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歌出征(脫貧故事)
——觀民族歌劇《扶貧路上》
圖為民族歌劇《扶貧路上》劇照。 |
由田沁鑫導演、印青作曲的民族原創歌劇《扶貧路上》正式公演。這部歌劇創作的難度是較多的。一難,同類題材的各類創作很多,如何從中脫穎而出,實非易事﹔二難,表現當下生活的歌劇,如何在主題表達與藝術呈現之間達到融合,十分不易。
《扶貧路上》以駐村第一書記的典型黃文秀的故事為題材,書寫年輕的共產黨員、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帶領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最后犧牲在一場突發的泥石流中的生命歷程。黃文秀的故事已經通過多種藝術方式和新聞渠道為公眾熟知,歌劇如何表現這樣一位人物,既有題材優勢,也有創作難度。歌劇《扶貧路上》成功之處在於緊扣時代主題。全劇通篇貫穿脫貧攻堅這一主線,通過黨旗、五星紅旗等烘托氛圍,通過舞台上列隊式的合唱形式形成氣勢,通過唱詞的力道和貫通推向高潮,主題鮮明突出。
鮮明主題的表達與高揚,必須依靠帶有一定傳奇色彩的人物故事來實現。黃文秀是一名在大都市讀書的青年學子,畢業后選擇回鄉工作並深入最基層的貧困鄉村任職,成為駐村第一書記中的一員。她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故事本身就有一定傳奇性,更加之以青春的生命貢獻給了自己的事業,壯美的青春更添悲壯的力量。劇中借用“化蝶”的民間傳說,隱喻黃文秀不朽的精神和不滅的光影,塑造她在百坭村群眾心中不可抹去的形象。這種形象化、隱喻化的表達,與鮮明的主題相融合。
《扶貧路上》在藝術表現形式上也做出了獨特探索。開場呈現在觀眾眼前的,是矩陣式的舞台。眾多演唱者,形成極強的視覺沖擊。除面向觀眾一面外,舞台的其他幾面均由幾何形的舞台框架組成,或呈現與故事相關的場景,或穿行而過各色人物,或列隊引吭高歌。不同場景同時呈現,極大地豐富了舞台的畫面感,避免了單調性。合圍而發的眾聲,也把歌唱推向高潮。
可以說,本是泥瓦磚牆的故事背景,在歌劇舞台上卻幻化出一種具有現代感和立體感的情境,又不失鄉土氣息。音樂方面,借鑒適度,融合有方。本劇融合了壯鄉民歌韻味,唱詞借鑒了民歌的比興表達,但並沒有因此失去歌劇的貫通、流暢、完整,彰顯了原創性。唱詞的時代性和鄉土味道結合也較成功,保証了全劇的藝術品質。演員表演飽滿,總有高潮和亮色,確保全劇氣勢與力量的保持。
《扶貧路上》為主題創作帶來有益啟示,也為民族歌劇的創新發展做了成功的實踐探索。
(作者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02日 2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