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花椒箐村:从背粮食上学到免费营养餐

2018年08月28日13:50  来源:云南日报
 

“山路十八弯,再过一弯到我家。”这是我们村到白达小学那条路的真实写照。1978年,我出生在一个名叫花椒箐的村子里,村里有30多户人家,隶属南涧彝族自治县无量山镇卫国村委会。站在村口就能看到村委会背靠的山,但走起路来,却要走一个大大的V字,大约有10公里的路。

30多年前,我在村里的学校里读完三年级后,就必须到建在村公所的白达中心完小读书了。回忆起那3年,那时在学校生火做饭吃的情景依然清晰。每个星期天,我都要从家里背上够吃5天的粮食到学校,然后周五下午放学后又走路回到家里。当时,每个小学生都有一个小篮子,是用来背自己的伙食的。从周一到周二,从家里背来的青菜还新鲜,周三起青菜就开始发黄了,所以很多同学就吃稀饭。如果米不够,就在热水里放进一点咸菜和猪油,然后把玉米面放进去,搅拌成糊吃。3年后,我考取了设在小河底的南涧县第三中学。这就意味着我要走更长的山路去上学。幸好,上初中后已不用自己生火做饭了,但必须交粮,更让人感到幸运的是,一年后也不再交粮了。

“如今上学不交钱,还能吃上营养餐。”今年“六一”期间,我到白达小学采访,惊奇地发现,当年我所读的学校已搬迁到公路边来了,学校建得高大漂亮,体育设施、学生食堂、图书室等一应俱全。我们村里也修通了公路,孩子上学都是父母骑着摩托或开车送来,尤其令人高兴的是,现在孩子都不用带着粮食到学校自己生火做饭了,学校里有干净整洁的学生食堂,吃的都是国家免费提供的营养餐。

近年来,国家在教育上投入了巨资,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在我们南涧,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会发现,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这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成就的一个具体表现。

(责编:白纯歌(实习生)、张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