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扶贫频道

23个国家沙漠公园 新疆让治沙与致富手牵手

2016年12月16日08:56 | 来源:新疆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23个国家沙漠公园 新疆让治沙与致富手牵手

  随着布尔津萨尔乌尊国家沙漠公园等5个国家沙漠公园获批开展试点建设,我区拥有国家沙漠公园的总数增至23个,是全国沙漠公园数量最多的省区。

  沙漠是壮美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千古流传;沙漠又是残酷的,严重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新疆作为我国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风沙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与风沙的博弈从未间断也不可能停止。

  国家沙漠公园建设,是防沙治沙工作的新探索,是新疆把“治沙”与“产业化”相结合实现生态和经济同频共振后,重新思考人与沙漠关系的新起点。

  全国沙漠公园数量最多

  出鄯善县城向南,驱车15分钟左右,就能看见一片茫茫沙海,这便是库木塔格沙漠。世界上离城市最近的沙漠。

  独特的回旋风形成四维沙丘腹地空旷的神奇美景,千载时光里,它始终和邻近的鄯善县城保持着“沙不进、绿不退”的神秘互生关系。

  2014年9月18日,库木塔格沙漠公园正式被命名为“国家沙漠公园”,这是我国首批国家沙漠公园。

  与库木塔格同时挂牌的,还有8个,包括新疆阜康梧桐沟国家沙漠公园、新疆吉木萨尔国家沙漠公园、新疆奇台硅化木国家沙漠公园、新疆木垒鸣沙山国家沙漠公园……

  国家沙漠公园,是指以沙漠景观为主体,以保护荒漠生态系统为目的,在促进防沙治沙和保护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沙区资源,开展公众游憩、旅游休闲和进行科学、文化、宣传及教育活动的特定区域。

  自治区防沙治沙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以国家沙漠公园为载体,开展植被恢复和保护,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为公众提供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休闲场所,能让更多的人体验和认知沙漠,更加珍惜和保护生态,传播和传承沙漠生态文化。对加强沙区自然生态保护、改善沙区生态状况,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新疆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库木塔格国家沙漠公园13万平方米的面积中,有平日里难得一见的149种沙漠植物,有沙漠游览区和绿洲游览区。依托得天独厚的沙漠资源,公园还开发了滑沙、沙漠滑雪、沙浴、全地形车驾驶、沙漠露营、沙滩排球、摄影创作、沙雕、赛马、滑翔、沙漠驼队探险等沙漠娱乐项目。这些项目参与性强,注重游客的体验,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

  “库木塔格满足了我对大漠的所有美好想象!”深圳游客张倩从全地形车上下来后禁不住大声尖叫,她说,库木塔格让她的旅程充满惊喜,惊险刺激的沙漠旅游项目让她流连忘返。

  如今,在新疆广袤的大地上,国家沙漠公园数量达到23个,它们肩负着保卫生态环境的神圣使命。

  为土地沙化按下“减速键”

  积极开展国家沙漠公园建设当然是为了防沙治沙。

  新疆是我国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风沙危害最严重的省区。根据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新疆沙化土地总面积为74.71万平方公里,占新疆国土总面积的44.87%,占全国沙化面积43.41%,是全国沙化土地仍在扩展的省区。

  在这严峻的局势面前,建设国家沙漠公园,成为完善我国沙化土地治理体系的一种重要途径。

  我国的防沙治沙措施可以概括为三个版块:保护版块、治理版块和利用版块。其中,利用版块主要是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国家沙漠公园,融合了这三个版块的功能,特别是突出了第三版块,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地开发利用沙区资源,完善了防沙治沙措施,规范了开发利用活动。

  自治区治沙办介绍,2013年,国家林业局印发《关于做好国家沙漠公园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为国家沙漠公园的建设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充分认识荒漠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反复性,把保护放在首位,建立国家沙漠公园保护管理制度,对影响荒漠生态系统的各种主要人为活动进行有效管理,避免因国家沙漠公园建设对当地生态造成新的破坏。

  显然,建设国家沙漠公园,“保护”是首要任务。

  以拥有7个国家沙漠公园的昌吉回族自治州为例,除了高度重视国家沙漠公园的创建工作,昌吉州各县市通过招商引资,结合PPP运营模式,大力开展国家沙漠公园的基础建设,通过沙漠休闲体验区、沙漠服务区、沙漠保育区、科普宣教展示区等重点功能区的建设,并在沙漠保育区内设置各类沙障、围栏等防风固沙封禁保护措施,组织开展各项以防沙治沙为主题的科普宣教活动,使沙域内动植物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全民防沙治沙意识进一步提高。

  一批又一批国家沙漠公园的建设,加上其他“黄沙阻击战”,为土地的沙化按下了“减速键”。

  数据不会说谎。《新疆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显示,全区沙化土地面积扩展速度持续减缓,由年扩展82.80平方公里降为73.44平方公里。

  治沙与致富相结合

  严冬时节,位于和田市玉龙喀什河东岸的沙漠观景台,一拨又一拨的游人来眺望无尽的沙海。

  每当这时,沙漠摩托经营者买提肉孜·奥斯曼脸上的笑藏也藏不住:“生意好的时候排队骑车的人乌怏怏的,一天能赚1000多块,生意不好的时候也能赚好几百块。”

  几年前,面对茫茫沙海,买提肉孜除了茫然还有担忧,他拿什么养活一家老小?现在,买提肉孜就盼着这里赶紧建成国家沙漠公园,那意味着更大的客流量和更多的收入。

  自治区林业厅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区国家沙漠公园年接待游客达139.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

  更可贵的是,面对漫漫黄沙,人们学会了换一种思维看沙漠,把“绿化”与“产业化”相结合,把“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实现了生态和经济同频共振。

  除沙漠旅游外,目前,我区已初步形成了以灌草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等为重点的沙区特色产业,开发出了饲料、药品、保健品等一大批沙产业产品,并带动了种植、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沙产业链不断延长,产值不断增加,已成为新疆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和潜力。

  “十三五”期间,我区将实施防沙治沙工程2340万亩,平均下来,每年治理沙化土地面积470万亩以上。如何在确保生态改善的同时,注重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国家沙漠公园建设是一个正确的选项。

  自治区林业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艾山江·艾合买提表示,未来五年,在有效保护林草植被资源基础上,新疆将利用高新科技对沙漠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沙产品、生态产品、生态文化产品;以精深加工为途径,大力开发果品、生物药品、保健品及化妆品等深加工系列产品,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扶持发展出口创汇、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充分利用沙漠自然景观优势,加快沙漠公园和沙区特色旅游项目的建设力度,打造一批富有新疆特色的国家沙漠公园。

(责编:蒋琪、李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