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扶贫频道

“京郊灯笼第一村”闫支书和他的红灯笼事业

魏明俊
2017年06月02日08:17 | 来源:农民日报
小字号

  红庙灯笼村外景(资料图片)

  魏明俊

  提起灯笼产业,人们自然会想起被誉为“京郊灯笼第一村”的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红庙村。这个曾经以果林业为主的小山村,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终于把红灯笼打造成为本村的名片。红灯笼不仅远销其他省市,还远销到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为村民增收致富。说起红庙村灯笼产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得不提及村党支部书记闫万军,正是他对红灯笼产业的热情和执着,才让村里的灯笼产业发展到今天。

  致富寻良方拜师学艺忙

  “做龙骨、轧灯布、贴云子、嵌金丝……”在怀柔区九渡河镇红庙村,聊起做灯笼,几乎每个村民都能说上半天。而在10年前,这里家家户户悬挂的灯笼还都来自村民外出采购。“看着过节时满街的红灯笼,忽然想到,或许这是一条致富门路。”红庙村党支部书记闫万军在一次外出时有感而发,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全村老少齐上阵,齐心协力做灯笼”的场景。那时的红庙村,人均纯收入不足5000元,如何让大家富起来一直困扰着他。

  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让闫万军第一次知道了做灯笼的复杂技艺。几天的学习,他虽然仅学到一些皮毛,却坚定了信心。他带着满脑子的问号回到村里后,便开始收集各式各样的旧灯笼仔细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琢磨,闫万军终于做出了第一个可以拿得出手的红灯笼。

  随后,在闫万军的言传身教下,不到一个月时间,一个个大红灯笼被他带领村民扎了出来。一经上市,销路竟出奇的好。当年,村里就成立了“喜庆吉祥”灯笼专业合作社,村民在合作社领料,在自家制作,成品统一销售,年底分红。看到做灯笼可以挣钱,村民的脸上绽开了笑容。

  2007年,闫万军借助“手工艺人下乡”活动的契机,又拜“北京灯笼张”张明亮老先生为师,学习起各种灯笼的制作工艺。从此,红庙村摇身一变成为“京郊灯笼第一村”。

  要谋大发展研发得跟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红庙村的灯笼制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一股危机感却开始困扰闫万军。“开门红,不等于长期红。北京的材料成本、运输成本、人力成本等相比于外地,都不具备优势。只有坚持在用料和技艺上精打细算,做出更精良的灯笼,才会有活路。”想到这儿,闫万军决定投入研发费用,做出属于红庙人自己的灯笼。

  “为什么要投入研发费用?”“现在这样不也卖得很好吗?”

  令闫万军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想法在合作社会上一经提出,就被各种的疑问淹没,最终没有获得通过。由此,闫万军心中的那份激情也渐渐地冷却。结果正如闫万军所料,没过多久,吃老本的“红庙灯笼”很快迎来了危机,灯笼销路不好,刚刚建立起来的品牌也走到了悬崖的边缘。

  “万军,这个产业很好,你可千万不要把它弄没了,这里面可有你的心血啊。”朋友的一席话,让闫万军心中再燃研发热火。

  “我来成立一家公司,研发费用我自己投,盈亏自己承担,大家做好灯笼就是了。”闫万军的这番话终于打消了村民的思想顾虑,再次聚齐起全村人的心。于是,他拿出所有积蓄,在距离红庙村不远的东宫村建起了全新的厂房。

  经过多次改进,红庙灯笼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采用钢丝、铅丝制作花灯骨架,电焊成型的方法,其特点是结实耐用,不易变形。灯笼的面料多为化纤纺织品,以光亮平滑的缎面居多。灯面的装饰纹样,除手工彩绘之外,还采用“汤印、转移印花”新工艺,将印好图案的专用塑料薄膜贴在面料上,经过热压处理后,图案就会附着在面料上,揭去薄膜,图案与手绘无异,而成本却大大降低。

  红庙灯笼厂还根据客户的需求,推出了“收旧翻新”的服务措施,对那些常年需用花灯的企业、商家、文化部门均开展了此项服务。在他们定制的花灯骨架上,先做一遍喷漆处理,保证骨架多年不生锈,裱糊面料后交给客户使用。待使用到一定时间,虽然面料出现褪色或污损,但骨架并未变形,也不生锈,把这些旧花灯收回花灯厂,重新更换面料,重新彩绘,厂子只收加工费。这种二次加工、返厂更新的模式,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受到客户欢迎。

  为找传承人联手开课堂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有关部门在北京石景山雕塑园举办了一次“点亮奥运·北京2008”城市彩灯征集展示活动,红庙村选送的“五谷丰登系列”、“十二生肖系列”荣获金奖,“扇面荷灯”、“惊燕灯”荣获银奖,“年年有余”等8件作品荣获铜奖,成为本次灯展获奖最多的单位。由此红庙村的灯笼产业开始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2010年,村里的灯笼挂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让更多的人记住了红庙灯笼,记住了这个小山村。红庙灯笼的销路也越来越广,不但在国内的各大城市能见到红庙灯笼,甚至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能见到红庙灯笼的身影。红庙灯笼名气越来越响,订单也像雪片一样飞来。灯笼生意越做越大,村民收入越来越高。收入从10年前的不足5000元,到单靠做灯笼一项,人均纯收入就超过了1万元,不得不说是一个飞跃。闫万军说:“最忙的一次,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大家还在忙乎。虽然忙,但大伙心里都很高兴,因为他们是在凭辛勤劳动为自己挣钱。”

  村里灯笼卖的火了,村民日子过得甜了,可闫万军的心里,又开始不踏实起来,那就是如何把这门手艺传下去。2009年,红庙村与附近的黄花城小学合作,开办起了特色课堂,闫万军每周带着灯笼师傅到校,给孩子们讲解灯笼的制作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从三年级开始,由易到难地学习灯笼制作,待到六年级毕业时,大多数学生都能熟练地制作出几款灯笼了。

  看到不少孩子对灯笼制作很感兴趣,闫万军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他想,如果这种兴趣坚持下去,待孩子们长大了,或许就会有人从事灯笼制作手艺,到了那时,红庙的灯笼制作工艺就能传承下去了。

  携手京津冀发展定方向

  经过10年的打拼,红庙灯笼虽已做出了名堂,但距离形成产业链,还要走上一段艰辛和漫长的道路。

  经过外出考察,闫万军发现,在距红庙村300多公里外的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有一座由藁城宫灯研制开发中心承建的国内唯一一家以宫灯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藁城宫灯博物馆,占地6000多平方米。他们把藁城宫灯作为一项文化产业,与旅游观光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集科研、生产、销售、外贸、展览为一体的宫灯产业链。同时依托“藁城宫灯博物馆”,形成了“宫灯文化游”,成为河北省、石家庄市旅游局主推的工业旅游项目,游客可以参观宫灯生产车间,亲手制作宫灯,感受宫灯文化。由此对闫万军触动很大。考察之后,闫万军深受启发。

  闫万军认为:相比于人家的灯笼创业,红庙灯笼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影响力上,都还远远不足。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大战略,他似乎又看到了契机。他说,伴随京津冀交通的越来越便捷,原料采购、运输将变得更省时、省力、省钱;尤其是伴随着京津冀文化的加速融合,红庙灯笼也将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

  闫万军自信地说:“2008奥运之年,我们打响了自己的品牌。2022冬奥会之年,我们的灯笼也要走进冬奥会。”对此,闫万军充满信心与期待。

(责编:李栋、李海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