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超高壓電網”搭建“新能源動脈”
新疆阿勒泰又添致富“路”

不久前,阿勒泰地區750千伏喀納斯變電站正式投運,打通了阿勒泰地區新能源外送“大動脈”,外送能力提升近1.5倍。這是新疆西北部的一個750千伏輸變電工程,阿勒泰地區也是新疆最后一個通750千伏電網的地州。該變電站的投運標志著阿勒泰地區電網正式邁入超高壓時代。
最新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新疆阿勒泰地區新增發電裝機86.7萬千瓦。截至今年10月9日,阿勒泰電網發電裝機315.21萬千瓦,電力盈余達120萬千瓦,具備大規模外送條件。
這些成就的取得來之不易。阿勒泰電網位於新疆電網的最北端。“十三五”初期,阿勒泰電網僅通過4回長鏈式220千伏線路與塔城電網保持相對較弱的聯系,電網最高電壓等級均為220千伏,供電質量和供電可靠性均較差,無法滿足阿勒泰富余電力的送出要求。
2018年,國家電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投資16.7億元,開工建設阿勒泰至准北750千伏輸變電工程。該工程途經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吉木乃縣以及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縣,全長341千米,同時還要對220千伏龍灣站、吉木乃站、額爾齊斯站、和豐站總計16套線路保護裝置進行改造換型,工程實施難度著實不小。
今年以來,國家電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工程質量,加快建設物資流轉,嚴格管控安全風險點,確保工程按計劃完成。
“工程停電接入自9月10日開始,共分為五個送電階段進行,歷時66天先后完成。通過科學、合理、規范調整,倒排裡程碑節點,75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實現順利提前送電。”該項目管理中心主任王立峰說。
據國家電網阿勒泰供電公司總經理孫偉介紹,阿勒泰地區作為全國重要的旅游景區,電力供應中清潔能源佔比高達94%,是新疆最綠色的地區之一。750千伏喀納斯變電站投運后,阿勒泰電網外送能力將提升至200萬千瓦,徹底解決當地電能送出受阻和棄風問題,當地新能源企業及居民都從中直接受益。
“爸爸,這個月的生活費剛剛打到您卡裡了,您查一下!”
“哎哎,好嘞好嘞!你留夠自己用的錢,家裡都夠用!”
挂了兒子努裡沙吾列提的電話,53歲的哈薩克族農民胡恩別克·木合塔爾汗夫婦臉上笑開了花。
胡恩別克生活在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沖乎爾鄉,一家人長期靠著幾畝地和幾頭牲畜維持生計,此前家庭年收入還不到2萬元。電力項目的建設為胡恩別克一家帶來了改變。2019年,兒子努裡沙吾列提順利入職窩依莫克風電場,不到一年,就成了能獨擋一面的技術能手,不僅對風電廠的工作游刃有余,干起水電廠的活兒也是行家裡手。
阿勒泰地區750千伏喀納斯變電站正式投運后,努裡沙吾列提的工作量增加了不少,每月3500元工資讓他舒心。“我每月能定期給家裡匯去1500元貼補家用。”小伙子說。
“隨著幾座大型風電場的建設,還將提供更多就業崗位,穩固當地脫貧攻堅成果,真正造福當地群眾。”孫偉預計。
除了經濟效益,輸變電工程的生態效益也不容易小覷:按照2019年全國各發電類型平均利用小時數計算,這些清潔能源可以發電78億千瓦時,相當於燃燒250萬噸標准煤,大約可以減排二氧化碳675萬噸、二氧化硫2.12萬噸、氮氧化物1.85萬噸,對於阿勒泰地區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也有望起到重要作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