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扶贫频道

“高尔夫大叔”之困:观察乡村的另一个视角

张凤云
2017年02月15日08:35 | 来源:农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高尔夫大叔”之困:观察乡村的另一个视角

  张凤云

  农村与城市之间,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乃至毗邻的集镇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差距无处不在。但这并不完全取决于基础设施等硬件的配套,也不能全部归因于地理位置的便利与否,更多的还是一种思维意识上的不同。

  一个村庄就是一个中国,一个农民也可以折射一个时代。

  “高尔夫大叔”杨卫,便是这样一个人。作为北京的一名环卫工人,这个春节杨卫因买了一支50元的高尔夫球杆给在农村老家的儿子而迅速成为网红。然而富有戏剧性的是,回家不到4天,杨卫就因父母责怪他“没挣着钱”而悄然离家。

  杨卫的父母并不关心那根高尔夫球杆,认为对他们的家庭来说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而是更关注儿子打工赚了多少钱以及一年下来的结余。当然,对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民家庭来说,攒钱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是从提高抵御病老风险的能力来说,还是扩大生产增加家庭收入的程度来讲都是如此。更重要的是,杨卫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因一方代表着走出农村走向城市的农民,一方又是一直坚守农村相对封闭的老农,给了我们一个观察乡村未来发展的独特的视角。

  应该说,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打工者,杨卫在触摸到了城市文明的触角之后,对城市生活有了一些切身的理解。他认为吉他是美好的,而高尔夫是成功的象征,他想让孩子过上他所看到的城市生活。而“父母”某种程度上是故乡的代表,象征着过去和一成不变的生活,勤俭持家、吃苦耐劳,却对新鲜事物保持着一份警惕。这也折射出了当下农村发展之所急所困。

  农村与城市之间,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乃至毗邻的集镇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差距无处不在。但这并不完全取决于基础设施等硬件的配套,也不能全部归因于地理位置的便利与否,更多的还是一种思维意识上的不同。

  以笔者老家为例。一个坐落在华东平原上的普通集镇。十年前,这里的农民大多有三条出路:一是在家务农,且大部分是以单家独户的方式进行生产,随着机械化的普及从土地上获取不算多的收入维持家用;二是通过孩子考学进入城市,以一种代际救济的方式解决整个家庭的发展问题;三是做小生意,这些人较早地与城市接触,无论是到邻近的市镇贩卖炒货,或者是将城市的废旧物品贩运回农村进行拆解分类,他们都是最早接触城市新鲜观点的那批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迁,十多年下来,这里的乡村已不可同日而语。日前笔者回乡调查,能够明显感受到变化:

  固守着小块土地却又没有其它经济来源的人群生活是最不尽如人意的,这批人往往年龄偏大且文化程度较低;

  集镇周边村庄里打工的人群几乎占了绝大多数,尤其是年轻人大部分都已脱离土地转而去工厂上班了,只是农忙时节会放假以便确保地里的收入。他们往往以县城为目标,与城市生活有一定的交集,更容易接受外来的新事物;

  从事乡村传统生意的人群依然活跃,比如卖菜的、贩废铁的,以及经营乡村超市的商户等等,但一部分已经开始有萎缩的痕迹。这批人对乡村与城市的差距有着自己的理解,倾向于把孩子送进县城的学校,并异常坚韧地为孩子提供上学的费用,想通过教育改变下一代的命运;

  围绕着集镇和几个主要的村庄,劳保、针织等乡村制造业不断兴盛,也因此造就了一大批乡村小老板;

  近两年还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即一些并不具备多少资本的年轻人开始利用互联网取得发展。比如利用当地劳保产品原产地优势,通过电商突破传统乡村市场在地理和空间上的局限,将业务扩展至全国各地甚至国外,这批人是这个集镇的新兴阶层。他们对新事物的接纳程度往往最高,有的已经把家安置在附近的地级市里,以便从各方面开阔整个家庭的眼界。

  总体上说,集镇的乡村是越来越好的,人群的分化也更加明显。十年前在农民中广泛流行的“教育改变命运”,如今更多地以“思维改变命运”的方式呈现。在集镇这个小小的世界里,真正日子过得好的也正是与城市接轨密切的那些人。即便是从事农业生产,那些经营农业企业,或者领办合作社乃至从事家庭农场的农民也是最能把握农产品市场行情的人。这些与市场打交道的“农民企业家”代表着当地整个农业发展的水平,同样成为了比较富裕的人。

  正如笔者老家的小镇一样,大部分新生事物都是起于城市并逐步延伸到这里的。一种先进理念或者先进技术的推广和扩散也往往遵循这样的规律,即首先在大城市出现,然后向市郊扩散,然后中小城镇开始接受,如波纹一样,一圈一圈荡漾开去,最后溢满散落在乡村大地上的一个个村庄。

  事实上,城市对乡村的影响一直在历史的车轮里滚动着。从穿衣打扮,到生产方式,再到经营理念,不一而足。只是这些年来随着交通、通讯的便利,不再如以往那样受局限了。随着整个城乡互动的加速,城市与乡村,区域之间甚至行业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乡村接受新的思想理念进而推动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

  应该说,在杨卫身上已经能够看到转变的影子了。多年的城市生活使他在不知不觉间为城市文明所浸染,因而和他的父母相比,有着更加充足的动力去汲取城市的养分。只是,对于城市文明或者说这些乡村以外的新事物,他还并不能很好地驾驭罢了。

  但无论如何,那些来自农村,又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农民是最有机会直接接触城市文明以及各种先进理念的人。这些跨城乡、跨地域的,以亿为计量单位的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因其思维上的开阔,极有希望成为下一轮中国乡村发展的新动能。

  比如现在的返乡经济,以及农村一些新的经济形态就已初露倪端。被称为新一轮人口红利的城归群体,也明显带有这种思维上的特质。在城市的打拼打开了农村人的视野,思维和意识上也实现了更大的更新。这些见过世面,掌握技术,积攒了人脉的农村人,对一个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懂得如何让自身的经营跟上市场的脚步,回到土生土长的村庄或者集镇,在农村掀起了一股新的创业热潮,说到底都是思维意识上的转变带来的客观变化而已。

  当然,思维的转变是个渐进的过程,也需要小心翼翼地实践。毕竟,新的事物充满着未知和不确定,而对于农民来说,哪怕是那些在城市打拼过的又回到乡村创业的返乡人员来说,手上那有限的资本也都是多少年辛苦劳作积攒下的。为了减少变革可能付出的成本代价,更加需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条件、资源禀赋状况,以及自身的承受能力等等仔细研磨。

(责编:蒋琪、李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