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扶贫频道

包头医学院结对帮扶贫困村 健康扶贫治“穷根”

李  文  刘文军
2018年09月09日08:1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张书记,我今年还想再养100只鸡。”前些天,包头医学院派驻内蒙古固阳县下湿壕村第一书记张成良,一大早就接到了贫困户杨二栓打来的电话。去年,在医学院的帮扶下,杨二栓靠养鸡成功脱了贫,杨二栓有了信心,今年还想继续扩大规模。

  下湿壕村是个深度贫困村,25度以上坡地较多,十年九旱,农业基本是靠天吃饭。作为一所扎根少数民族地区60年的高等医学院校,包头医学院2014年起对口帮扶下湿壕村。“结对帮扶成为学校工作的一部分,全校师生心系扶贫,通过各种方式助力脱贫攻坚。”包头医学院校长赵云山说。几年时间,医学院驻村干部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将自己融入这片田野,从高校老师、学者变成了农民。

  做好精准扶贫,驻村干部第一件事就是入户调研。深入调查发现,下湿壕村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占46%。于是,包头医学院发挥自身优势,将健康扶贫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每年组织医学专家到下湿壕村送医送药,开展政策宣讲、义诊、文艺表演等活动,深受村民欢迎。今年8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健康医疗”精准扶贫项目落到下湿壕村卫生院,成立“互联网+健康医疗”志愿服务站,活动当天就收到了价值12.9万元的远程医疗设备及3000元的药品。

  今年73岁的杨二栓患有膝关节病,常年拄拐,生活困难。去年,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为他做了手术并办理所有报销手续。有了劳动能力的老杨养了80只鸡,一年的纯收入达到4000多元,实现了脱贫。

  一系列措施有效解决了农户就医难题,农民足不出村就享受到大医院名专家的诊疗,群众看病心里更有底了,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返贫的发生。

  集中力量精准发力。针对下湿壕村基础设施薄弱情况,学校投入25万元帮村里补短。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通,村民的农副产品最愁销路,针对这一难题,学校发动教职工爱心销售,倡导“以购代捐”活动,去年仅销售肉鸡就达20多万元。

  在对口帮扶中,包头医学院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开展产业扶贫新路。针对当地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和学校药学专业优势,学校与下湿壕镇签订协议,共建药学专业野外实习和中药材种植基地,帮助当地建设中药材标本陈列室,助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下湿壕村村支书王海龙说:“包头医学院利用专业优势,为村里解决了许多生产生活困难,截至目前,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171户,已脱贫153户。”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包头医学院党委书记和彦苓说:“我们将继续努力为祖国北疆培养更多健康卫士,更好地发挥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的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更大贡献。”


 

(责编:蒋琪、张桂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