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扶贫频道

乡村游 山水田园寄乡愁

2018年02月28日08:1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江西贵溪

  农业园变身游乐场

  本报记者  齐志明

  正月初三,去二姨家拜年。二姨夫提议说,难得碰上暖阳当空,不如去体验下农业生态游。说走就走、打开导航,一家子直奔贵溪市雷溪镇鲶桥村金土地生态农业公司的种植基地。

  半个小时的车程,打个小盹就到了。睁眼一看,嚯,人还真不少,放眼望去,好一条车队长龙。

  只见基地大棚里:碧绿的铁皮石斛,明黄的太阳花,红彤彤的草莓,绿油油的大白菜,黄澄澄的金桔……这边,各色蔬果长势喜人,那边,游人们互动、自拍,甚是热闹。

  在蔬菜种植区,一位年轻爸爸正带着小儿子一起拔萝卜,父子俩手上沾满泥巴也不嫌脏,互相给对方脸上抹一下,笑脸变花脸。“你看现在这农村的路也畅通了,从县城来这开车才10来分钟,游乐配套设施也齐全了,带着孩子一起来,参加劳作亲近泥土,多好。”这位父亲说。古人讲“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平常被困在钢筋水泥里的城镇父母如今带着孩子们来到田间地头,是再好不过的亲子教育了。

  花卉区里,一位中年女士边赏花边玩起自拍。“一枝太阳花,在市里的花店买要花4元,在这里采摘只要2元。价格倒是其次,关键是养眼啊,这么多美美的花花草草,一番抚弄之后,再差的心情也都会被治愈了。”

  光是乐了游客还不够,质量还得跟上来。在基地游客服务中心,刚刚采摘上来的新鲜果蔬正被称重分装,检验后贴上专属的二维码标签。这是正在贵溪多家农企推广运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游客用手机一扫,就可以了解该产品播种、种植、采收、环境监测数据及质量安全等一系列信息。扫码知详情,一秒间,游乐场变身自然课课堂。

  看场面,甚是好看;察里子,“经济账”究竟如何?金土地女掌门徐闵洪给出了一串“大数据”:500万元——这是旅游观光给企业带来的年收入,占总收入的三成多;500多棵——这是樱花、桂花、紫薇等观赏树的总量;300多万元——这是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的费用,在中心,游客可以尝鲜果,享小吃,做游戏;100亩——这是游客体验基地面积,种植的特色花卉果蔬依据游客喜好与时令变化而更换品种,争取每次来每次新;5公里——这是田间观光小道的路长,移步换景,处处皆景。

  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发展思路的转变。传统农产品转变为旅游产品,老土农业园升级为观光园,正所谓功夫在诗外,金土地在做的“这首诗”,是贵溪市写好以采摘休闲和民俗体验为主的乡村生态观光游文章的一个生动注脚。

  生态旅游大热,不仅带火了农企,也惠泽到农户。走进杨祖荫家草莓大棚,游客将一篮篮草莓递到他面前,等待称重付款。杨祖荫满脸挂着笑,微信或支付宝付款,省时又方便。交谈后得知,他原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加入了当地农民合作社,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种植了5亩草莓。现在一年下来光是游客采摘就能带来4万多元的收入。

  如今,除了像杨祖荫一样加入合作社参与种植,有的农户到企业基地务工,按日付酬,每月也有一笔可观的稳定收入,还有的开办农家乐,为游客提供绿色菜、家养肉禽。贫困户吃上“旅游饭”,打开方式虽然多种多样,却扎扎实实地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浙江永嘉

  乡村筑起“家外之家”

  本报记者  柯仲甲

  自离家读大学起,已经很久没有好好触摸过家乡的山山水水了。

  今年春节回家,手边工作已完成得差不多,又恰逢这南方小城阴雨“放假”,阳光“上岗”,便想去老家温州永嘉境内的楠溪江走走。

  楠溪江以温婉雄奇的山水风光和世外桃源般的古村落群著称,记忆里去楠溪江游玩,看风景、坐竹筏、吃农家菜,一样都少不了。“你那是‘老三样’了。”同行的小学同学小陶笑道,“现在都流行在楠溪江找个精品民宿住上几晚,回归自然、放空身心。”

  “这倒是个新鲜事儿。以前住过村民开的家庭小客栈、镇上的宾馆,这精品民宿长什么样?”“说白了就是乡土气质再加上高端设施。”小陶给我科普的工夫,我们的车已来到了泰石村。

  泰石村本不是楠溪江流域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不过这两年开业的一座精品民宿——悦庭楠舍,却让村子名声在外,游客络绎不绝。

  眼前的悦庭楠舍原先是村里一栋废弃的房屋,改造后有20多间客房。建筑背靠青山,面朝稻田,远方是一片竹子,楠溪江的一条支流在竹林后面缓缓流过。有山有水,却又不显山露水,藏于山水田园之间的建筑很是契合耕读文化含蓄内敛的气质。

  “当初选择在这儿经营民宿,既是喜欢楠溪江的耕读文化,也看中了这里旺盛的市场需求。”楠舍的设计师兼合伙人吕琨鹏介绍说,“这几年,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愈发多样化。工作的压力、城市的喧嚣,让越来越多城里人渴望在乡村找一个‘家外之家’。真正融入乡村,感受绿水青山的好生态,细细品味在地文化的味道,而不是走马观花看风景。”

  乡村“家外之家”的理念在一些规模更小的精品民宿,浸润得更加深透。我的朋友芗语(化名)花了整整3年在家乡的凹头村打造了民宿“芗邨邻里”。芗语的民宿只有少数几间房,民宿里的每一个物件都是她亲手挑选的,“不一定是最好的设施,但一定是最舒适的。让每一个客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更能感受浓浓的乡情和家庭的温馨。”

  筑好了“巢”,能引来多少“栖息之客”呢?从客房预订率来管窥一二。悦庭楠舍开业仅两年多,入住率已稳定在60%以上,赶上周末和节假日还得早早预订。另一家在圈子里非常知名的民宿“墟里”,现有的两个独栋民宿项目入住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过年这几天提前3个多月就订出去了。”民宿合伙人胡珊告诉我,墟里团队非常看好楠溪江乡村生态旅游的前景,他们的第三个民宿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

  精品民宿是乡村旅游消费升级的产物,它的出现也进一步带动了乡村的发展。今年50岁的黄丽云是泰石村村民,在外打工多年的她两年前回村,在楠舍当起了保洁员。“这里挣的不比外面少。最关键的是在家门口就有工作,天天都能和家人在一起。”黄丽云说,目前有20多名泰石村村民在楠舍工作。

  比起摆在家门口的就业,更重要的是村民观念的改变和提升。“墟里”有定期的公众开放日,供村民参观。“村民们会觉得很惊讶,原来我们的老宅还能这么改造,还能卖得了这么贵的价钱呀?”胡珊告诉我,“现在很多村民都开始参与到生态旅游中来。看到这样的变化,我们觉得自己的事业很有价值。”


 

(责编:蒋琪、李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