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协作:踏上新征程创造新经验

高建进 王建宏

2018年07月19日08:16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闽宁协作:踏上新征程创造新经验

  在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楼前的山坡上,数丈高的巨菌草直指蓝天。22年来,这抹金子般珍贵的绿色,已经从福建的山头田间,蔓延到宁夏的荒漠戈壁,成为闽宁合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目前,菌草技术已经在宁夏的9个县区推广应用,带动数万名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今年75岁的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高兴地向记者介绍。

  1996年,中央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1997年4月,林占熺响应号召,背着6箱菌草草种到宁夏彭阳县办起了培训班。这些年来,他先后20多次来到宁夏,带着团队攻克多个技术难题,使菌草产业在宁夏全面开花。林占熺的故事,就是22年来闽宁对口帮扶的一个生动缩影。

  巍巍贺兰山下,福建、宁夏,这段跨越了3000多公里的守望相助,如今走进了新时代,迈入了新征程。近年来,闽宁两地把特色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列为协作重点,瞄准精准帮扶,为对口协作的“闽宁模式”注入新的活力。

  提到闽宁协作,不得不提宁夏永宁县闽宁镇。22年来,闽宁镇从无到有,经济发展从弱到强。曾经“天上无鸟飞、地上不长草、风吹砂石跑”的闽宁镇,如今“一村一品”初步成型,特色种植产业成果喜人,特色养殖产业发展壮大,光伏产业突飞猛进,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1976元。

  闽宁镇是习近平同志22年前亲自倡导推动建设的,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表示,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闽宁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协作,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殷切期望。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表示,要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重要讲话精神上走在前、作表率,推进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在新时代创造新经验。

  不但要为宁夏“披金”,还要让荒漠“带绿”,这就是闽宁合作的一条新经验。在宁夏彭阳县的闽宁现代食用菌产业示范园,现代化温棚里的蘑菇长势喜人。这个产业示范园由福建省投资兴建,是宁夏现代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菌草技术在彭阳的引种成功,打破了西海固地区以粮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开辟了一条高效农业之路,也改善了这里的生态环境。”彭阳县农牧局有关负责人说。

  山绿与民富要实现共赢。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与固原市政府签订三方对口帮扶框架协议,在福建和固原分期举办林草产业示范工程系列培训班;在固原市原州区和隆德县分别建设不少于500亩的闽宁生态示范林,大力开展生态扶贫,促进“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

  22年来,福建先后选派9批140名干部、1300多名专业人才到宁夏西海固地区挂职。宁夏也先后选送了15批244名基层干部到福建挂职。截至2016年,双方合作建设了一批闽宁产业园区,签订50多项投资协议,协议金额400多亿元。目前,福建在宁夏的企业有5600多家,年上缴税收超10亿元,安置当地劳动力就业10万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近2万名;长期稳定在福建就业的宁夏籍人员达4.5万人,月均收入3000元以上。

  22年来,福建和宁夏成为山海隔不断的亲人。闽宁两地的9对县(区)、39对乡镇、37对建制村建立了“携手奔小康”关系。包括医疗、教育、旅游等部门在内的38对单位开展了交流合作。遍布宁夏的160个闽宁示范村镇都有着似曾相识的名字:闽宁镇、石狮镇、南安村、惠安村、泉港村……

  “当前,我们正以更大决心、下更大力气打造闽宁扶贫协作升级版,继续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前列,帮助宁夏贫困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福建省第十批援宁工作队领队陆菁表示。

  (本报记者 高建进 王建宏)

(责编:蒋琪、张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