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赏红叶

本版图皆为光雾山美景。
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陈明 通讯员夏丽
初冬季节,寒气渐近,即使身为南方人,也不太愿意去到冷风阵阵的海边看日出。此时,北方的雪景还不是很迷人,西部的胡杨林已经叶落枝秃,草原上的一切都开始显得单调。如果要问初冬季节,除了远方,哪里还剩下诗意?答案是,有红叶的地方最有诗意。正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如果说深秋季节北方金黄色的胡杨林最美的话,那么目前初冬季节,散落于西部、华北部分区域的红叶则是一年当中最美,也最有诗意的景致。那种漫山遍野的大红、紫红、淡红的大美之地,往往令人热血沸腾。凡是有红叶出现的地方,必然是雄壮秀美的大山大河之地,身处其中,登高望远,那种美到极致,如坠画中的感觉,一年之中往往也只有眼下这个短暂的时节。一旦错过,就只能等待来年。
身处川陕交界处的光雾山,一直隐藏于千里秦巴山,久久不为外人知,如今以红叶出名,是以三国文化、红色文化为背景的大美之地。
光雾山 川北一片红色
较之其他名山大川,位于川陕交界、身处大巴山革命老区的光雾山似乎名头没有那么响亮。但是,一提到初冬旅游好去处,光雾山红叶必然是第一个跃入周边人们的脑海。由于这里属于巴中南江县,当年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地带,因此光雾山的红叶如海,与红色旅游的象征意义不谋而合,为此赴光雾山欣赏红叶的意义得到了延伸。
光雾山红叶名冠旅游界,也是近些年才出现的转变。多少年来,由于交通欠缺发达、当地开发和宣传不足等原因,漫山遍野的红叶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
然而,但凡在初冬季节到过光雾山的人士,无不被这无边无际、漫山遍野的红海世界所陶醉。
光雾山的红叶之美不像其他地方,仅仅是枫树林的支撑。这里的红叶除了枫树,还有其他数不清数目、认不出名字的各种杂木所呈现的红色海洋。当前的光雾山红叶,也不仅仅是常见的一片深红,而是由淡红、橙黄、紫红、金黄等等各种深浅不一的美景组成。
光雾山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光雾山镇,这里属于川东北大巴山深处,到陕西汉中市70公里。光雾山主峰雄伟辽阔,地形复杂,峰峦叠嶂,峰林俊美,洞穴幽深,山泉密布,云蒸雾绕,林海浩荡,胜景众多。
较之其他红叶景区,光雾山无论从海拔还是面积都是第一,这里主峰海拔2500米,景区面积400余平方公里,资料显示古珍稀动植物为国内名山之首。
光雾山顶峰地势平缓,远观似卧佛,因常年云雾绕而得名。当地人称,山上气候变化无常,游人到此不能高声叫喊,否则,顿时大雨瓢泼。盛夏初秋,顶峰瞰望茫茫绿色世界,使人沉浸在林海之中,若是涉足林海,攀援古树,卧身花丛,仰望蓝天,幽静怡适,令人心旷怡。然而光雾山最美之际当属十一月深秋季节。此时红叶似火,泉气飘香,目光所及,百里红叶漫山遍野,如火如荼。
百里红色画廊令人叫绝
光雾山的红叶呈现出一种大美的境界。景区6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集中了连片的红叶景观。在十月中旬到十一月底这段时间,无论是驾车还是步行在林海之中,不仅可以远观一眼无边的满山红色,也可停下来,深入林中仔细玩赏。
与其他地方树叶单一的情景不同,光雾山红叶有20多种,林海中充满想象力的视觉冲击,往往令人炫目。而那些红叶,有手掌状、鸡爪形、五星形、羽毛状、心脏形等等,还有船形、卵形、豆瓣形等形状,非常奇特。
有诗人曾为光雾山红叶写出绝美的词句:“巴山一夜风,木叶映天红。色比桃花艳,秋如春意浓。”
光雾山红叶景区具有面积大、红叶品种多、红叶周期长、色彩丰富的特征。景区830平方公里中有600平方公里的红叶景观。色彩丰富,五彩斑斓,一般红叶以红色为主,而光雾山的红叶颜色呈梯次变化,黄、橙、红交错呈现,丰富多彩。红叶景区观赏时间长达一个月之久。当地人们总结在这里看红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看红叶五彩斑斓,第二个阶段看红叶层林尽染,第三个阶段看红叶万叶飘丹。
光雾山红叶之所以变化多姿,时间绵延一个月之久,主要在于这里的树种丰富,树叶形状各异。林海滔滔的原始林区,林区木材积量达400万立方米,在这四十万亩古森林中,有原始天然阔叶林,也有当地特有的杉树组成的针叶林,亚热带山地针林与亚高山针叶林等。还有上百种珍贵植物;有世界少有、光雾山富有的经英国皇家学会鉴定命名的古植物化石“巴山水青冈”,还有火烧不灭、水浸不入的楠香树,花朵如碗大的各色杜鹃花树……
大巴山深处的一抹亮色
关于光雾山名称的由来,当地人士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来自历史传说:相传光雾山以前叫光木山,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建阿房宫时,川陕相连的大小巴山离咸阳较近,为了修建阿房宫把山都砍光了,当地人把光木山改称光秃山,谐音光雾山。
第二种说法来自神话传说:千里眼、顺风耳两位神仙发现这座大山景色之美异于别处。便报告了玉帝,玉帝得知后非常不安,他怕众神仙不安分工作,私自下凡,于是便下了两道圣旨:一是要严守秘密、不得泄露,二是令雾仙姑把她罩起来,不让神仙和仙女看见,确保天庭一片安宁。雾仙姑接旨后立即来到光雾山,脱下肩上的纱衣轻轻地罩在光雾山上,霎时,一团团白雾飘向光雾山,从此之后这里云雾缭绕,不分春秋、不分阴晴、早晚升腾、日日不绝。谁知这层雾不仅给光雾山增添光彩还使她变得仙气缭绕、神秘莫测,光雾山由此而得名。
第三种说法来自四川方言之说:光雾山中的“光”字是四川方言,在普通话里它是全、都的意思。它因主峰处在雪线之上,常年被云雾遮掩,人们看见的都是雾和云,终年罕见日光而得名。
无论哪一种说法都说明了光雾山的雾很大很浓,正如这里的山歌里唱的:“哥在山中抓把雾,轻轻捏出数滴水;妹在山中唱支歌,甜得满山细雨飞。”因此还形成了“巴山月”最美的景观。
看红叶品三国文化
光雾山以深秋的红叶出名。不过,这里不只是红叶,无论是三国时期,还是革命年代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这里都留下了足以吸引游客的丰富历史文化。
在光雾山周边,有三国时期张鲁囤住的汉王台、诸葛亮六出祁山时留住的牟阳城、张飞驻守川北扎营所在地落旗山、红军时期巴山游击队的大本营遗址均在区内,也给光雾山风景区增添了又一道风景线。
如今,光雾山上还有一处命名为桃园的古建筑,坐落于为景区腹地,是在清朝时期为纪念三国的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而得名。从桃园的选址看,最大程度凸显了前人对山形地貌的了解,对地理文化的造诣。坐在古建筑门前,放眼所见,地势南北高,中部低,一条河流自东向西横贯其间,这里是自然风光荟萃的地方,沿河直下,崖石奇特,古木参天,日光罕照,水质洁静,集雄、奇、秀、幽而相映生辉,多彩多姿,统一和谐,尤以燕子岩的峰丛林令人叫绝。
距桃园北西十里的燕子岩,这里地老天荒,生态原始,30多根天然石柱,矮的有50余米,高的数百米,有的独立,有的相依,峰丛直刺云天,雄伟壮观,瑰丽无比,燕子岩顶峰峰丛顶险峻无比,上面长有古松、灌木丛,还有世上稀有的梭罗树,姿态各异,气象万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