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王家溝有了美食街

本報記者 潘旭濤
2020年09月26日09:1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俯瞰王家溝村。
  梁志清攝

  王家溝村位於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灤平鎮,面積5.9平方公裡,人口1684人,回族居民佔66%。相傳,王家溝村始建於元代,回族人在此屯聚牧養,並建立清真寺,圍寺而居,慢慢形成了回民聚集地。

  很長一段時間裡,王家溝村沒有一家飯店。這很奇怪。

  先說位置,354省道穿村而過,112國道緊挨村子。在這裡開飯店,客源是不愁的。

  再說食材,王家溝村是遠近聞名的牛羊養殖村,一年牛羊銷售量12萬隻,給飯店供貨是不成問題的。

  “當年開了飯店也不會有客人。”王家溝村黨支部書記劉向東一邊說,一邊指向不遠處的一條河。記者望去,黃色的護欄,油漆鮮亮,在太陽底下閃光,河兩岸是平整的水泥路,延伸到村民家門口。

  “這河有什麼問題嗎?”記者問。

  原來,王家溝村的特色產業是牛羊屠宰、加工和銷售。全村一年屠宰牛1000頭、羊10萬隻。以往,村民都是沿街宰殺牛羊。廢棄物沒地兒扔,於是,村裡的旱河就變成了垃圾場,臭氣熏人。在這樣的環境裡,開了飯店又怎麼會有客人呢?

  村民夏恩東不死心,畢竟,王家溝村的區位條件很優越。“隻要環境改善了,開飯店生意肯定好。”

  夏恩東選定了村口的位置,用了3年時間,花了好幾萬塊錢,把馬路兩側的垃圾坑清干淨,然后填平。2004年,夏恩東的飯店開張了,這是村裡第一家飯店。正如夏恩東所料,生意紅火。

  夏恩東的成功,讓很多村民也萌生了開飯店的想法。要大規模開飯店,就要大規模整治村裡的環境。於是,村民想改善環境的願望日益強烈。

  村民的願望就是黨和政府努力的方向。2019年,灤平縣委縣政府整合資金8000多萬元,決心將王家溝村打造成集生態文明、產業發展、民族團結、和諧穩定為一體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8000萬元可不是小數目,畢竟,灤平縣是國家級貧困縣。

  事實証明,這錢花得值!一進村,就見到馬路旁一溜兒飯店,仔細一數,20多家,門窗裝修風格相似,牌匾樣式統一,形成了美食一條街。這些飯店裡,既有夏恩東的店,也有劉向東的店。

  作為回民,劉向東起初也是做牛羊販賣生意的,后來改行開起了飯店。剁肉、和面……每天下午4點,劉向東准時開始做烤包子。因為用現殺的羊肉,他的包子肉鮮。因為喜歡研究,他烤出來的包子皮脆,總是供不應求。

  改變從村口開始,貫穿整個村庄。踩著干淨的水泥路,在村裡轉上幾圈,已找不到“臟、亂、臭”的蹤影。

  記者找到了一個佔地3500平方米的民族文化廣場。廣場上有舞台,有籃球場,有休閑廊道,還有一處移動廁所。還找到了兩座橋,一座叫“連心橋”,一座叫“團結橋”。橋下是曾經的旱河,如今,河底垃圾已被清走,活水被引了進來,旱河變成了景觀河。

  夏恩東說:“環境好了,村民心情更好了,王家溝村民族團結、和諧共處的氛圍更濃了。”

  夏恩東的生意能干得紅紅火火,也離不開村裡團結的氛圍。他的飯店經常承接婚宴,一次要搬十幾張大桌子,很多村民主動前來搭把手。“我是回民,但是來幫忙的有一半是漢民,大家互相幫助,不分哪個民族。”夏恩東說,誰家有紅白事,村民爭著出車、出力。

  今年7月,王家溝村被河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命名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

  還有一件事,令夏恩東很欣慰。那就是,女兒不必像自己年輕時那樣外出打工,省去了奔波之苦。“她就在馬路對面工作呢。”說到這兒,夏恩東一臉幸福。

  傍晚時分,美食街的客人多了起來,街對面也是一派熱鬧。彩燈閃爍中,有人扛起玩具槍瞄准氣球,有人坐在碰碰車上歡呼……這些都是與美食街配套的娛樂活動。夏恩東的女兒在這裡租了攤位,經營蹦床。

  為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承德市把改善民生和凝聚民心統一起來,讓包括回族在內的各族群眾切身感受到了黨的關懷和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責編:羅知之、王宇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