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闽宁:改写“苦瘠”的历史记忆

2018年08月24日08:41  来源:中国青年网
 

130多年前,陕甘总督左宗棠曾上书清廷,称陇中“苦瘠甲于天下”。奏疏中的“陇中”包含了现在以定西为代表的甘肃中部和宁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区,被称“赤地千里,十室九空”。因当地山大沟深、气候干旱、土地贫瘠,直至1972年,“西海固”仍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

为了彻底挖掉“穷根”,1983年,中国将定西和西海固列为“三西”(甘肃河西、定西和宁夏西海固)扶贫开发区域之一,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气势向干旱和贫困宣战,首开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先河。时至今日,宁夏贫困人口累计减少330万,这个数字近全区总人口的一半。

贫苦面貌发生巨大改变的背后,是种种扶贫举措的实施。其中超百万人的移民搬迁令人瞩目。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先后组织实施了吊庄移民、扶贫扬黄工程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十二五”生态移民工程等,已有110多万人搬出了不适宜居住、难以发展的地方。

黄河从永宁县穿境而过,移民群众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与信念,走出大山,来到平原。闽宁镇就是一处因移民而出现的美丽城镇。

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亲自带队考察后,决定在这里建设一个移民示范区。自此,从福建到宁夏,跨越2000多公里,携手合作拉开了闽宁对口协作的大幕。两省区从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对此地给予了持续的无私援助和倾情帮扶,历时近20年后,如今当地农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增长20多倍,成为宁夏最大的移民区。

从隆德县到闽宁镇,张彩霞一家就经历了这样的巨变。

“过去吃水要走20多分钟去沟底挑”“老家在山里,到县城有40多公里……”张彩霞今年55岁,她的老家在固原市隆德县,是国家重点扶贫县。据她回忆,自己是县里最早一批搬到闽宁镇的人。

“一开始也舍不得离开,可看了移民新村以后,条件都挺好,门口还能做生意,交通也方便。”回忆过去,张彩霞说,老家的房子地处深山,遇上雨天,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为了生计,他们长年外出打工,有时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

2012年,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开展,张彩霞一家从隆德县搬到了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

搬迁之后,他们住进了沿街的一座宅院,家里开起了肉铺,生意还不错,月入3000多元。加上丈夫在附近的光伏企业打工,两口子年收入有6万余元。眼瞅日子一天天变好,张彩霞又申请了扶贫贷款,增盖了房子,当年底就还清了贷款。

“搬到这儿后,每天都能回家了。”张彩霞说,如今看来,从山上搬下来太值了,就是搬得有点晚了,该早搬10年。

搬迁至今已6年有余,张彩霞一家的好日子也成为闽宁镇农民勤劳致富的缩影。

如今,闽宁镇的百姓不再靠天吃饭,镇上发展起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光伏产业、旅游产业、劳务产业等五大产业。农民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流转土地搞养殖、到企业或旅游点打工等方式,逐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以养殖产业为例,当地政府采取“政府+企业+贫困户”的合作模式,由托管企业与闽宁镇7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肉牛托管养殖分红协议。永宁县政府贴息协助托管企业贷款,为托管企业注入托管本金8000元/头牛;由县政府投入担保资金,贫困托管户委托投管企业从银行取得与托管肉牛数量相应的贷款作为托管本金,利息由政府承担。

这样一来,每头牛只需贫困户出资2000元,托管企业可为每户贫困户托管肉牛4头。企业按照每年2000元/头牛的协议约定向贫困户发放分红资金,每户贫困户可享受年总分红8000元。项目托管期为3年。

如此,企业获得政府配套的资金、土地等政策支持,贫困户也跟着受益。目前全镇15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托管3074头牛。除此之外,牛场还带动附近55名村民就业,他们平均每月收入3500元。

据了解,目前养牛场第一轮的3年分红已结束,每年每头牛给贫困户带来分红2000元。“2017年销售额1.2亿元,利润3000余万元,分红618万元。”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农户可以继续托管自家的牛,参与第二轮分红,但是分红会有所减少。

对此,闽宁镇党委书记张文进一步解释,把贫困户扶起来,政府是助推引导,逐步放手,关键还得靠自己。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自发或由政府组织移民陆续迁至闽宁镇,如今人们‘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大家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希望,这对宁夏全区脱贫攻坚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宁夏扶贫办副主任米超说。

据了解,作为一个纯移民建制镇,闽宁镇因扶贫而生,为脱贫而建,自诞生之日起,其血脉基因里就植入脱贫致富的希望。经过20年的开发建设,原来不到8000人的“闽宁村”已变为常住居民超过6万人的“闽宁镇”,全镇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迁之初的不足500元跃升到2017年的12341元。

(责编:白纯歌(实习生)、张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