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扶贫频道

黄大发

36年绝壁凿天渠

本报记者  郝迎灿
2017年09月07日08:1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贵州年份英雄人物、81岁高龄的黄大发在水渠中劳作。
  田维野摄

  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

  这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大渠终于竣工。全村杀猪摆席,隆重地举行庆功宴,黄大发和村民们都流下了热泪。

  这是1994年底。这条渠,贵州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乡团结村老支书黄大发,带着乡亲们修了35年。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此前的草王坝因为缺水,全村种的是包谷洋芋,无水、无电、无路,男人娶不上媳妇,光棍村的名声不胫而走。

  1959年,23岁的黄大发被推选为村里的大队长,立誓修渠引水。10余年修渠,测量靠竖起竹竿,两边人用眼睛瞄;没有水泥,沟壁直接糊上黄泥巴。“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导洪沟、分流渠。”洪水一来,几下子就把沟渠冲垮了。修修补补十几年,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

  1989年,53岁的黄大发被抽调到枫香区水利站协助工作,他暗下决心学习水利技术。不识字,就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不懂测绘,就缠着技术员用图纸讲解……

  1992年正月初三,“大发渠”再次动工。每20米水渠被确定为一个桩号,每个桩号按照施工难易程度确定不同数量的人工,每个家庭按照土地多少确定要投劳的人工。擦耳岩是水渠最艰险的一段,壁立千仞,看着就叫人两腿打颤。黄大发们硬是靠着风钻和钢钎、二锤这些简单工具,在离地面高近300米的悬崖上开凿出一条长170米的水渠。

  水通了,黄大发又带领群众开展“坡改梯”,稻田从240亩增至720亩……通渠的那一年,草王坝通了电,接着又修通了通村路,领头的还是老支书黄大发。

  虽然已从村支书的位子上退下来10多年,但黄大发对村里的事没有袖手旁观。在他看来,上好学是下一代人走出大山的希望,留在山里的人要脱贫,离不开产业的发展。

  “种蔬果效益高,但一开始群众观念难转变,以往温饱有余才搞点果木,我就带头放了田里的水栽上了柚子。”黄大发说。在他和村两委的努力下,群众正逐步改变传统的种植结构,全村现有核桃5200多亩、柚子650亩、海椒2000亩,牛羊养殖大户超过30户。去年底,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500元。


  《 人民日报 》( 2017年09月07日 15 版)

(责编:蒋琪、李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