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扶贫频道

上下齐攻坚 啃下硬骨头(深度调查)

——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调查报告

2018年06月05日05:4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内蒙古草原公路。
  人民视觉

  最近,收到不少热心读者的来信,在为精准扶贫取得巨大成就而振奋的同时,针对当前基层的实际工作,也指出了一些发展中的新问题和亟待加强完善的环节。精准扶贫,越是到了攻坚阶段,越都是难啃的骨头,所谓“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读着这些有温度有情怀的来信,字字句句都是催促和鞭策,呼唤我们到脱贫攻坚的一线去,触摸大地的脉搏,认真倾听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讲述他们的脱贫故事和思考。

  ——编者

  

  层峦叠嶂,沟壑纵横,一条蜿蜒曲折的砂石路,通往哀牢山深处。

  从云南省元阳县城往村里赶,山路盘旋。红河哈尼梯田,像和远方的客人捉迷藏,一会儿映入眼帘,一会儿又躲到山后。正是大春季节,田里灌满了水,层层叠叠的梯田倒映着蓝天白云,却又掩映在茫茫云海中。这幅山水田园画,哈尼族人世世代代雕琢了上千年。

  70多公里,行驶了3小时。交通闭塞,基础条件薄弱,深度贫困像绵延的大山,横亘在这里多少代人面前。然而今天,党和政府要带领群众,彻底搬开它。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党中央的庄严承诺,是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

  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人口减少6800万,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3.1%,脱贫攻坚力度之大、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如今,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要面对的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记者历时一个多月,奔赴安徽、云南、内蒙古,深入大别山、乌蒙山、大兴安岭腹地的贫困地区,采访了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群众。

  脱了贫如何稳得住?

  如期脱贫,基层干部群众满怀信心。稳定脱贫,是深度贫困地区一些群众面临的问题

  茶田片片,微风习习,大别山深处的安徽金寨县全军乡全军村,生机盎然。新建的村民小区,一码的二层小楼整齐排列,水泥路铺到家门口,村卫生室收拾得井井有条。212户贫困户在政府扶持政策的帮助下,喜迁新居。村党支部书记杨俊说:“生活条件变了,人的面貌也变了,衣服穿整齐了,脸都洗得干净些了!”

  金寨县委常委汪洪涛介绍,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到金寨视察后,干部群众备受鼓舞,撸起袖子加油干。县委县政府用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民生建设大幅提速,干部群众对如期脱贫满怀信心。

  “脱了贫,更要稳得住!近年来我们大力提升茶叶品质,开发生态茶园2万多亩,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群众稳定脱贫心里更有底了。”金寨县麻埠镇是六安瓜片的核心产区,党委书记乐绪琴考虑最多的是稳定脱贫。

  基层干部群众对2020年实现脱贫目标底气十足。但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大家更加认识到稳定脱贫的重要性,围绕稳定发展做起了文章。

  “有阳光就有收入”,金寨县的光伏产业扶贫,让贫困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村庄”的金寨县,近年来扶持引导群众,利用房前屋后和边角地搞起了光伏发电,机动灵活,发展了户建、联户建和集体建的光伏电站。目前,全县光伏扶贫电站总规模达到19.02万千瓦,26248户贫困户户均年发电收入或分红不低于3000元。

  稳定脱贫,产业发展是基础。云南省武定县委书记李玉林深有体会,有产业带动,脱贫人口才能持续增收,易地搬迁才能搬得出、稳得住。

  当然,培育壮大一个产业需要过程,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欠账多,物流成本高,配套产业缺乏,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

  就拿武定来说,属于乌蒙山片区深度贫困县,自然环境恶劣。山区面积97%, 68个深度贫困村要么集中在金沙江以南燥热河谷地区,要么就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冷凉地区,发展产业颇费思量。

  记者调研发现,大多数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存在一些共性问题:短平快的种养殖业面广点散,但深加工不够,形不成拳头产品;卖难问题突出,特色农产品藏在深山人未识,卖不上价。

  在大山的怀抱里,村民们和记者聊起了心事儿:

  “种庄稼靠天收,像押宝!一旦春旱夏涝,庄稼可就遭殃了。”

  “去年橡胶没有割,市场不好,没人来收!”

  “2016年羊肉价格好,大家一哄而上,通过财政补贴和银行贷款买了不少羊羔。可等到羊羔出栏,市场价格跌得厉害,只能亏本卖掉……”

  “我们大别山茶叶好,药材好,遍山都是宝,如果有大企业参与开发,一定很有前景!”

  资源如何吸引资本,资本又如何激活资源?这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对各方发展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抓住机遇,就能乘势而上。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只有长短结合、大小结合、内外结合,才能兼顾灵活就业与长期发展、快速增收与稳定致富的问题。否则,一时间,小企业走不出去,大企业请不进来,山区产业发展扎不下根,抗风险能力弱。

  对贫困地区群众来说,产业发展是“造血”,防病治病是“止血”。

  记者调查所见,当前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在70%左右。

  精准扶贫,攻城拔寨靠发展,安营扎寨还得织密健康网。为此,各地大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大病住院设定了“封顶线”,住院费用个人承担部分不超过10%,多出部分由政府承担。

  可是,如果贫困地区群众卫生状况得不到提升,医保支出对各级财政也是不小的负担。

  因此,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稳定脱贫意义重大,是脱贫攻坚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内蒙古兴安盟展开了“治未病”探索。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南麓,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因病致贫的占50%以上。农牧民平时饮食重油重盐,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病相对高发。兴安盟卫生部门指导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进村入户宣讲吃盐重的危害,还为每户配发了盐勺。“刚开始确实不习惯,没有咸菜吃不下饭!但身体是本钱,必须慢慢习惯。”村民何春胜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群众满意度如何提升?

  既不能降低工作标准、影响质量,又不能脱离实际,要实事求是

  精准扶贫效果如何,关键看群众有没有获得感,满不满意。满意度是检验脱贫攻坚工作的“试金石”。

  为了对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贫困人口退出准确率、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进行科学评估,政府引入了第三方评估机制。

  “这有利于客观、全面了解精准扶贫效果,避免被评估单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内蒙古扶贫办副主任王幂生说。记者采访的扶贫干部也纷纷表示认同。

  中央提出“两不愁三保障”的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记者采访中,贫困户普遍最关心的,也是收入、住房、看病、上学等问题。然而,各地有各地的情况,各户有各户的想法,具体帮扶得把准脉,帮到点子上。否则,剃头挑子一头热,满意度就不会高。

  安徽凤阳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认为,满意度评价,要确保既不降低标准、影响质量,又不脱离实际,要实事求是。李锦柱在县机关工作时,对口帮扶三户人家各有特点:一户善于琢磨,能打听到的政策好处,哪一个都不想落下;一户缺乏自主发展意识,教他干啥他干啥;还有一户,一心只想盖新房。“有时候,其他方面都满意,就一条没达到心愿就不乐意,怎么也说不通!”但因户施策、以心换心,最终还是赢得了满意。

  在采访过程中,满意度评价成为扶贫干部的热议话题。

  关键是评价工作要接地气。不少基层干部提到,一些专家学者,尤其是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年轻人对深度贫困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农村情况了解不深,评估结果容易出现偏差。

  “你家专业帮扶人是谁?”“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吗?”面对评估组年轻同志的提问,贫困户一头雾水。一位扶贫干部说,“不少少数民族贫困户,听不懂普通话,更别提那些专业术语了。几个问题折腾半个小时,我站在旁边,急得直跺脚,但不能介入。”

  还比如,农村地区有些群众习惯于隐瞒收入,一是谦虚,二怕露富。如果不深入了解,就可能失真。一位镇干部说,有一户家庭在评估考核时说没脱贫。结果一查,该贫困户银行卡上趴着9万元存款。

  还有同志建议调整评价机制。满意度调查,为了更全面客观,既访贫困户,又要访周边群众。实际情况却产生了偏差,比如“边缘户”问题。那些与贫困户收入水平接近,但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农户,不能享受扶贫政策,但遇有突发疾病或天灾,很容易致贫。因此,他们心里有些不平衡。

  医疗救助,贫困户全部纳入了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住院治病的费用控制在10%以内。但一般群众如果患了重病,就享受不到这么多政策红利。有位干部算了一笔账:做一台心脏搭桥手术,手术、医药等花费大概5万元,贫困户只需花费4000元左右,而一般户则要花3万元。“边缘户”觉得“亏大了”。

  如何改进完善第三方评估机制呢?

  “现在,考核时扶贫干部必须回避,考核结果不反馈,直接带回去了。”金寨县双河镇大畈村第一书记吴辰华建议,为了避免“误伤”,可以把结果反馈给地方,双方交换意见。第三方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采信。

  内蒙古扎赉特旗的一位扶贫干部认为,第三方评估可以选用第一书记参与其中,他们熟悉农村、懂老百姓,采取国家统筹、该回避的回避、混编选派,评价或许会更加全面客观。

  务实作风如何落地生根?

  基层干部群众反感形式主义,必须持之以恒力戒漂浮作风,反对官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干部作风大为好转,干事创业、务实担当的多了,作风漂浮、搞花架子的少了。但不可否认,一些地方脱贫攻坚工作中,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农村危房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明白卡”“结对帮扶明白卡”“革除陋习,八提倡八反对”“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摘穷帽”“2018年度脱贫攻坚帮扶明白卡”,在一家贫困户的门口,挂着7块牌子。贫困户得到这么多关照,当然是好福气,但牌子挂多了,也免不了好多应酬和麻烦。

  “有一天陪了6个不同的工作组,贫困户只能待在家里,没时间下地种田。”一位扶贫干部介绍,这位贫困户腿脚不方便,好不容易走到田埂上,又被镇上的干部叫了回去。

  在某县,原本不少农户想种植柑橘,但镇上为了完成县里要求,向村里下达甘蔗种植任务,村里只能分派到户。村镇干部一脸无奈:“长不好、卖不出去,那是半年后的事儿了;可如果完不成任务挨上级批评,就是马上的事儿了!”

  有些时候,形式主义消耗了政策效能,降低了工作效率。基层同志反映,相关部门之间扶贫信息不能共享,各自为战,造成基层重复劳动。比如说完善贫困户档案工作,要了解住房改造前后对比、种植养殖种类、扶持项目公示等内容,必须挨家挨户了解。山路不好走,贫困户住得分散,入户调查相当费时费力。各部门的调查任务如果合在一张表上,效率就大为提高。

  文山会海牵扯精力。“扶贫办一正三副,经常四个人同时参加会议,都忙不过来。”一位扶贫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本部门的会要参加,其他部门的关系不大的会也要参加。更让人疲于应付的是,不少会重复开。

  一位基层干部说,整治形式主义,得先从官僚主义入手。对此,不少扶贫干部深有体会。“明天领导来县里检查,请找一个离高速公路30公里以内的深度贫困村!”接到电话哭笑不得,交通这么便捷的深度贫困村,上哪儿找?

  要想有深度,不能怕走路。目前,依然有少数领导干部下基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那些交通不便,脱贫攻坚任务更艰巨、更需重视的地方,去的领导反而少。

  与此同时,各类检查如果过多,也会干扰一线工作。一位驻村第一书记讲述:有位市领导要来调研,为了迎接检查,大家连夜制作展板。领导看展板就10分钟,可是为了这10分钟,不仅花了冤枉钱,几个干部一两天都干不了正常工作。

  还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让得到帮助的群众有意见,也让基层干部落埋怨。在某村,记者发现一件奇怪的事。一户4口人的建房明白卡上写着:总面积180平方米,其中农户占地98平方米,亲属16平方米,扶贫投资公司66平方米。扶投公司占股老百姓的房?当地干部解释:之前为了顺利搬迁,按照180平方米盖的。后来,国家明确每人不超过25平方米,省里责令整改。可是房子已经建好,只好出此下策。

  压实责任如何增添动力?

  基层扶贫干部奋战在“攻城拔寨”的第一线,压实责任的同时,应该给予他们更多体谅和关心

  “真干真累人,真干真能上,真干真变样!”金寨县白塔畈镇龚店村党支部书记蒲星光,当了31年村干部,今年57岁了,依然干劲十足。

  基层干部,任务重,压力大。“在特殊时期,遇到了一项特殊事业,责任重大又光荣无比。”“用干部脱皮,换群众脱贫。”扶贫干部这些话发自肺腑,掷地有声。

  “以前我们村基础薄弱,人居环境差,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6年,通过异地扶贫搬迁,乡亲们住得舒心了!”他戴着草帽,皮肤黝黑,像是农民,可说起话来有板有眼。他叫李跃文,是武定县司法局副局长,担任龙庆关村第一书记已经3年了。

  像李跃文这样,一头扎进基层,扎扎实实帮扶群众的干部,“白加黑”“五加二”是工作常态。

  辛苦归辛苦,该严管的还得严管。一些基层干部建议,对基层的检查督察要科学安排,多传导压力,少分散精力。

  某地级市扶贫办主任扳着手指头,细数各类大大小小的督察有10多种。2017年,他们迎接上级检查扶贫工作就有87次。

  在采访中,一位基层干部反映,有个检查组检查扶贫工作,一见面,就要求上报3个反面典型。“这让人很为难,也容易刺伤基层干部的自尊心。”

  基层干部建议,检查督察是传导压力、推动工作的有效方式,但应整合相关力量,把握好节奏,实事求是,体谅基层难处。

  记者发现,基层有时候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比如扶贫资金短期滞留问题。没钱为难,有钱还是为难。“去年,我们要修条路,年初申请了专项资金,但等到6月资金才到账。有钱了,本该高兴,却让我犯了愁。”一位县委书记面露难色,因为上面要求8月之前就必须完成工程的80%。可是,项目设计、规划、招标等工作都需要时间。如果仓促上马,质量不过关;如果按流程走,资金趴在账上,就得承担被追责的风险,进退两难。

  也有基层干部反映,涉农涉牧资金,个别时候出现了“不会整、不敢整、整不动”的现象。因涉农涉牧资金分散,作用发挥不佳,国家对深度贫困县开了口子,可以整合。可是,尽管上面出台了政策,但下面没有对接细则,而各路资金都有自己的“婆家”,如果整错了,上下都得罪。因此,资金整合往往落不到实处。

  对待基层扶贫干部,严管之外要有厚爱。要压担子,也要铺路子;要结果导向,也要看重过程。内蒙古兴安盟副盟长隋维钧建议,对基层扶贫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在荣誉、待遇、成长进步上,多些关心关怀。“如今,兴安盟在提拔干部时,向基层扶贫干部倾斜,保证了一定的比例。”

  脱贫内生动力如何激发?

  看不见的贫困才是最大的贫困,扶智扶志,需要久久为功

  安徽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穿过整洁的街道,是一排排白墙黑瓦的新楼房。40年改革发展,小岗村如今已经行进在小康路上,但仍然有20多户因病、因伤致贫的人家。

  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刘占勤,笑着迎了出来。前些年,丈夫在外务工,摔坏了后脑,生活不能自理。家里的顶梁柱塌了,还有两个女儿在上学,刘占勤毅然挑起了家庭重担。为了挣学费和医疗费,她赴浙江打工,把丈夫带在身边照料。

  “如今政策好,通过危房改造搬进了新房,丈夫也办了大病医保。日子渐渐好起来了!”村里还为贫困户设立了一些公益岗位,刘占勤就近在小岗村的培训中心上班。生活安定,丈夫渐渐恢复,已经可以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

  记者离开时,回头看到她还站在门口。个头不高,身材瘦弱,略显沧桑的脸庞,分明透出自信的光亮。

  采访中,也了解到一些有关贫困户的消极现象:“好不容易给他争取到了产业扶贫资金,可他拿去赌博了”“危房改造现场,扶贫工作队忙前忙后,他却在一边站着看”“帮忙找好了工作,谈好了工资,可没干几天就跑回来了”……

  看不见的贫困才是最大的贫困。尽管和前些年比,国家物质基础增强了,扶贫力度加大了,但必须在贫困地区、贫困户中间厚植艰苦奋斗精神,这事关脱贫,更事关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是一项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

  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说到底是扶智扶志。在这一轮精准扶贫中,各地更加注重贫困群众文化素质的提升,一方面着力实用技能培训,提高脱贫本领;另一方面,着力宣传教育,增强脱贫动力。

  贫困地区农民缺乏务工技能,既是致贫原因,也是就业“短板”。在云南武定县,以前有些贫困群众只能靠山吃山,养几只羊、捡野生菌,或者打打零工,一年到头也没有多少收入。现在他们大多凭一技之长走上了脱贫路。今年春节一过,猫街镇五柞甸村的章德文夫妇就坐上了县里调集的务工大巴,去云南农垦蔬菜公司参加培训。“路费、培训没花一分钱,现在我们夫妻俩一个月收入超过6000元,多攒点钱,早点建新房!”章德文对未来充满信心。

  “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就能凭本事吃饭。”武定县人社局负责人说,2017年以来,武定在全县各村寨举办了家畜饲养、砖砌工、电焊工、刺绣、中式烹调、农机修理、电工、家政服务、计算机操作员等10多个类型的技能培训。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5000人次,其中培训贫困人口15000人次,有力地激活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内蒙古兴安盟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考虑,开展了“一带二转三改”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一带就是旗委、四大班子、苏木镇、驻村第一书记一级带动一级,二转是转变思想观念、生产方式,三改是改变生活环境、陈规陋习。

  鼓起他们的心气,就扶起了一个个家。面对一些因客观原因而陷入贫困的家庭,需要扶贫干部付出更多爱心和耐心。

  扎赉特旗阿拉达尔吐嘎查村民赵斯琴,腿有残疾,两个女儿,一个上大学,一个读研究生,是典型的“因学致贫”。

  “政府给了3万元扶贫资金,买了3头母猪,20头猪仔,还建了80平方米的猪舍。”说起党的好政策,赵斯琴有些激动。两个女儿每年每人还给1万元的教育资助。

  赵斯琴家的房子不大,只有60平方米,但足够住了。卧室窗明几净,衣被叠得整整齐齐,女儿房间的床头柜上摆放着在大学期间的荣誉证书。院子一侧的厨房和洗澡间,也都收拾得井井有条。

  “日子是给自己过的,干得好,政府还给奖励,感觉很有信心!”这句朴实无华的话,充满了感恩与自励。

  扶起一个,带动一片。“赵斯琴行动不便,都能勤劳干事,我们得向她学习!”周边的农牧民,说起赵斯琴,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的。

  黄昏时分,霞光辉映,炊烟袅袅。脚下的路笔直宽阔,抬眼望去,融进了壮阔无垠的草原深处。

  (本报记者张毅、黄庆畅、武少民、金正波、丁志军、韩俊杰、杨文明)

  

  版式设计: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05日 20 版)
(责编:王仁宏、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