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扶贫频道

山东曲阜:“精神扶贫”摆脱“人穷志短”

程天赐
2017年04月10日08:18 | 来源:农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曲阜:“精神扶贫”摆脱“人穷志短”

  梅花于惠本报记者程天赐

  近日,在山东省曲阜市时庄街道八里庙村,村民颜成才正忙着打理园子里的菊花:“除了年底分红,在基地打工一天还有40块钱的收入,等菊花丰收后,村里还发给每家贫困户200盆菊花和30盆金银花,销售所得都归俺们自己!”

  55岁的颜成才曾因事故落下残疾,一直孤身一人的他渐渐成为了依赖“等靠要”生活的贫困户。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曲阜市从“精神扶贫”出发,扶贫先扶“志”,让一些像颜成才这样很多年没自己赚过一分钱的人再次尝到了劳动创造财富的喜悦。

  授人以渔拔“穷根”

  “人懒惰久了就会忘记劳动的意义,我们的目的就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重拾尊严、重树信心。”八里庙村党支部书记颜景立说,等像颜成才这些有行动能力的贫困户开始自食其力了,他们后续的帮扶措施就会立即跟上。

  精神扶贫要有情怀,更要有办法。为真正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愿望,八里庙村建设的400亩苗木基地,吸纳了本村及周边村贫困户32户86人持财政扶持资金入股。现在每人每年能有790元的盈利分红,再加上在基地打零工的收入,贫困户通过劳动都实现了脱贫。

  帮助贫困户摆脱“人穷志短”的困境,重点在于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对此,曲阜不同村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重在提升技能的扶贫项目,在为贫困户订制岗位和帮扶项目时,出现了防山镇送扎鞋机、息陬镇为贫困户提供市场摊位等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营造脱贫文化环境

  对曲阜陵城镇玄帝庙村35岁的孔庆荣来说,2014年是黑色的,短短半年时间,掌管农事家事的婆婆和打工养家的丈夫相继因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去世,失去大部分收入来源让这个家瞬间沦为贫困户。

  眼瞅着一家三口陷入消沉,村党支部书记再也坐不住了,请村里的儒学讲师“偷偷”给村民讲了一堂量身定制的“邻里关系”相处技巧课。村民原本就忠厚老实,开过“小灶”掌握心理疏导技巧后,街坊邻居“没有一个人在背地里嚼舌根”,而是“每个人都用最自然的行动提供帮助”,孔庆荣终于推开家门,重新回到工厂工作。

  传统文化一直是曲阜的先天优势,该市将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植入扶贫工作中,发挥儒学课堂、乐和家园等载体作用,营造自立自强、邻里互助的生活氛围。“消除对于贫困户的社会歧视是一篇大文章,刨除贫困户的自身问题,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脱贫的效率和质量。”曲阜市扶贫办主任孔祥龙说。

  特殊人群特殊帮扶

  “对老师,我们有诵不尽的感恩之情,接下来请欣赏小品表演《下课之后》。”在3月24日举行的中学文艺汇演上,曲阜市时庄街道东坊岭村15岁的王莲秀用流利的普通话做着主持串场。站在台上的她腰杆笔直、充满自信,让人很难将她与一名孤儿的身份联系起来。

  贫困家庭儿童是贫困户中的特殊群体,为使这些孩子保持正确的人生航向,曲阜团市委将贫困家庭儿童纳入专项帮扶计划,组织他们免费接受普通话、记忆训练等社会培训;同时为解决贫困家庭家长无力辅导课业的问题,组织爱心人士结对帮助184名贫困儿童。

  曲阜市还将贫困老人列为精神扶贫的重点对象。在全省率先推出互助养老工作,86个村级互助养老院基本满足孤寡老人互助养老的需求,同时在各村设立了专职公益岗位,为贫困老人提供精神和健康服务,并在各村设立孝老基金会给予老人更多的关照。“治好精神贫困,精准扶贫政策才能更好发挥作用,收到长久实效。”曲阜市委书记刘东波说。

(责编:蒋琪、张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