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扶贫频道

一户一案  一村一品  一人一岗

山东菏泽“绣花式”扶贫拔穷根

孙东辉
2017年08月08日08:1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菏泽是山东贫困人口最多的市,通过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用绣花的精神,拔掉多年的穷根。

  “一户一案”精准对接

  “一户一案”精准扶贫是基础。2014年菏泽开展地毯式精准识别,对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编制了贫困人口分布、重点贫困村分布、扶贫项目分布“三张地图”。

  扶贫不留死角,“俺全家脱贫的希望,都在这里头了”。曹县梁东村贫困户李长庚对手中的精准扶贫手册和扶贫双向承诺书充满信心。

  在“一户一案”明星乡镇董口镇,闫庄村民李汉学会炸爆米花,通过帮扶购买一台爆米花机,出工1天能净挣50元,按照每月出工20天来计算,李汉学月收入1000元,每年1.2万元。根据当地收入标准,李汉学4个月即可实现脱贫。

  西韩桥村62岁的刘振义在2015年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包保人员李红建为他提供了一台价值900元的地瓜烤炉,使用寿命为5年。他从素来盛产优质地瓜的山东平阴进货,每斤才五六毛钱。

  每天骑着载有烤炉和地瓜的小车进城,懂门路的刘振义特地选在人流量大的学校附近售卖,每天收入至少100元,生意好时可达到200元,扣除成本可得六七十元左右的利润,顺利脱贫指日可待。

  目前,菏泽1267个市县直部门单位与1578个扶贫工作重点村签订精准扶贫到村双向承诺书6312份,4.9万名干部与46.03万贫困群众签订双向承诺书、填写扶贫手册,实现帮扶措施由户到人的进一步精准。

  “一村一品”产业造血

  “一村一品”产业扶贫是根本。近年,菏泽发挥农业传统优势,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大力发展芦笋、山药、牡丹、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鲁西黄牛、青山羊、小尾寒羊等畜牧养殖业,纺织、服装、板材、条柳编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陈集镇天中山药合作社基地里,七一张庄贫困户张九义正忙着挖山药,由于今年行情好,老张的收入能达两万多元。“一亩园胜十亩田,就是一亩山药地相当于十亩粮食地。我包了有4亩地,每亩地收入在四五千元。”张九义说。

  “今年的价格是5—8元,好的能卖到8元,往年没注册品牌之前,咱的山药价格是1—2元。”天中山药专业合作社技术员张宝春介绍,“陈集山药”是地标产品,但以往没有品牌,价格始终上不去。今年陈集镇成立了合作社,注册了商标,一下子卖到全国。

  张九义入社后,不仅脱了贫,还翻盖了新屋。目前,天中山药合作社有社员628户,其中贫困户130户,此外,社里还帮扶753户贫困户种山药,每亩纯收入4000多元。

  昔日贫困户,成为今天致富领头羊。湾子张村有网店215家,木艺加工厂57家,带动了2000人就业,帮助182名贫困人员实现了脱贫。贫困户张海舟通过木艺脱贫后,自己当起了小老板,带领20多名村民8个贫困户创业致富。

  据统计,菏泽市县财政投入39944万元,建成扶贫综合开发示范基地67个,惠及1440个村,扶持贫困户50470户、109501人,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892个。

  “一人一岗”家边就业

  虎头李社区一家服装加工的扶贫车间里,炎热的天气依然阻挡不了车间数十名工人紧张地忙碌着。在这个车间除了年轻的工人,还有几名年近八旬的老人。像这样正在运行的车间,在虎头李社区已经有6个,还有8个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能够投入使用。

  “我们服装厂是去年7月搬进来的,主要以服装加工为主,现在有40名工人,其中贫困户占30%,年龄最大的已经有80岁了。我们对于贫困户优先录用,给他们免费培训技术,年龄太大就负责一些杂活,基本上保证每个月2000多元的收入。对于贫困户来说,就近上班多了一份收入还可以照顾家庭,工作家庭两不误。”服装厂经理郝海玲说。

  一般的用工企业,岁数大、劳动力弱的都不愿意招来用。但在菏泽市定陶区,这些企业不愿招、不愿要的贫困群众都被吸纳为扶贫车间工人。张湾镇湾子张村68岁的贫困户李来志,在村里木制工艺品加工扶贫车间锯凳子腿,妻子姜秀美在扶贫车间粘漆、打磨,两人每月可收入6000元。

  目前,菏泽已建成并运营扶贫车间2102个,在建656个,直接安置和带动212245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同时,跨地区劳务输出贫困人口17813人,优先安排8965名贫困群众在公益岗位就业。


  《 人民日报 》( 2017年08月08日 23 版)

(责编:蒋琪、张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