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扶贫频道

看山西如何统筹发展产业振兴和产业扶贫

吴晋斌
2016年12月14日08:25 | 来源:农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求解特色产业+贫困户

  本报记者吴晋斌

  如今,山西省阳曲县西凌井乡骆窝池村的贫困户郭栓马家有了脱贫的产业——养殖蛋鸡。这源于一个叫“送鸡还蛋”的产业扶贫模式。根据该模式,郭栓马从永丰禽业公司领到补贴鸡苗,每只鸡在蛋鸡养殖周期18个月内还公司2斤鸡蛋,其余收益全部归郭栓马家。

  今年以来,山西提出了统筹产业振兴和产业扶贫两项工作的思路,要求各地积极探索“特色产业+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解决好产业不带贫、扶农不扶贫的问题,强力推进杂粮、畜牧、中药材等七大特色农业产业精准扶贫。以此为抓手,到2020年靠产业扶贫带动11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

  产业规划让贫困户“看得见”

  山西是我国脱贫攻坚重点省份之一,全省近一半县是贫困县,目前还有232万贫困人口。没有支撑产业成为多数贫困村脱贫难的主要原因。

  产业扶贫是一种能力建设。山西围绕该省小杂粮、干鲜果等特色农业资源丰富、农民种养基础良好的比较优势,调结构、转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与脱贫攻坚统筹发展,规划出了杂粮、马铃薯、中药材、水果、蔬菜、畜牧、休闲农业等七大特色农业产业。此举不仅解决了让贫困户能看得见的特色产业,而且大大撬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到产业振兴和产业扶贫中的积极性。

  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是一家以制药为主的民营企业。他们抓住山西振兴中药材产业和特色产业支撑扶贫攻坚的机遇。在国定贫困县平顺县全区域规划,全链条发展柴胡、党参等中药材,为种植户免费提供种子、市场保护价收购,提振了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信心。由此该公司短时间内投资5.5亿元打造了50万亩GAP种植基地,完成了对全县12个乡镇、78个贫困村、6490户贫困户、17868名贫困人口的直接帮扶。

  政府规划引导、企业引领产业、贫困户参与,三方共赢的统筹发展模式成为山西特色产业+贫困户探索中的模式之一。

  特惠政策让贫困户“摸得着”

  12月6日,雁门代县寒风凛冽,可是贫困户的心是暖的。山西省农业厅副厅长王进仁一行,开启了走访10个村100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宣传补贴政策和开展“一卡一库一培训”专项行动。

  根据山西省农业厅统一安排,山西此次发放的贫困户特色农业特惠补贴有三大类,在普惠性补贴的基础上,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杂粮补贴每亩增加25元,薯类补贴每亩增加50元;中药材补贴每亩增加200元;各市县从实际出发制定养殖业特惠补贴政策,经批准后,以市为单位报省畜牧局和扶贫办备案,再发放到贫困户手中。三类补贴要求12月底前发放到贫困户手中。

  所谓“一卡一库一培训”是指,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填报特色农业产业扶贫项目需求;以县为单位设立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库;同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育,提升劳动技能,促进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力争全省7993个贫困村,村村有项目,户户有产业。

  此前,该省建立了农业厅长联系市,处站长联系贫困县的“两长联系”工作机制,提出在农民培训、资金项目安排、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先支持,并制定了七大特色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农业厅等14个厅局联合出台了推进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的15条政策。

  导向的力量是无穷的。忻州市注重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在产业振兴和扶贫的带动作用,出台了多项政策引导和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利用贫困乡村的特色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等后发优势,指导贫困乡村发展“一村一品”杂粮专业村,仅2016年,就培育了96个杂粮专业示范村、新建立杂粮合作组织50个,有效地黏合了杂粮产业振兴和产业扶贫的关联度,让贫困村和贫困户有了可以持续增收的脱贫产业。

  参与度增加贫困户获得感

  村村有项目,户户有产业,归根结底是一户有个特色产业参与人,让贫困户共享产业振兴中的收益。

  近年来,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贫困区的大同县委、县政府把药食两用花卉黄花菜作为“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发展,多措并举破解了产业不带贫、扶农不扶贫的问题。

  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大同市经建投公司和大同县人民政府共同出资1亿元组建成立宜民产业发展公司,将企业的资金、人才、技术资源与贫困人口的劳动力、土地资源充分结合起来,此举既有效解决了黄花菜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的问题,还培育了贫困村、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

  从2012年开始,该县每年整合2000万元片区产业扶贫资金,通过发放种苗补贴、肥料补贴的形式,对每个贫困户每亩黄花给予500元的农资补贴,大大提高了贫困户种植积极性。到目前为止首批扶持的贫困户种植的黄花已经进入盛产期,如果不雇佣劳动力,每户至少增收1.8万元。

  由此,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有了两重收益,其一,5万亩基地主要从贫困户手中流转,根据土地地力、区位、是否水浇地等综合判断,给予贫困户每亩300元到800元不等的流转价格,流转期限为9年;其二,共吸收全县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1.98万多人,地将培训成产业工人,他们的平均收入2万元,占到全县贫困总人口的63%。

  大同县统筹产业振兴和产业扶贫中,政府引导贫困户做好能做的事情,企业着力发展农民干不了的和亟须解决的问题,不仅完成了产业振兴带动贫困户脱贫的使命,而且解决好了社会资本如何与农户共赢,而不是与农户争利的问题。这一探索,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也代表了山西产业振兴和产业扶贫统筹发展的方向。

(责编:蒋琪、李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