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扶贫频道

浙江:“坡地村镇”破解用地瓶颈

蒋文龙朱海洋
2017年05月15日08:07 | 来源:农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浙江:“坡地村镇”破解用地瓶颈

  本报讯(记者蒋文龙朱海洋)浙江山多地少,工业化、城镇化程度又相对较高,用地矛盾历来十分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瓶颈制约?2015年起,浙江探索实施“坡地村镇”建设用地试点,实行“点状布局、垂直开发”,两年来已批准95个项目,用地面积超过7000亩,为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特别是乡村休闲旅游这一新业态的发展,破解了最棘手的“用地难”。

  浙江是全国首批开展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的试点省份之一,但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大面积开发带来诸多弊病。试点工作何去何从?浙江调整思路,将目光聚焦具备开发建设条件的山坡地块,按照“房在林中、园在山中”的要求,采取“点状供地”,即要求项目区块内的建筑,根据依山顺势、错落有致、间距适宜的规划要求进行布局。

  哪些项目可获准纳入“坡地村镇”试点?浙江主要核定三种类型: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建设。具体试点项目区内的用地,则按照“用多少、征多少,建多少、转多少”的原则,实行“征转分离、分类管理”。简单说,就是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进行分离,项目内不同用途的土地,按类别进行管理。

  对于如何供地,浙江同样给予了充分空间,采取“点面结合、差别供地”:实施单独开发的建设地块,按独立地块供地;实施整体开发的,将多个单体建筑开发地块进行整体组合打包后再供地。

  如何才能入围?记者采访了解到,竞争压力并不小。自浙江推出这一试点以来,已有300多个项目申报,但最终获批的仅占不到1/3,这缘于严格的申报条件。记者看到,在“负面清单”里,浙江明确列出十余条,只要一触及这些“红线”,项目在第一道关便被拦下。

  乡村休闲旅游是浙江三农经济的新业态,近几年,每年以20%的加速度跑步前进,工商资本的投资热情也很高涨。然而,让许多地方和业主感到最为揪心的,就是用地指标如何解决。这些项目大多地处山区,“坡地村镇”试点的推出,正好破解了这一最大难题,使得许多高端引领项目得以落地。

  这其中,最为典型的,也最为成功的,莫过于德清莫干山脚下的“洋家乐”特色民宿。青山耸翠、修竹袅立、茶园环绕,一栋栋灰色建筑若隐若现。巧借山水,没有大挖大填,这些山中小屋反倒成了最大特色,尽管价格不菲,可预约入住的订单仍络绎不绝。

  如今,这种“坡地村镇”新模式已在浙江各地蓬勃兴起,两年来,共有95个项目获批立项。所有试点项目均实现“零占耕地、少占农用地”,而且通过充分利用林地、园地和未利用地,减轻了对耕地占补平衡的压力,提高了建设用地有效供给。以2015年实施的33个试点项目为例,就节约了6000多亩建设用地指标。

(责编:蒋琪、张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