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扶贫频道

打通群众奔小康的“最后一公里”

李传君
2017年06月30日08:28 | 来源:农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打通群众奔小康的“最后一公里”

  四川营山,因山得名,境内有许多小山,形如营垒,故名营山。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的地理地形特点造成了过去营山农村地区交通闭塞、发展落后的局面。“脱贫攻坚、交通先行”,近年来,营山举全县之力,加大投入、加快建设,让农村交通面貌得到大幅改善。

  改造县乡干道快捷群众出行

  6月7日上午,记者在S101线新店至琵琶公路大修改造现场看到,挖掘机、推土机不停作业,工程车来回穿梭。据施工人员鲜继会介绍,此次改造特别注重调整公路线型,不仅要进行裁弯取直,还要对急坡路段降低坡度。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一些车辆。“过去的公路大多依山而建,弯多、坡陡、路窄,通行能力较差,双流、消水等上山区的百姓进城坐车一般要两小时以上。”车主张松告诉记者说,“但今后出行就快捷了,前面县城至新店路段已经改造好了,开车坐车都十分舒适。”

  清源乡党委书记李雪林说:“届时,清源乡不仅新增一条进出通道,到县城的用时还将缩短20分钟,仅需50分钟就能进城。”

  清源乡曾经是交通不便的一个乡,全乡仅有到木顶乡的一条进出通道,通过近年的农村公路建设,该乡不仅和木垭镇相连,如今又拉近了与灵鹫镇的距离,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出行的巨大变化。

  据营山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冯向东介绍,今年营山将建设绿水至仪陇炬光、凉风至蓬安石孔、琵琶至三元、星火至蓬安开元、三兴至仪陇文星等重要乡镇连接线或出境公路,到“十三五”末,营山每个乡镇都将至少有两条进出通道。

  2016年营山县实施了13条102公里县乡道路改造,今年还将进行老林至明德、孔雀至三元、木垭至清源等11条120公里县乡道路改造及重要乡镇连接线建设,涉及到全县20多个乡镇。

  修通致富道路产业走进村庄

  一条路,兴旺一个产业;一条路,造“富”一方百姓。交通瓶颈的打破,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给村民带去生活新希望。

  6月9日,记者在灵鹫镇鸡嘴村沿着崭新的水泥路,驱车约两三公里,就见到了一大片瓜蒌种植基地,这是鸡嘴村的脱贫奔康产业园。

  因为畅通的公路,以药材种植为主的业主徐海山选择在鸡嘴村落户。他说:“我选择这个村,除了土壤和温度条件适宜外,最重要的就是交通。如果道路不通畅,幼苗拉不进来,药材卖不出去,种植成本也十分高昂,肯定不会来这里。”目前,徐海山组建的益生园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期投资800万元流转土地500余亩,目前已全部种植了瓜蒌,接下来他还将养殖生态虾100亩及数千只鸭、鹅等小家禽,栽种500亩蒲公英,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现在公路就在家门口,打个电话,只需20分钟肥料就送到家。就是下雨天到镇上,鞋子都是干干净净的。养羊有人到家里直接收购,小孩子上学也不用起早贪黑了……”说起村道公路带来的便利,鸡嘴村村民鲜福先如数家珍。正是看到乡村的巨变,他才投资40多万元,在村子里办起了第一家农家乐。

  “农村公路的建设有力推动了农村产业化发展。”营山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杨光告诉记者,目前自然条件较好的部分乡镇,初步形成了“交通+乡村旅游”“交通+电商”“交通+特色产业”的“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格局。

  路通人心欢畅乡村焕发新颜

  从县城出发,坐10多分钟的车,然后要坐上小船,走崎岖的小路,差不多1小时的时间,才来到茶盘乡张鹏村,这是该村“第一书记”李国良第一次来到张鹏村时的深刻印象。

  山高坡陡,出行靠摆渡,搬运靠肩驮。全村两面夹山,中间若大一个望龙湖把全村200多户613人分成两半。村民大都居住于半山腰,隔湖相望,望水兴叹,全村没有一寸水泥路,也没有成片的田地,村民居住的房屋大多破旧不堪……

  封闭隔绝带来了无知和抵触。当修建公路涉及占地拆迁时,一些村民起初不接受。李国良和镇村干部一起耐心做群众思想工作,通过比前比后,老百姓经历了从不相信到半信半疑,再到积极配合的过程。

  “道路的修通,更是人心的修复。”李国良感慨道。如今环湖村道公路、生产路、便民路、入户路都在张鹏村变成了现实,村民过去一两个小时到乡里,现在坐车只需10多分钟。

  在张鹏村,如今3家爱心企业先后投资50多万元,在1组刘家弯修建300平方米的水产养殖基地,投放红鲤鱼、泥鳅、草鱼等鱼苗1000多公斤。同时,张鹏村依托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稻田水产养殖,实行“一弯一塘”水产养殖。在3组和4组修建生态放养鸡养殖基地200亩,投入鸡苗1万只。全村先后正式注册成立了水产养殖、生态放养鸡两个专业合作社。

  据介绍,营山县近年来建立了“竞争立项”机制,按照“村民不添忧、村级不添债”的原则,对议事效果好、群众修路积极性高的行政村优先安排项目,把修不修路、修什么样的路、怎样修路交由农民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政府主导不包揽,彻底打破“等、靠、要”思想,全县掀起了自筹资金建设通村水泥路的热潮。截至去年底,营山县通村水泥路和产业道路已达3185公里,农村公路的通畅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还助推了沿线的产业发展,更给村民们带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一条条沥青路和水泥路蜿蜒盘旋在各个村落间,农民们将收获的水果、蔬菜、药材以及牛羊等农畜产品运出村庄销售,增加收入。路通了,有客商直接进村入户收购农副产品;也有业主或大户在农村或办养殖场,或直接投资设厂,加工当地特色农产品……如今,营山广袤的农村大地因道路通畅而生机勃勃,农民正信心十足地奔走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

(责编:张歌、蒋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