会议定期听取驻村工作队汇报,研究制定帮扶计划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全厅190名干部职工与村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累计入户走访500多人次,积极捐资助学、帮扶发展养殖。

  安徽省委办公厅创新帮扶思路,采取“买一送一”的以奖代补帮扶模式,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3.5万元,扶持236户贫困户共养殖黑猪998头,出栏后总计增收115.26万元,平均每头增收2000元,户均增收4000元。结对干部入户动员236户贫困户进行低产茶园改造,年增收500元/亩;同时引导5户贫困户养殖土鸡7000余只,年增收70万元。

  安徽省委办公厅高度重视教育在脱贫中的决定性作用,全厅干部职工累计捐款近10万元对考上大学的困难家庭学生给予资助与奖励,捐资30万元资助近200名困难家庭学生。许多困难群众通过教育帮扶看到了摆脱贫困的希望,增强了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教育扶贫“扶志”,从根本上斩断穷根,群众脱贫意愿也更加强烈。

  通过真帮真扶,全厅干部职工从引导务工、技术服务、产业扶持、救急帮困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帮扶,做到了干部包户全覆盖,帮扶过程不漏一人,不漏一个环节,把政策送到农户家,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干部群众亲如一家,共话脱贫致富新篇章。

  精准把脉:强化基础设施突破发展瓶颈

  “过去连条水泥路都没有,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别说县里,就是镇上的同志说到梓树出差都头痛”,提起梓树贫困的原因,老村干项性树深有感触。2014年以前,梓树村通往头陀镇及周边行政村的主干道全部是砂石路,村内通组路全部是土路,崎岖难行。修路,成了梓树村几代人共同的心愿。

  如今的梓树村,通往集镇和周边村庄的主干线全部是5米宽的水泥路,除了主干线畅通,微循环也完善,村内25个村民组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2014年以来,在安徽省委办公厅的大力帮扶下,累计投入5735万元,完成43公里通村、通组路新建改造,实现组级路硬化率95%以上。省委李锦斌书记亲自关心的梓树至G35高速黄尾出口18公里便捷通道已于2018年5月实现全面通车,从此梓树村群众到黄尾高速出口只需要20分钟,沿线群众受益近万人。

  除了道路,农田水利、公共服务、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面貌也是焕然一新,4年来累计投入1950万元,先后完成水口河主河道治理、安全饮水工程、八小水利建设等水利扶贫项目,以及农村电网改造、美丽乡村建设、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村卫生室建设、宽带网络建设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如今的梓树,路是新的、电是新的、水是新的、房子是新的,乡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产业兴旺:找准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

  全村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8%降至2018年0.5%以下,4年贫困人口从233户747人降至3户9人,230户738名困难群众顺利实现脱贫,农民人均收入从不足5000元增长至10300元,村集体经济从零到年稳定收入20万元以上。正是找准了产业兴旺这条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才成就了“一年出列,两年脱贫,三年致富”的“梓树速度”。

  通过省委办公厅的积极协调,4年来先后争取200万元实施梓树水口河景观提升和流水养鱼项目,争取1100万元支持头陀镇至黄尾镇乡级畅通工程项目,争取35万元支持梓树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厅出资48万元支持建设60KW集中光伏电站,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厅机关文印中心支持40万元,支持村集体发展流水养鱼项目,协调省农委拨付资金50万元,支持村集体发展红心猕猴桃种植。这些资金项目的落实,让梓树村实现村集体产业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梓树村光伏发电、红心猕猴桃、高标准茶园、生态养殖四大龙头产业比翼齐飞,流水养鱼移步换景,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已初步形成“种养加一体、多功能协调”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一抓双促:打造脱贫攻坚一线的坚强战斗堡垒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关键靠党员。省委办公厅驻村扶贫工作队将建强支部班子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月上一次党课、每月召开一次扶贫夜校、每月开展一次走访、每月为群众办1-2件实事、每月开展一次组织生活,并创新开展“三结对三争当”、“星级党员创评”、“党员百分制考评”等特色党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老村干胡忠禹有近40年党龄,虽然已经退休,但是他仍然协助村里承担红心猕猴桃园的管理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2018年8月,在台风“温比亚”带来的强降雨灾害中,他带领黄泥组党员冲锋在前,转移受灾群众4户11人,受到上级部门的表扬。他却谦虚的说:“只有党员带好头,群众才信得过,面对困难,党员不上谁上?”正是有胡忠禹这样优秀党员的带动,全村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才能顺利推进,取得成效。

  通过建强基本队伍、拓展基本阵地、落实基本制度、丰富基本活动、强化基本保障,梓树村党支部战斗力、凝聚力显著加强,目前全村72名党员共形成5个网格化小组,并在外出务工党员相对集中的合肥、杭州建立两个流动党员工作站。注重加强村干队伍建设,吸收优秀年轻人才为乡村振兴服务,新一届村两委平均年龄40.7岁,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42.8%,较上届提高28.6%;女性成员占28.5%,较上届提高14.3%;新当选的村主任为具有本科学历的90后大学生,打造脱贫攻坚一线的坚强战斗堡垒。

  扶贫夜校:创新帮扶机制落实在群众心坎上

  省委办公厅创新帮扶机制,通过驻村工作队在梓树推广“扶贫夜校”,覆盖全村25个村民组,在夜校讲堂上,驻村扶贫工作队成员及村两委与群众面对面、真对真,把精准脱贫的好政策讲深讲透,把自身发展的意见建议提全提准,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绘好绘实,密切了干群关系,取得了良好成效。

  驻村扶贫工作队将扶贫夜校作为乡村振兴的讲习所、精准脱贫的大课堂,把精准脱贫的好政策、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让群众一听就懂、一学就会,把政策送进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创新了基层党建新机制,把一抓双促落的更实。通过扶贫夜校,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成员与群众面对面直接交流,所有参会群众不受拘束,自由表达意见诉求,基层干部直面问题,耐心解释,工作作风更加朴实,干部群众感情更加密切,受到了全村群众普遍好评。通过把扶贫夜校开在村民组,走进农户家,既听取了贫困户提出了对精准脱贫工作的意见看法,也听取了非贫困户也表达了意见诉求,其中不乏尖锐意见,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认真记录、逐条落实,将矛盾纠纷消除在基层、化解在一线,群众对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满意度达到100%。

  2018年6月,岳西县顺利通过国务院扶贫办考核验收,成为安徽省首个脱贫摘帽的国定贫困县,梓树村的发展也由此进入了新阶段。展望未来,驻村扶贫工作队将按照省委有关部署,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主导产业做精、重点项目做细、旅游景点做美、基础设施做实”为发展目标,以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生态养殖、田园采摘、休憩养生为核心要素,持续推进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全面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在乡村振兴时代绘就梓树发展的美好明天。(作者单位安徽省委办公厅)

(责编:张桂贵、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