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扶贫频道

扫净庭院 远方客来(今日甘南)

本报记者 王 浩
2017年06月23日08:2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扫净庭院 远方客来(今日甘南)

  牦牛摇着尾巴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五彩缤纷的经幡迎风招展,远处是绵延青山,头顶是蓝天白云,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大绍玛村就坐落在这美丽的藏家风光中。

  然而在过去,大绍玛村是一个游人会绕道走的村子。村主任完玛昂杰说,村子虽紧邻当周草原和太子山等景点,但村里环境脏乱差,因而经过的游客不少,愿意留下来的却几乎没有。村里乱搭乱建,污水横流,院子里柴堆杂物乱放,鸡鸭乱飞,一条土路浑身“伤痕”,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一些村民甚至还住在土坯危房里。

  “一方面,居住环境差,村民意见不小。另一方面,甘南生态环境脆弱,不少村子又位于生态核心区,若治理不到位,会破坏宝贵的绿水青山。”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委书记俞成辉说。从2015年开始,甘南按照“一乡一村”的要求,率先选择103个生态文明示范村,对标生态文明要求,完善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改善生活条件,推动农牧村人居环境整治,逐步实现全州农牧村的全覆盖,让村民生活换新颜,美丽山水焕发光彩。

  走进如今的大绍玛村,笔直的水泥路一尘不染,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两旁。墙面统一刷成白色,四周绘有红色的彩云线,民族风情浓郁。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定期打扫室内、分类处理垃圾、维持村容整洁。瞄准了村里的“高颜值”,在外打拼多年的村民仁青才让决定返乡创业。他动员6户村民,投资150多万元,开办可接待200多人的藏家乐。“只有扫净自家庭院,才敢开门迎客。现在我们村成了不少游客的必到之地,生意也越来越好了,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呢。”

  整治农村环境,路要修、房要盖、厕要改、垃圾回收设备要建……作为财力较弱的地区,如何保障资金投入?“资金本来不多,如果投入又是‘撒胡椒面’,你好我好大家却好不了,现在握指成拳,聚集力量,一击即中。”俞成辉说,示范村创建改变以往各自为政的做法,用好中央和地方各项惠农政策,整合相关项目、综合施策,有效地改善了示范村的基本生产生活、基本公共服务等条件,让财力资源最大程度发挥效益。

  整治工作最初推行的时候,村民们心存疑虑:保持一周容易,保持一年难。整治环境是不是一时的想法?是不是只是“运动式”打扫?针对疑问,甘南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主要领导带头督促检查、带头解决问题。截至目前,累计反馈整改各类问题16500个,保证了问题个个有人盯、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严格考评传压力,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将考评结果与追究责任相结合。

  责任压实到村一级。在合作市那吾乡拉咱村文化广场的墙上,挂着一张“环境卫生责任划分”网格图,用三种颜色将全村区分为三个联防组。联防组户长吴世英说,户长负责监督区域内的卫生状况,确保垃圾不在视线范围之内。“有塑料袋等小垃圾,就随手捡起来。碰到杂物等,户长会第一时间通知保洁员。”

  越来越多的群众被发动起来。拉咱村规定每周二、三,全村出动打扫街道卫生。“村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好环境,参与积极性很高。通过大扫除,不仅培养了村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增进了民族团结。”吴世英说。目前,甘南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6万余份,组织群众性主题宣传活动1900多场次,开设环境整治微信监督平台100多个,刊播各类新闻稿件2000多条,发送文明旅游温馨提示手机短信1500多万条次,多措并举提升全民保护环境意识。

  打起了“生态旗”,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生态饭”。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一大批示范村拔地而起。夏河县曲奥乡香高村背山面河,村内山溪潺潺,植物丰富密集,不少游客来此休闲度假。舟曲县就地取材,做足“石头文化”,融入本土文化元素,彰显地方特色;卓尼县着力挖掘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农牧村环境变好了,村民生活舒心,口袋变鼓,幸福感噌噌上涨。”俞成辉说。

(责编:张歌、蒋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