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描繪小康生活的美好畫卷

——“新生活·新風尚·新年畫”——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美術創作征集展示活動側記

本報記者  馬蘇薇
2021年01月23日08: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老師來啦(農民畫)
  徐洪霞

  五“福”雲上直播(插畫)
  劉 柳

  盛世漁歌(新年畫)
  趙慶玲

  進入臘月,過年的喜慶氛圍愈發濃厚。2021年的這個春節,必定滿溢小康路上的幸福味道。如何記錄中華大地上動人的小康圖景?如何結合傳統節日,做好美育工作,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如何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文藝局、中央文明辦一局、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啟動“新生活·新風尚·新年畫”——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美術創作征集展示活動,鼓勵人民群眾拿起畫筆描繪新生活,號召專業美術工作者深入基層感受新變化,為以年畫為代表的民間美術注入新的時代內涵、時代情感、時代審美特征,使其煥發活力。活動在全國各地引發積極反響,廣大群眾廣泛參與,目前已完成作品征集和評審,春節期間將在北京等地集中展示。征集到的作品以深入生活的視角、真情實感的表達與豐富多元的藝術手法,展開一幅小康生活的美好畫卷。

  贊美新生活

  民間美術是人民群眾在廣闊的生活舞台上創造出的獨特藝術形式,隻有使其回到人民群眾中,回到日常生活裡,才能擁有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

  據本次活動的承辦單位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主任白雪華介紹,此次活動以“我們的小康生活”為主題,正是希望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熱情和創新活力,挖掘新生活、新風尚、新年畫的“新”寓意。

  為充分反映全國各地人民群眾過上小康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活動通過各文化和旅游廳局、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手藝網等多種渠道廣泛征集作品,既吸引了長期開展傳統年畫創作的民間文化能人、非遺傳承人、群眾文化工作者參與,也調動了藝術院校師生、專業畫家、設計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許多老百姓主動用畫筆記錄自己的幸福生活,抒發真摯心聲﹔許多專業美術工作者深入生活,用畫筆捕捉時代脈動、反映時代變化,涌現出一大批優秀民間美術作品。

  因為真實,所以生動。作品中,火熱的小康生活圖景隨處可見,老百姓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扑面而來,像《載舞歡歌頌盛世》《金山銀山樂小康》等作品,飽含濃濃的生活味兒和鮮活的感染力。此外,脫貧攻堅題材也成為作品的主要表現主題,有描繪扶貧故事的《鄉村書記扶貧記》,有謳歌勤勞美德的《鴨肥魚豐》,有展現豐收喜慶圖景的《盛世漁歌》等等。這些作品以鮮明的時代特征,進一步豐富了創作面貌,賦予民間美術嶄新的時代內涵。還有許多創作者聚焦家和人美帶來的幸福感,將和睦安康的家庭生活作為主要表現對象,比如,《其樂融融》以全家圍坐共享年夜飯的場景,傳遞出節日裡的暖意融融。

  不少群眾在創作中滿足了文化需求,增強了精神力量,也用作品為新時代的美好生活留下了生動的視覺圖像。許多專業美術工作者在現實觀照中找到新靈感,對傳統民間美術有了新認識,為傳統民間美術重新融入生活,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注入新動力。

  倡導新風尚

  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美術是做好美育工作、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鼓勵美術工作者深入農村、培育挖掘鄉土美術人才、將優秀美術作品送下鄉,能夠滿足農村群眾文化需求,發揮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

  伴隨農村文化事業和產業發展,植根鄉土大地的農民畫,成為越來越多普通勞動者的業余愛好,同時作為展示現代農村發展與鄉土文化的窗口,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此次活動中,許多農民畫創作者自發拿起畫筆,繪就一批富有鄉土特色、展現時代風尚、充滿正能量的新作。同樣,很多傳統年畫創作者也被調動起來。基層年畫創作者、此次活動的參與者趙玉海表示:“我所知道的一些老年畫作者以及他們的傳承人,紛紛重新雕版,進行年畫創作。這次活動是我們年畫從業者的一次盛會。”隻有農民文化生活內涵更加豐富,農民精神風貌不斷改善,美麗鄉村的文化味兒才能愈發濃厚。

  時代新風尚,成為創作者喜愛表現的主題。教育、文化、醫療等公共服務新變化,垃圾分類、光盤行動等社會新號召,創意賦能傳統等國潮新時尚,直播帶貨、掃碼支付等網絡新經濟……都在作品中有所呈現。如《青春夢》通過描繪由8位老奶奶組成的腰鼓隊的“青春”風採,展現全民健身潮流。《老師來啦》通過刻畫孩子們開心上學的場面,呈現出鄉村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美好圖景。《五“福”雲上直播》通過表現5G、直播等,聚焦數字科技對智慧生活的推動作用。人民群眾在美術創作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既彰顯群眾文化新活力,也凝聚農村文化建設的新力量。

  為進一步倡導時代新風尚,使優秀民間美術作品發揮更廣泛的美育作用,此次活動還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圍繞作品進行互動展示。在線上,觀眾可以通過國家公共文化雲等平台,了解參展作品、創作故事、年畫知識,參與互動答題活動。在線下,主辦方將在北京舉辦主題展覽﹔在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集中展示﹔在各地開展重點巡展。同時,江蘇蘇州、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河南開封、河北武強、四川綿竹等傳統年畫產地,將在春節期間同期開展惠民聯動展示。此外,主辦方還遴選部分作品印制了年歷、春聯等文化衍生品,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基層文化館站等渠道,贈送給基層群眾。多種文化惠民活動為小康生活增色,為精神文明建設添彩。

  推動新創作

  征集到的作品中,木版年畫、新年畫、農民畫以及具有年畫元素的插畫創意設計作品不一而足,它們同台亮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民間美術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創作趨勢與多元面貌。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原博認為,從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作者在創意構思和藝術表現上,顯示出觀照生活、理解傳統的嶄新視角。比如,創意設計年畫《年年高——月份牌斗方》《新年——直上青雲》《吉慶》等作品,以活潑的設計語言,對傳統文化元素進行了巧妙轉化。

  此外,據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懷念介紹,活動團隊還運用年畫中的形象及其寓意,制作時下流行的表情包,吸引年輕觀眾了解、熱愛,進而學習、傳承、創新傳統年畫。同時,團隊還將根據傳統年畫中的吉祥元素開發設計貼近生活的文創產品,讓年畫以不同形式重回百姓生活。這些都從不同側面反映出,面向新時代、新受眾、新需求,當代民間美術在繼承傳統的同時,正努力開拓新的發展空間。

  這無疑是展現新時代傳統節日新氣象,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民間美術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有益實踐。在此次活動中,以年畫為代表的民間美術成為記錄小康生活、振興傳統節日的藝術載體,吸引了更廣泛的參與者,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但就征集到的作品本身而言,在題材、藝術形式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不平衡,比如,具體創作多圍繞鄉村生活展開,對城市生活的表現較少﹔傳統木版年畫的創作有待加強等。這些問題反映出民間美術仍需進一步擴大創作視野,進一步融入時代生活。

  以藝術的方式連接千家萬戶,提升文明素養,推進文明創建,弘揚時代新風,讓我們的節日凝聚最大“向心力”,繪就最大“同心圓”,讓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匯聚成不懈奮斗的精神力量,正是此次活動的意義所在。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23日 08 版)

(責編:勾雅文、庄紅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