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边“六难”村脱贫路:打造产业致富“核心驱动力”

吴晓燕鲁明

2017年09月28日08:51  来源:农民日报
 

  开栏的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三农”发展,情牵百姓冷暖,每年都深入基层一线考察调研。五年来,总书记的脚步遍及祖国大江南北,总书记的嘱托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砥砺奋进。日前,本报记者赶赴10多个省份,实地走访近五年来总书记走过的部分村庄,细看村庄新变化、倾听村民道真情,真实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的巨大进步,生动表达农民群众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决心。今日起,本报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了总书记的嘱托》栏目,集中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吴晓燕鲁明

  布楞沟曾是甘肃省深度贫困地区——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的一个偏远特困村,自然条件恶劣,干旱缺水,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布楞沟村时,曾嘱托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2014年布楞沟在东乡县的偏远特困村中率先实现了脱贫。

  短短几年时间,从深度贫困到摆脱贫困,布楞沟村是如何做到的?日前,记者深入布楞沟村进行了探访。

  悬崖边的“六难”村有了新面貌

  初秋时节,站在山梁上远眺坐落在深山坳里的布楞沟村,山坡上满眼翠绿,村里近几年新建设的新农村住宅、规模化的养殖小区、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学校及足球场格外引人注目;一栋栋靓丽的农家院整齐排列,家家户户屋顶上都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从山梁上到村里,新修的通村水泥路宛若一条银色的丝带飘落在大山的腰间;穿村而过的二级公路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这个昔日的深度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正如高山乡乡长马兰花所说的一样,几年间,本报记者曾多次到布楞沟村采访,目睹了这个干旱山村曾经的荒芜与贫困,也见证了她如凤凰涅槃一般的嬗变。

  “布楞沟村原来是我们自治县最干旱、最贫困的地方之一。”马兰花说,布楞沟在东乡语中是“悬崖边”的意思。以前,地处深山里的布楞沟村四周全是荒山,干旱少雨,被人们戏称为“渴死麻雀摔死蛇”的地方,几乎不适宜人居,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差,大多数居住在多年前修建的土坯房里。2012年底,有68户351人的布楞沟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624.1元,远远低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贫困面高达96%。

  对于昔日布楞沟的贫困景象,当地的基层干部形象地总结为“六难”。高山乡民政办主任、驻布楞沟村的包村组长李文海介绍,一是行路难,以前村里交通闭塞,道路全是土路,山路崎岖、狭窄、陡峭,晴天厚厚的浮土能盖过脚面,一下雨根本无法出行;二是吃水难,布楞沟干旱缺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好几倍,积雨窖的水根本不够用,村民吃水要往返30公里去背水驮水,用水成本也很高,雇车拉一立方米水要花120元;

  三是住房难,全村八成的群众居住的房屋都是危房;四是就医难,村里没有卫生室,村民连头痛感冒的“小毛病”都要跑到9公里外的乡卫生院;五是上学难,村里只有一所三年制教学点;六是增收难,村里人均耕地少,只有3.3亩,且都是坡耕地,加上干旱缺水,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扭住瓶颈问题拓宽群众增收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走访过马麦志的家。马麦志回忆说,他家有5口人,到2012年底时,他和妻子种着2.5亩玉米、3亩马铃薯、养着5只羊,大儿子外出打工,一家人生活过得紧巴巴的。“总书记来到我家后,坐在土炕上跟我唠家常,嘱咐我要让孩子好好读书,要多养羊,要有脱贫致富的信心。总书记的话,让我心里感觉非常温暖和感动。”

  据村民们回忆,在布楞沟视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关切地询问了群众的生活安排情况和党的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听说总书记来了,大家纷纷聚集到了路边。习近平停下脚步,挨个同乡亲们打招呼。他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一定会给乡亲们更多支持和帮助,让大家生活越来越好。

  “总书记惦记着我们,他的话让我们很受鼓舞,我们有信心过上好日子!”44岁的布楞沟村民马外那西说,以前,虽然家里有29.7亩山旱地,但由于布楞沟太干旱,广种薄收,想养羊养牛,同样面临缺水、缺饲草等问题,一家人生活得十分拮据。为了生计,他和妻子带着孩子们举家远走他乡,夫妇俩在工地上当建筑小工,孩子们就在当地学校借读上学。总书记视察布楞沟时的嘱托,让始终在外奔波的他受到了鼓舞,随后,他就携全家赶回了村里。如今,他租用8户村民家的羊圈发展规模养羊,去年收入达5.6万元。

  不只是马外那西。几年来,布楞沟村民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经过几年不懈努力,“村子是一年一个样儿”。

  记者在布楞沟村采访时了解到,几年来,在中央、甘肃省及临夏州高度重视下,当地积极实施布楞沟流域整体连片扶贫开发,突出解决制约布楞沟村发展的瓶颈问题,东乡县的定点帮扶企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先后在道路、教育、吃水、生态等民生领域实施了一大批帮扶项目。

  “以前我们这里非常缺水,清水洗过菜,再澄清洗脸,舍不得倒掉,最后澄清了给牛羊喝。”记者看到,如今,马麦志已住进新农村宅院,院子中央的自来水龙头轻轻一拧,清澈的自来水马上喷了出来。在井口的白色瓷砖墙面上写着两行红彤彤的大字:“吃水不忘总书记、永远感恩共产党”。“家家户户写的都一样。”马麦志说。

  “从村里通往山梁顶上的县道路口的路,只有4公里多,我们要走1个多小时,现在村里修通了水泥硬化路,出门只需不到10分钟。”已在布楞沟生活了整整半个世纪的马麦志说,“以前,我根本想不到,我们这样穷山僻壤的村子也能脱贫,我家一年收入能有4万多元,自来水会直接通到院子里,可以不再靠人背、驴驮、车拉去运水。不仅如此,我们还搬出了土坯房、住进了新农村,村里建了卫生室、文化室、计生服务室、便民超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村民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孩子们也有了崭新的六年制小学……”

  打造产业致富“核心驱动力”

  东乡族有养牛养羊的传统,但以前由于缺水,布楞沟村村民养殖规模都不大。“我13岁离开村子,一直在河西走廊一带帮人养羊,后来做跟羊有关的生意。现在我回到村里,就是想发展规模养殖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2014年,看到村里发生的变化,已离开家乡15年的村民马大五德回到了布楞沟,并在县乡两级的支持下创办了布楞沟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18户村民发展规模养殖。目前,马大五德已建成可容纳3000只羊的养殖场,去年出栏3100多只,实现净利润3.7万元。

  马兰花介绍,近年来,县上把畜牧养殖和劳务输转作为助农增收的主渠道,结合本地的养殖传统,扶持农户发展产业,家家搞起了规模养殖。如今,布楞沟村已拥有5个规模化的养殖场,全村牛存栏57头,羊存栏2850只,户均养羊16只。在大力扶持传统产业和增收项目的同时,县乡两级还积极推动布楞沟探索产业结构调整,谋求增收致富新路子。到2016年底,布楞沟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63元,比2015年增长了18%。

  去年,布楞沟村试种黑枸杞、甜高粱等经济作物,收效良好。布楞沟村民马国祥第一次种上了“新物种”——甜高粱。“省农科院来我们村开展帮扶,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引导我们试种甜高粱。在县农牧局的帮助下,我流转了100亩地种植。如果不是种植甜高粱解决了饲草料的问题,他不敢养这么多牛。”马国祥说,去年,他养殖的18头育肥牛出栏了11头,收入近3万元。

  新项目、新路径、新发展,布楞沟人全力打造产业这个脱贫致富的“核心驱动力”。如今,在政府的帮扶下,布楞沟56户群众家家房顶上都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青壮年人人参加了驾驶培训、餐饮带薪培训等劳务技能培训,妇女在家搞起了刺绣。此外,为了改变布楞沟脆弱的生态,2013年以来,东乡县在布楞沟村造林5650亩,并把改善生态环境和促农增收结合起来,在布楞沟村栽植以皇冠梨、花椒、包核杏为主的经济林1050亩,户均17亩。

  “现在的布楞沟,山绿了,自来水引来了,水泥路修通了,新农村建设好了,群众的幸福指数也提高了,早日过上小康生活不再只是梦想。”当地的基层干部告诉记者,如今,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布楞沟人谋发展的信心明显增强了。“大家时刻不忘总书记的嘱托,勇敢面对艰苦的环境,不气馁、不放弃,努力战胜种种困难,让村庄实现了今天的巨变。群众看到了美好的生活前景,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要苦干不要苦熬’的想法取代了‘贫困没治’的情绪,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决心更强了。”

(责编:李栋、赵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