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通河大米国际高峰论坛暨绿色农林产品招商推介会举行

通河县委书记刘长河致辞。人民网记者蒋琪摄
人民网哈尔滨6月30日电 (记者蒋琪)为了进一步推动通河大米品牌宣传,探索通河大米的品牌发展路径,由黑龙江省通河县委县政府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展销协会共同主办的“2017通河大米国际高峰论坛暨绿色农林产品招商推介会”6月29日在通河县举行。
通河县委书记刘长河在会上表示,快步提升通河大米的品牌价值,聚焦通河大米全产业发展,围绕绿色有机水稻种植、精深加工、品牌建设等关键环节,提升通河大米的认可度和知名度。同时,创新通河大米品牌营销模式,开辟“互联网+农业”、冷链仓储物流等新路径,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把美丽富饶的通河变成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
通河县位于龙江腹地,小兴安岭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总耕地面积220万亩,其中水田160万亩,人均水田面积12亩,位列全国第一,是全国水稻生产大县。 目前,全县大面积推进绿色优质水稻基地建设,绿色、有机水稻认证面积达110万亩。“通河大米”营养含量位居全国高端米前列,2011年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通过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和加工基地通过国家认证。
2017名通河农民成功挑战“最多人一起插秧”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
通河,在国内已享有“参王故里”、“长寿之乡”“水晶之都”、“稻米王国”、“蓝莓之乡”、“北五味原产地”等诸多美誉,是哈尔滨名副其实的“后花园”“天然氧吧”和“魅力之城”。2017年5月15日,2017名通河农民成功挑战“最多人一起插秧”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
处在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关键阶段的通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次论坛活动,把此次通河大米国际高峰论坛活动作为加快通河经济发展、加快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的一次重要契机,作为通河大米品牌、展示通河良好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平台。通过采取多种的营销方式,将“通河大米”品牌宣传推广出去;将“种的好”与“卖的好”同步抓好,以“卖得好”促使“种的更好”,继续推进稻米精深加工发展,进一步提高通河稻米附加值,将通河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水稻生产强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