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朱村味道”热销乡村旅游致富

赵秋丽 李志臣

2017年08月11日08:21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朱村味道”热销乡村旅游致富

  【砥砺奋进的五年·撸起袖子加油干】

  “俺每月都领着养老保险金,享受着低保,村里还给各种福利和待遇。”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曹庄镇朱村退伍军人赵俊刚身体不好,老伴儿又瘫痪卧床十几年,是村里的低保户。赵俊刚说,镇村干部每月都到他家入户走访,帮助分析困难,寻找致富门路。现在他学习编柳筐,每天三四十元收入,日子比以前过得舒心多了。

  赵俊刚所在的朱村,历史悠久,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曾被誉为滨海“小延安”,刘少奇、粟裕、谷牧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工作过。夏秋之交,漫步朱村,树木繁茂苍翠,一派恬静祥和。在朱村电商服务中心,驻村第一书记马学清正在电脑前忙碌。

  “村里产的地瓜叶茶非常抢手,花生脆、豆沫面、香菇也是咱们自己生产的,在外的当地人,都很怀念这老家的味道。”在电商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几十种包装精致的特色农产品整齐摆放在产品架上。朱村注册了“朱村味道”商标,将村民种植的花生,采摘的地瓜叶、香菇等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其中,绿珍食用菌合作社依托朱村电子商务进行网上销售,每天销售额约两万元。电商中心对贫困户的农特产品以保护价优先收购。村集体每年从收益中提取部分利润,给予25名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户不低于1000元的分红,增加他们的收入。

  走出电商服务中心,缝纫机的“嗒嗒”声不绝于耳。在朱村服装加工扶贫车间里,各种花色塑料纸经过武晓梅的手,不一会就做成一件完整的雨披。武晓梅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因为要照顾两个孩子,无法外出工作,生活拮据。“每天要接送小孩儿,定点的活又不能干,这里不限时间,顾家挣钱两不误。”武晓梅说。

  服装加工车间是朱村与青岛一家制衣有限公司合作,以扶贫为重点,进行来料加工。“我们优先录用贫困户人口,目前已录用贫困人口6人。”朱村党支部书记王济钦说,如今,这个项目已帮助80名朱村村民解决就业,同时村里还利用该项目的年终利润,给予全村建档立卡中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人每年不低于500元的补助。

  朱村没有工业基础,做深做细农村、农业大文章,才能解决农民脱贫致富的问题。为此,朱村聘请浙江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村庄规划。围绕规划,朱村以红色文化为主,以历史文化和水乡文化为辅,对古村落进行“一街一巷一园七户”的复建,投资60万元对50间明清古民居进行了保护性修缮,改造整修烈士墓、纪念碑,建成朱村民俗展馆、历史文化陈列室、八路军老四团钢八连纪念馆。“我们希望借助发展吃住观光采摘一体的乡村旅游,挖掘农民增收潜力,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年轻人可以回村开农家乐,年纪大的村民可以当讲解员。”王济钦告诉记者,目前每年都有上万人前来朱村接受红色教育,追寻乡村记忆。

  “朱村是精准扶贫的试验田,我们鼓励朱村挖掘内生动力,探索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确保脱贫不返贫。”临沭县县委书记刘飞表示,脱贫最终还是要靠辛勤劳动来实现,工作中我们把扶贫和扶智紧密结合起来,目的就是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做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筑牢扶贫的根基。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责编:蒋琪、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