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尚义县十三号村:“三金”幸福村最美十三号

耿建扩 刘建凤

2018年12月17日08:2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三金”幸福村最美十三号

仲冬时节,雪后的十三号村格外静谧祥和:整洁的街道、独具地方风情的窑洞宾馆、高悬的大红灯笼,在冬日暖阳和白雪的映衬下,洋溢着和谐、幸福的气氛。

依托地处大青山脚下、紧靠草原天路西线的优势,河北省尚义县南壕堑镇十三号村紧紧抓住扶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机遇,建成了窑洞宾馆、屋顶光伏、现代农业三大增收产业,从全县“最穷最破的村子”一跃成为“最富最美的村子”,走出了一条属于十三号村村民自己的康庄大道。

抓党建 壮大集体稳脱贫

“这边有养殖场,那边有90多间窑洞、会议室,还有一个四合院,这些都是集体的,光这些固定房产就值2000万元。”十三号村党支部书记姜万河自豪地介绍着村子现在的情况。

十三号村位于大青山森林公园脚下,距县城仅7公里,辖4个自然村共229户478人。村民一直以传统旱田种植和小型散养收入为主,饿肚子、没学上、缺医少药现象长期困扰着村民的生活,导致大量青壮劳力选择外出谋生。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

为了寻找十三号村的出路,姜万河先后三次带领村干部到内蒙古包头、河北承德围场、山西大同等地学习考察,最终确定了实行闲置土地捆绑开发、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农村留守人员捆绑配置的“三捆绑”模式,并组建了全市首家农宅合作社,推行村民以地入社、按宅占股、以股分红的机制,当年就有38户村民加入宅基地合作社,集中连片整理闲置宅基地18亩,建成了窑洞53孔,成立了彩色坝头旅游开发公司统一经营。

“打捆”资金的准确投放、高效使用,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脱贫项目难找、缺乏经营管理经验的难题,增加了集体收入,也进一步提升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村要发展,群众要脱贫,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支部和不断壮大的集体经济。”姜万河说。

“利用我们十三号村独特的气候优势和地域优势,我们搞土特产一条龙,从基地到加工,解决村民的就业,今年集体收入达60多万元。2019年,我们计划通过窑洞宾馆让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实现100%就业,集体收入超过100万元,这是我们村的‘两个100’奋斗目标。”说起十三号村的发展,姜万河胸有成竹。

兴产业 村里农民赚“三金”

“去年我们家分红拿了2000元,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全靠党组织。”村民张艾的老伴儿韩春华朴实的话语充满了感激。

张艾曾经只身一人在内蒙古漂泊30多年,是姜万河亲自到内蒙古五原县把他找了回来。张艾用原来的三间老房子入股农宅合作社,住进了村里统一安置的新房,还学了一门烧烤的手艺,旅游旺季在农家院打工,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

“宅基地入股分股金、土地流转收租金、家门口就业挣薪金,这是我们十三号村农民的‘三金’。”姜万河介绍。

为继续壮大乡村旅游产业,2018年,十三号村扩建窑洞91孔,并配建2000平方米的会议中心和2400平方米的商贸街,预计2019年投入运营后,可实现旅游收入150多万元,带动周边227户村民实现增收。

谋规划 最美乡村面貌新

为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十三号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生态片林3000亩,环村种植松树、金叶榆等2万多棵,完成村街道路硬化1.3万平方米,新建停车场2800平方米、村民文化广场800平方米,建成网球场、羽毛球场、旱冰场等体育场地。2016年,十三号村入选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和国家级旅游扶贫示范村,2017年被评为河北美丽休闲乡村,窑洞宾馆也获评了“美丽河北·最美特色建筑”。

“现在我们村家家都很干净,主要是人们从观念上有了根本的改变。”姜万河介绍说,十三号村给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提供了街道清洁工、绿化工、酒店服务员等40多个公益岗位。同时,通过鼓励劳动,也帮助村民们养成了爱护环境和卫生的习惯。

69岁的村民董文亮是村里的保洁员,今年通过劳动挣了3000元,加上低保、光伏分红、养老保险、粮食直补等等,年底能收入10000多元。“我是村里的老党员,我要带头把我们村子的卫生维护好。”

“下一步,我们准备搞一些文化活动,增强村民的凝聚力,促进邻里关系。同时,制定村规民约,效仿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成立一个养老基金,并鼓励和带动外出的儿女赡养留守家中的老人,弘扬传统美德,让村民的生活和精神双脱贫。”对十三号村的未来,姜万河又有了新的规划。

(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刘建凤)

(责编:蒋琪、张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