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中國經濟2020”系列報道五:

脫貧攻堅:風勁揚帆奔小康 蓄力再謀新篇章

人民網記者 李源 史雅喬 勾雅文 孟哲
2021年01月15日08:42 | 來源:人民網-扶貧頻道
小字號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

“歷經8年,現行標准下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全面回顧了“極不平凡”的2020年。扶貧話題已經連續第七次出現在他的新年賀詞中,而這次,意義尤為不同。

2020年,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貧困地區所發生的“當驚世界殊”的歷史巨變,給當地群眾帶來了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

回顧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征程,每一個腳步都踏出奮斗和拼搏,每一幀風景都寫滿美好和希望。

較真碰硬,一鼓作氣啃下“硬骨頭”

冬日暖陽下,貴州省望謨縣樂旺鎮坡頭村村民唐守芬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家門口有錢掙,天天都是好日子嘍!”唐守芬高興地告訴人民日報記者,去年她和老伴靠著在花椒種植基地干活,全家脫了貧,越來越有干勁。

與唐守芬家一起脫貧的,還有坡頭村的28戶村民。山多地少,坡頭村一度是深貧村。為了攻下深貧堡壘,去年縣裡實施挂牌督戰,村裡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選定花椒為長線“大”產業,並搭配短平快“小”產業,還引進了龍頭企業提供花椒技術服務。一年奮戰下來,脫貧戶人均純收入超過1.1萬元,穩住了全村增收脫貧的“基本盤”。

2020年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包括望謨縣在內的剩余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宣布脫貧。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兌現承諾的發展答卷。決勝之年,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2020年3月6日,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出了總攻令——

“要繼續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落實脫貧攻堅方案,瞄准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狠抓政策落實,攻堅克難完成任務。”

“對52個未摘帽貧困縣和1113個貧困村實施挂牌督戰,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要較真碰硬‘督’,各省區市要凝心聚力‘戰’,啃下最后的硬骨頭。”

——加大資金支持和工作指導力度。疫情下,資金支持不降反增,2020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達到1461億元。此外,還一次性安排脫貧攻堅補短板資金300億元,重點支持補齊因疫情導致的財政減收,完成剩余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做好貧困勞動力就業和產銷對接工作等。

——強化督戰一體,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截至2020年7月底,52個挂牌縣15.6萬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住房安全、義務教育和醫療衛生保障方面的問題得到解決﹔截至2020年10月底,90%以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得到了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支持,全國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2973萬人,已超2019年全年﹔截至2020年12月,剩余的40萬貧困搬遷群眾各地已完成相關退出工作,“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全面完成。

——發動社會力量,助力挂牌村脫貧攻堅。東中部11省(市)共組織動員1937家社會力量與挂牌督戰村建立結對關系,實現對1113個挂牌督戰村結對幫扶全覆蓋。

……

“中國的減貧密碼,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加強領導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義、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參與是合力、群眾動力是基礎。這些都是我們在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實踐中形成的有益經驗。”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說。

盡銳出戰,凝心聚力答好“民生卷”

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本來就有不少硬骨頭要啃,又遇新冠肺炎疫情,這場硬仗怎麼打?

“疫情或災害對減貧進程會產生影響。我們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將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

落實分區分級精准防控策略、優先支持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解決扶貧農畜牧產品滯銷問題、支持扶貧產業恢復生產、加快扶貧項目開工復工……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如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開出“藥方”。

一個多月后,習近平總書記的身影出現在秦嶺深處的陝西省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在村裡的木耳展銷中心直播台前,習近平總書記對著手機鏡頭點贊——“小木耳、大產業”。據媒體報道,當晚,2000萬網友涌進直播間,20多噸木耳秒光。

產業扶貧是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的重要舉措,消費扶貧行動則是帶動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方式。回顧過去一年,我國中西部22個省份組織認定扶貧產品16萬多個,全年扶貧產品銷售額達到3069.4億元。

夏季的洪澇災害又帶來一輪“加試”,絕不能讓洪澇災害造成返貧致貧。保民生所需,是當務之急。

2020年8月18日,正在安徽省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阜南縣的紅亮箱包扶貧車間察看生產線,同職工面對面交流,了解阜南縣開展就業扶貧和防止因災致貧返貧情況。

紅亮箱包有限公司是當地返鄉人士創辦的扶貧車間,員工中有約一半為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由於當地開閘蓄洪、工人受困,工廠停工15天,造成損失20多萬元,但給員工的補貼仍然堅持發放。

總書記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保障受災群眾、貧困群眾就業。

面對總書記的深深牽挂和殷殷囑托,阜南縣及時制定方案及救助政策,對受災農民和經營大戶,給予相關財政支持、金融支持﹔開發一批公益性崗位,吸納958名貧困人口就近就業﹔提前撥付救助資金598.6萬元,對困難群眾實施臨時生活救助。經統計,全縣未出現貧困群眾因災返貧致貧情況。

打勝疫情防控阻擊戰、打贏抗洪救災攻堅戰、打好經濟發展推進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鞏固了脫貧成果,涵養了小康“成色”。

統籌銜接,跑好鄉村振興“接力賽”

這一年,一個個貧困村華麗蛻變,變成宜居“新家園”﹔

這一年,一個個特色產業拔節生長,鼓起農民“錢袋子”﹔

這一年,中國大地上處處奏響脫貧攻堅“奮進曲”﹔

……

——安居才能樂業。住得好了,老百姓心裡暖暖的,渾身充滿了干勁。

在雲南省會澤縣以禮街道,39歲的呂國偉從老家的土坯房搬進新社區后就沒起過外出打工的念頭。如今,他已是易地搬遷安置點一家扶貧車間的負責人。“以前住土坯房,地裡盼不出庄稼,外出打工是唯一出路。現在,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日子過去了!”

在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蟠龍鎮,易地扶貧搬遷戶徐安達被安排在社區綠化公益性崗位,每月工資1000元。閑時,還可以到食用菌基地務工,每天100元左右。日子越過越有滋味,徐安達逢人便說自己趕上了好年頭。

——“輸血”也“造血”。扶貧工作細致入微、著眼長遠,長久帶動老百姓脫貧致富。

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小庄村,通過插上科技“翅膀”,引進馬鈴薯新優品種,推廣覆膜保墒種植、綠色防控等新技術順利脫貧摘帽。如今全村耕地面積近7000畝,馬鈴薯種植面積5000畝以上。小小的馬鈴薯,變成了“金豆子”,圓了村民們的脫貧夢。

“年紀大了也沒活兒干,一年家裡收入隻有3000多,還不夠我老伴吃藥的。”回憶起以前的生活,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八家子鎮脫貧戶徐明福連連擺手。如今這一切,是他曾經想都不敢想的。已經脫貧的他有個心願,希望鎮裡的桑黃產業越做越好,因為他在桑黃基地有一份工作,收入多了好幾倍。

一條條平坦干淨的水泥路、一排排整潔利落的農家小院、一張張脫貧致富后的笑臉……一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在神州大地徐徐展開。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

新征程已在眼前,新篇章正待譜寫。“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指出,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這為我找到以后的工作方向,既要大力發展中藥材、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提高群眾收入﹔也要繼續動態監測‘兩不愁三保障’,一有問題,立刻解決。”面對人民日報記者的採訪,重慶城口縣周溪鄉涼風村黨支部書記伍東說,“早日實現鄉村振興,我們有信心更有干勁!” 

相關報道

“中國經濟2020”系列報道四:金融系統合理讓利市場主體 助推中國經濟增速轉正

“中國經濟2020”系列報道三: 活力強——中國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

“中國經濟2020”系列報道二:潛力大——中國經濟“破局”的關鍵支撐

“中國經濟2020”系列報道一:韌性強——中國經濟“轉正”的關鍵密碼

(責編:李源、張曉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