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扶贫频道

来自湖北省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的报告

李华林
2017年05月21日08:53 | 来源:经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来自湖北省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的报告

  马头山羊已成为坎子山村的“致富羊”,全村目前养殖3200只。

  春耕时节,坎子山村民种地忙。自从办了合作社,这里的玉米、土豆、包菜销路和价格都特别好。

  驻村干部师聪(右一)到田间地头走访贫困户顾发曼。

  村党支部书记魏登殿(右二)帮助贫困户贷款养羊,希望他能够快速脱贫致富。

  坎子山村投入10万元建的玉米加工厂,可将玉米加工成玉米糁、玉米面等,大大提高了玉米的附加值。 本报记者 李华林摄

  与所有的贫困山村一样,湖北省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基础薄弱,条件差,发展能力弱。守着重重大山,村民们祖祖辈辈陷于贫穷的泥沼,挣不脱,逃不过。

  在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下,坎子山村人瞄准产业发展,从产业选择,到产业扶持,再到产业成长,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如今,山乡不再让人“割愁肠”,满目“客舍青青柳色新”。

  村有产业初长成

  如今的坎子山村俨然一个建筑工地,随处可见忙碌的工人、来来往往的挖掘机。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远近闻名的穷困之地。年轻时,听说父母要把自己嫁到坎子山,住在山下的马胜英哭了几天几夜,死活不愿意。在她的印象中,坎子山有的只是一间间快要倒塌的土坯房和种不出庄稼的薄地。“太穷了,出门就要翻山,没有水也没有路。”马胜英说。

  代际贫困在这里传递,除了少许飞出去的“凤凰”,大部分年轻人以打工为生。由于文化水平低,只能辗转在各个矿区,等到年纪一大,再回家接过父辈手中的锄头继续种地。

  怎样才能脱贫致富?这是村党支部书记魏登殿一直思考和摸索的事。“全村几乎没啥资源,村民除了种点地就是养牛放羊。”山里天寒地薄,能养活的东西有限,从前种玉米,一亩地收成不到100斤。养点牛羊,牵到山下去卖,从村里走到镇上,来回得一整天。多年来,种植、养殖零零散散地难成气候。

  思来想去,要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才是根本。什么产业能脱贫?魏登殿说,在山村,扶贫产业难选。前些年听说核桃市场好,坎子山村也跟风种过几十亩,但成活率不高,好多树都不挂果。后来又见中药材效益不错,也划出200多亩地种金银花,结果产量也不高。

  走了几步,跌了几跤,魏登殿总结出个思路:发展产业,还是要从自身条件出发。

  首先要摸清家底。坎子山村昼夜温差大,耕地碎片化,大规模的粮食种植和养殖成不了气候。但山区生态好,家家户户有养殖马头山羊的传统,发展适度规模的种养殖不成问题。“产业既要短平快,又要能见长效。”

  坎子山试着选择了三项扶贫产业:一是种植玉米、土豆和包菜。气温能适应,当年种、当年收、见效快。二是养殖牛羊。坎子山是马头山羊的发源地,不缺养殖技术和销售市场。三是发展旅游。村里有万亩石林、奇秀溶洞、清真寺、佛教遗址等,都是可开发的资源。

  为帮助村里的农产品打开销路,2013年,坎子山村成立了高山蔬菜无公害合作社,蔬菜销往县里的中学、医院和超市。土豆、玉米卖到0.8元一斤,包菜卖到0.6元一斤,仅去年一年,合作社就卖出蔬菜280万斤,村集体收入也从零变成了年收入15万元。

  帮扶让种了一辈子地的贫困户郭邦堂有了新体验。老郭今年67岁,儿子在矿上打工,自己和老伴留守在家,靠种6亩地挣点零花钱。家里牛羊多,去年他种了三亩玉米、一亩包菜、两亩土豆,入秋一卖,挣了8000多元。“靠种地就能有这么高的收入,以前真是不敢想。”郭邦堂说。

  乡有人才显其能

  坎子山全村462人,其中劳动力约200人,一半都在外打工,大多是年轻人,留下来老的老、小的小。有的贫困户文化水平不高,身体素质不强,只能干技术含量低的活;有的贫困户负担重,顾虑大,不敢放开胆子干产业。

  “最稀缺的,就是技术人才。”村调治主任代金波说,村里一直想通过发展电商卖农特产品,郧西县商务局资助了1万元用来购买设备,但苦于没有人懂技术,一直没有大的起色。“稍微懂点行的年轻人嫌待遇低,宁愿去外面打工,也不愿意留在村里。”

  魏登殿感叹,山里人有脱贫意识,也愿意吃苦,但冒险精神不足,致富动力不足,需要能人带动。他举了个例子,坎子山村山高天凉,以前玉米收成一直不好,他跑到县农业部门“取经”,回来后准备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技术,免费给村民发放地膜和种子,但却没有人愿意尝试。魏登殿只好“第一个吃螃蟹”,在地里开辟试验田,当年单产就由50公斤提高到350公斤。村民一看,家家户户地里也套起了薄膜。

  村里能人少,坎子山尝试借助外力。隔壁虎坪村的王贤明是个“85后”,2013年当兵复员回乡办起了牛羊养殖合作社,带动170户农户入社,提供技术指导,并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向周边农户敞开收购。

  能人带动,销路不愁,坎子山村民也慢慢放开了胆子。贫困户夏俭根去年一口气养了350只羊,1只羊能卖500元到700元不等。“以前自己养,也没人收,不敢多养,现在跟着王贤明养羊,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价格也好。”夏俭根说,一只种母羊1年能生两只小羊,是笔赚钱的买卖。

  像夏俭根一样,坎子山村民羊栏中的羊越养越多。目前,全村共有3200只羊、648头牛。

  “人才是贫困村发展的最大动力。好的产业需要好的人才带动,不然就发展不起来。”魏登殿说,随着村里条件的改善,外出打工的村民中,渐渐有人动了回乡创业的心思。夏秀梅12岁时跟着母亲去了江苏,几十年过去,夏秀梅成了江南养殖大户,养鸡养鹅10年,挣了不少钱。今年年初偶然回家,发现山村已大变样,她萌生了回乡搞养殖的想法。她和魏登殿商量,流转十几亩地,带动乡亲养殖致富。

  魏登殿想着,像夏秀梅这样有资金、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正是坎子山村目前最需要的。产业扶贫不是发救济,而是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人,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富足的生活。但对于久居深山的村民来说,要适应外面的世界,学会和市场打交道,还需要有能力的人拉一把。

  内生动力见长效

  从湖北口乡镇去坎子山村,要翻过一座高1500米的大山。车子低速盘旋而上,左边就是壁立千仞,万丈深渊。以前这里是一条一尺宽的土路,不能通车,近年来,郧西县交通局累计投资466万元,帮助坎子山村把羊肠小道拓宽为6米的旅游公路,通往县城的班车也已开通,每天一趟。

  坎子山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比如,郧西县农业局每年免费给坎子山农户发放蔬菜种子和化肥,一亩地可节约近千元,村民种地基本不用花钱。再如,村里想发展旅游业,十堰市旅游局每年投资20万元,开发旅游新村。

  各项扶持政策精准落地,事无巨细。但“输血”不如“造血”,贫困村没有自己的产业,长久稳定的发展就没有希望。

  魏登殿早就想通了这个道理。除了发展旅游业,在坎子山村北山坡,他还动员村民种了5000亩华山松,等10年挂果期一到,每亩至少收入5000元,户均增收2万元至3万元。“从长远看,不仅对环境好,还能挣钱。”

  传统产业也需提升价值。坎子山投入10万元,建成玉米加工厂,将玉米加工成玉米面、玉米糁。原本市场价每斤0.8元的玉米,做成玉米糁可卖到4元一斤。“不仅提升了附加值,还能解决村里一部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魏登殿说。

  有特色才有竞争力。乡党委书记杨洪来看好坎子山村的加工业,一是当地生态环境好,种出来的土豆、玉米天然无公害,品质高;二是不缺市场,坎子山位于湖北、陕西交界处,马头山羊、高山蔬菜的品质声名远播。“只有把产品变成商品,农村经济的内生动力才能长久。”杨洪来说。

  产业扶贫成效如何,最终要看贫困户有没有长期稳定的收益,只有让贫困户切实参与其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才能真正变“输血”为“造血”。

  这其中,产业风险不容忽视。养殖业自然风险大,一旦受疾病感染,农户往往面临亏损,来年敢不敢养就成了问题。为解决这个后顾之忧,郧西县财政出资,给全村所有农户买了财产保险,每户保费30元,死一只羊赔700元,死一头牛赔3000元。

  金融扶持也起到关键作用,郧西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作为风险补偿基金,撬动10倍商业银行贷款额度,支持贫困户和致富带头人创业,助力参与扶贫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贫困户可申请5万元贷款作为发展产业的启动资金。

  村民余照琴去年靠养殖脱了贫,今年她又贷款5000元买下一只种母羊,希望稍稍扩大一下养殖规模。她说,“资金有小额贷款可以借,销路有村里帮着卖,这么好的机会,去年脱贫,今年可就要致富喽”。

(责编:董思睿、杨虞波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