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 一个西部贫困县走出的致富新路

2017年10月13日17:15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雷波县五官乡青杠村带动全县20多个村积极发展脐橙产业,图为五官乡脐橙基地。(文宏君 摄)

人民网北京10月13日电(记者贾兴鹏 实习生范晨晨)“老百姓出土地和劳动力,合作社出种植青花椒的资金、技术,还包销售,最后实现合作共赢。”

10月2日,很多人还沉浸在节日悠闲中,四川大凉山雷波县五官乡咩咩村,带领村民致富的彝族青年张勇,正在介绍他的新型致富模式,一旁的彝族村民听得津津有味。

同样是在五官乡,比咩咩村海拔低1千米左右金沙江边的青杠村,村民陈春玖正在自家脐橙种植园查看挂果情况,“今年雷波脐橙长势良好,”陈春玖喜滋滋告诉人民网记者,在另一个山坡上,他刚承包了50多亩山地种植脐橙。

这是一个西部贫困县发展的真实缩影,产业扶贫、产村融合,让地处西南一隅的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的村民,尝到了幸福的果实。陈春玖自信满满的告诉记者,“我们还要把雷波幸福的果实,卖到北京的商城。”

发展特色产业 雷波脐橙变“致富果”

雷波县地处四川省西南边缘、凉山州东部、金沙江下游北岸,全县面积共293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84%,境内地形复杂,严重制约了雷波经济社会的发展。

“产业扶贫才是脱贫的必由之路。”雷波县确立了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那就是:第一产业抓提升,第二产业挖潜力,第三产业增效益。

青杠村党支部书记指导村民科学采摘、运输和保护脐橙鲜果。(文宏君 摄)

雷波脐橙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雷波脐橙以其“果特大、整齐,果形美观,皮薄、无核,肉质脆嫩化渣,汁液特多,糖分高,风味很浓”而闻名。1995年10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雷波县农业局选送的脐橙鲜果“纽荷尔”“柰文林娜”双双被评为金奖,“锦橙”被评为银奖,雷波脐橙从此一举成名。

“现在雷波脐橙在四川省内已供不应求。”村民陈春玖告诉记者,曾经的青杠村是荒山一片,后来种上了脐橙,如今已是瓜果满园,陈春玖家也开上了宝马车,住进了小洋楼,每年光卖脐橙,就能收入30多万。

除了脐橙,雷波还依托自身农业产业优势,重点围绕莼菜、核桃、竹笋、青花椒、魔芋、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新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基地。数据显示,仅雷波县小平特色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核桃分类、筛选、烘干达2500多吨,产值达2000多万元。

此外,黄琅竹笋和莼菜储存保鲜增值,分别达3000多吨和1000多吨,产值近5000万元。当地还积极开展核桃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工作,加大鲜食核桃、核桃乳、核桃糖、核桃油等新产品以及核桃木材、核桃壳的加工和开发,加大专业市场建设,延伸产业发展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产业基金有保障

好产业还需资金来保障。为发展好特色产业,雷波县发挥产业扶持基金的作用,抓好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共同发展。全县171个贫困村,每村都有30万元产业扶持基金,有贫困户的非贫困村设10万元产业扶持基金,全县同投入产业扶持基金5500万元,确保贫困村集体经济人平达3元以上,避免了新农村建设的“空心化”。

针对171个贫困村,按照“长短结合、远近兼顾”原则,雷波县今年投入3.83亿元,发展“1+X”生态产业和“果薯蔬草药”农牧富民产业。

马湖乡大杉坪村畜牧产业发展助农增收。(文宏君 摄)

此外,还大力发展“短平快”项目,投入1280万元,发展良种马铃薯4万亩;投入217.5万元,发展地膜玉米3万亩,种植秋菜2万亩;推进2个土鸡养殖基地和5个芭蕉芋猪养殖基地建设,投放土鸡2万多只,出栏芭蕉芋猪2万多头。

积极发展的生态产业,今年投入8700万元,发展核桃29万亩、七叶树5000亩、石竹2.5万亩、莼菜5000亩、白茶2万亩、脐橙1.2万亩。

引进龙头企业 带动村民致富

“我们要形成引进一个龙头、带来一批项目、聚成一片产业的发展格局”。这个龙头,便是企业。在雷波,招商引资已成为县域经济转型突破、加快发展的“助推器”,促进了群众的就业,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还改变了城市的面貌。

“万企帮万村”,便是雷波县大力发展的一项扶贫致富途径。找准贫困村所需、所盼与企业所长的结合点,民营企业和商协会采取“1+1”或“1+N”方式与贫困村深度合作。

彝族青年张勇(右三)带领村民种致富,图为张勇正在花椒种植基地,教村民们科学种植方法(贾兴鹏 摄)

张勇带领的五官乡咩咩村,便是该项目的受益者。通过和四川广阔农业公司合作,张勇带领咩咩村村民成立了合作社,计划种植3000亩藤椒(青花椒的一个品种)。

“村民在自家地里种植青花椒,如果管理好,一亩地的收入至少达到5000元,这比种玉米每亩仅500元的收入,翻了10倍,”四川广阔农业公司副总经理杨太勇告诉记者。

除了四川广阔农业公司,雷波县还引进了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投资资金400万元,用于莫红乡莫红村产业发展等项目;四川国盛基业集团携手巴中天豪有限公司在全县19个贫困村实施无患子种植12000亩,青仁黑豆种植3000余亩;雷波惠康农业公司在雷波发展千亩水果示范片种植项目,已种植400余亩;兴达直属公司出资46万元为帮扶村发展黄牛养殖;四川省广东商会到位帮扶资金18万元,用于帮扶村发展藤椒产业……

在这些贫困村,企业或与群众签订土地流转协议,贫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并到企业务工获劳务收入;或企业买羊、买牛发放群众,采取代养模式,贫困户参与分红;或企业出七叶树、无患子和其他中药材的种苗和技术,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分红,参与种植管理获劳务收入,企业实行保底分红。

数据显示,目前全县已有46家企业和商协会与54个贫困村进行深度合作,已落实帮扶项目23个,到位资金7230余万元,达成意向协议34亿余元。

现在,外出务工不再是雷波县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唯一选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新城镇的发展建设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回乡创业。

彝族青年张勇便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从北京高校毕业以后,张勇便回到自己家乡雷波,带领当地村民致富。如今,他成立了致力于当地特色农产品开发的公司,并和当地村民种植上千亩的青花椒,还计划帮村民把雷波脐橙,卖到北京的大商场。

(责编: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