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播种机”耕耘乌蒙山

2018年08月23日10:46  来源:云南日报
 

昭通市,云南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作为一个典型的高原山区,昭通的贫困根源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群众科技素质偏低、科技在经济实践中的应用率偏低。针对这一现实,昭通市提出要突出科技支撑作用,转变发展方式。

把科技推到了发展经济的最前端,这就注定了昭通市科协的科技“播种机”定位。几年来,这台“播种机”继承红军“乌蒙磅礴走泥丸”的精神,深入农村、社区、学校、警营,奔走于各行各业,播下了科技的种子,更让种子生根、开花,硕果满枝。

一条红线串起农村科普大网络

在昭通,科普的对象首先是农民,只有农民具备了科学种田意识,农村才有摆脱贫困面貌的可能。为此,昭通市科协把农村科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

农村科普,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难就难在“面太广、点太多、钱太少、难见效”。但是,昭通市科协将“科普项目申报与实施”作为农村科普工作的一条“红线”,提出了“定好位、排好队、向上争、向下督、见实效”的工作方针。“定好位”就是依托各县科协根据本县经济发展战略,精心选择出具有产业带头性、发展示范性、成果确定性的产业村社、产业基地、产业协会、产业带头人,进行严格筛选,确定科普项目扶持与奖励对象;“排好队”就是将筛选出来的科普项目对象根据其产业引领程度与示范作用大小,进行缓急分列,建立市科协“科普项目库”,按入库先后向上进行项目申报;“向上争”就是在做好项目储备、制定好项目书的基础上,积极向省科协、中科协进行项目申报,争取获得支持;“向下督”则是科普项目争取下来后,立即从项目申报与争取变为监管与督促,确保项目经费的使用安全;“见实效”是指全力指导项目实施并让项目取得应有的成效。

从实践的效果看,“项目申报与实施”这条“红线”串起了一张积极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播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方面的科学思想,普及了农业气象与灾害防治、农村结构调整与产业布局、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整治环境与生态保护等科普知识,推广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的昭通市农村科普大网络。每一个科普项目的实施,都带动了一个产业圈的形成:昭通天麻产业的做大做强、昭通苹果产业的做优做大、昭通中药材产业的蓬勃发展、绥江“半边红”李子产业的崛起、昭通花椒产业的遍地开花、永善金沙魔芋产业链的形成、绥江竹产业以及水富猕猴桃产业的起步,都与昭通市科协的辛勤工作密不可分。

一辆科普车

奔走山间的流动科技馆

扶贫如何扶?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改‘输血’为‘造血’”的扶贫战略思路和“扶贫先扶智”的扶贫路径,提高贫困人口科技素质这副担子,自然落在了作为科普主力军的昭通市科协身上。

这是一副沉重的担子,也是一副饱含光荣使命的担子。如何才能挑起这副担子?市科协党组提出了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工作思路:将高寒偏远山区科普工作常态化,其载体就是:科普大篷车。

通常情况下,科普大篷车主要在“全国科普日”、“科普活动周”等几个固定活动时间节点,才会去广场、社区、校园开展科普活动。然而要将高寒山区的科普常态化并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科学意识对传统思维的碰撞,科普大篷车必须像公交车一样,随时穿梭于深山峡谷。从2012年以来,在昭通市11县(区)的盘山公路上,一辆印有科普大篷车的特殊车辆不停地奔跑着——翻山越岭、走村串寨,随车的科普志愿者向广大农民兄弟、中小学生不断散发科普手册,悉心讲解——每次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内容,都受到乡村干部、村民、学生的欢迎,科普大篷车被广大群众亲切地称为“流动科技馆”。

据不完全统计,昭通市科协的唯一一辆科普大篷车每年让10多万人(次)的基层群众接受到既实用又具有启发性科普教育,在较大范围内推动了昭通民众科技意识的逐步树立与提高,“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渐成气候——目前,全市大约三分之一的村社农户,每户都掌握了2~3门农业生产实用科学技术。正因为如此,昭通市科协的科普大篷车连续4年获得中科协的表彰,其中连续3年获得一等奖,一年获得二等奖。

一个决策

拓展科普时间与空间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昭通市科协立即捕捉到互联网+科普的无限前景,于是做出决策:“凭借互联网传播手段,实现科普信息化”。

互联网+科普工作始于“昭通科普网”。互联网刚出现时,昭通市科协立即依靠单位员工以及科普志愿者的力量,没花单位一分钱创办起了走在全省科协系统前列的“昭通科普网”。走进科协、科学普及、“昭通专家”、“特色专题”等栏目,受到广大网民青睐。

在全省首家创建“昭通数字科技馆”,开设以“昭通科技”“科普园地”“昭通原产”“科普影视”“科技场馆”等栏目,将昭通市的科技历史、科技产品、科技创新等全面展示在广大网民面前。昭通科普网与昭通数字科技馆使昭通的科普工作得到了极大拓展,实现了全民接受科普的局面——无论干部、学生、工人、农民,只要愿意,都可通过一根互联网线、一个电脑屏幕,翱翔在科学的海洋。据不完全统计,昭通科普网与昭通数字科技馆在网络正常情况下,每月的点击浏览量均可达万余人。

创建《昭通微科普》微信公众号与订阅号,将科普内容微信化并强力融入到广大微友的微生活中,让广大微友通过手机就能尽享科普乐趣。

科普,永远在路上。昭通市科协这台乌蒙山中的科技播种机,将永不停歇地播撒科技火种。

(责编:白纯歌(实习生)、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