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扶贫频道

司法行政助力乡村振兴

姚雪青  张全连
2018年05月23日08:0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司法行政部门主动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法治需求、依法处理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的各类矛盾纠纷,为建设平安乡村、法治乡村、文明乡村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及法律服务。

  议事,促进基层自治

  “现在真是清爽多了!”江苏金坛东城街道华胜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月平带我们在社区转了一圈,道路绿化整洁美丽,困扰居民多年的猪圈臭味已经消失。面对这样的环境大变样,他坦言“睦邻议事亭”功不可没。

  原来,这个拆迁安置社区在改造过程中,留下了一个保留村,有三户人家祖辈养猪,共有300多头。平时脏污横流,蚊蝇四起,气味熏人。

  去年3月,在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指导下,华胜社区成立了司法行政社会组织“睦邻议事亭”,汇聚公益律师、道德楷模、退休干部、法治楼道长和政策法规“明白人”等群众骨干力量,有事谈事、无事聊天,回应群众诉求,在掌握社情民意基础上,好坏大家评,原因大家析,道理大家摆,答案大家找,引导群众崇德向善,堵住矛盾纠纷产生的源头。

  重点围绕猪圈污水直排等整治问题,经过一个月的“议事”,三位居民答应对猪棚日洁日清,定期消毒,及时处理排泄物,防止蚊蝇滋生、隔绝异味。后来又通过进一步协商,最终三户居民认同“放弃养殖,改做小生意” 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自“睦邻议事亭”成立以来,许多土地整改、环境整治、门面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更加顺畅,未发生过群体性矛盾或群访集访事件。

  解难,护航产业兴旺

  许多年前,方边村是金坛区有名的贫困村,亟须培育和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支柱产业。要实现这一目标,土地确权、流转是一个前提。

  “凭什么不把这些田地‘确’给我?”确权工作中,该村九组村民王强拒绝在承包合同上签字。他说,1999年乡亲老孙因在外打工无法种田,请其代为种植,当时承诺不再要田,税费也一直由其缴纳。在村里,这样的情况并非个案。

  “确实权,颁铁证。”驻村律师夏文平零距离服务,向他进行耐心解释:依照相关规定,由于此次土地确权工作是对1998年的二轮承包进行规范登记整理,而双方之间转让的行为并未进行过户登记也未经村委会同意,王强只是代为耕种,故面积仍确权给老孙。明白了确权是怎么回事,村民们爽快地签了字,也保证了土地确权工作的有序推进。

  近年来,金坛区已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已顺利流转土地6000余亩,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第二、三产业,百姓有了自己的“法律秘书”,先后建立了生态农业、花卉苗木、河蟹养殖、优质稻米4大支柱产业。

  “以产业兴旺撬动乡村振兴,离不开法治护航。”常州市司法局局长张加林认为,“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火车头”,只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农民群众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才能让农民有赚头,生活有奔头,日子越过越红火。

  进村,弘扬乡风文明

  在金城镇沈渎村的文化广场空地上,有一块小戏台,底下摆满一排排板凳。这里是村中最热闹的地方,被村民誉为“百姓剧院”。

  前不久,戏台上最受欢迎的是法治戏曲《七仙女养母》。这是金坛司法局工作人员根据本地区司法行政工作中具有普遍性的真实案例,与当地锡剧团一起合作编写,创新性地将法律知识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节目。新颖的形式、生动的故事,大多数村民都看得津津有味。

  “把当地民间传统文化融入法治元素,讲述身边案例,这样的普法新戏,既能看故事,还能领略法治文化,起到‘润物无声’的法治宣传效果,群众百看不厌!”常州市金坛区司法局局长朱珍娣说。法治小戏台影响着人生大舞台,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等文明风尚,正在日益浓厚。

  为拓宽法治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近年来,金坛区司法局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资源,依托多部门建立联动普法机制,积极开展义务送法下乡、送法进村进农户、村干部法治培训等法治宣传活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蔚然成风。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23日 18 版)

(责编:蒋琪、仝宗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