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百姓感受到幸福溫暖
——新疆堅持把民生工作落細落實落到位
“現在,小毛病村裡或鎮上就能看,不用到大醫院去,方便多了!”在新疆喀什地區岳普湖縣岳普湖鎮艾吾再力庫木村,正在向山東援疆醫生問診的帕夏古麗·熱合曼來說。跟帕夏古麗一樣,如今新疆基層群眾享受的醫療服務水平正不斷提升。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6年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團結帶領各族干部群眾堅定不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各項工作落細落實落到位,把“人民至上”寫進了百姓生活的細節中。
一組組數據,傳遞著民生溫度:新疆持續堅持把財政預算的70%以上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自治區城鎮零就業家庭24小時內動態清零,保証至少有一人就業﹔2011年以來,累計完成268.77萬戶農村安居工程建設任務,1000余萬各族農牧民實現住有安居、住有宜居﹔今年解決34.6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把發展落實到改善民生上、惠及當地上、增進團結上,各族群眾切身感受到黨的關懷和祖國大家庭的溫暖,在點滴變化中體驗到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能托幼能養老,社區服務功能不斷升級
在伊犁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紅石榴社區的“六點鐘小課堂”成了木哈買提·阿迪力江每天放學必去的地方。“小課堂”其實並不小,在社區辦公樓二樓,足足有94平方米,包括教室和活動室兩部分。推開教室門,15名小學生正專心寫作業,7歲到12歲各年級學生都有。
“在這裡不僅有專業老師輔導作業,還有各種興趣培訓。”木哈買提今年9歲,在這裡學習已經有一年多。他已養成了習慣,每晚6點到8點,雷打不動來這裡。
紅石榴社區流動人口多,山區鄉務工人員就有505戶1782人。社區第一書記關曉菊調研發現,孩子“放學沒人管”問題是務工人員的難題。於是,社區開設起“六點鐘小課堂”,協調2名專業教師和1名社區干部在放學后看管和輔導孩子,解了務工人員后顧之憂。
社區服務功能不斷升級,不僅能托幼,還能養老。
“全憑著勞動人民一雙手,畫出了錦繡江南魚米鄉……”伴隨著婉轉的二胡聲,京劇《沙家浜》的唱段在老遠就能聽見。走進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八一街道國道社區日間照料服務中心活動室,幾位老人正興致勃勃地演練著。
在隔壁閱讀室,記者與正在看書的李炳榮老人嘮起了家常。李炳榮今年75歲,2002年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搬到國道社區養老。說起社區服務,老人贊不絕口:“這裡除了可以來唱唱戲、看看書,還有專門的營養餐。前段時間疫情防控,社區志願者送米送面、送魚送肉,直接送到家裡面。特別是有困難的獨居老人,還有專人送藥、照料。”
“國道社區轄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376人,社區在前期入戶走訪了解的基礎上,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聯合專業養老機構等共同打造了老年日間照料服務站。”社區書記上官愛芳介紹說。
如今在新疆,托幼所、日間照料中心在基層社區、農村已不是新鮮事,越來越多的老人和孩子就近得到妥善照料。
有設備有人才,家門口享受醫療服務
72歲的鄭祝旬老人最近血壓有點高,正在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醫院住院。因為離家近,中午家人還能送飯。
前些年,鐵門關市醫院沒法做檢查,小毛病也得去上級醫院檢查,再回來治療,有時候買個藥也得跑很遠。在這裡工作了幾十年的醫院工會主席杜炳勛深有感觸:因為經費不足,醫院沒有高精專設備,招不來人才。好不容易招來的畢業生,也很難留住。
2019年9月22日,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與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政府簽約,正式托管鐵門關市人民醫院,從河北省選派9名醫療專家前來擔任各科室主任。目前,通過人才定向培養,已累計培養醫護人員30余名,醫院手術室也即將投入使用,更多居民可以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
在阿勒泰地區,富蘊縣人民醫院也因一位援疆醫生的到來發生巨大變化。10年前,吳艷彬從黑龍江齊齊哈爾市中醫醫院來到富蘊縣人民醫院時,這裡的醫療條件還比較差,患者有稍微復雜一點的病,就得往烏魯木齊跑,一來一回接近1000公裡,費錢又費時。“現在,不光富蘊縣,周邊縣市的患者也會來我們醫院看病。”吳艷彬說,在她所分管的放射科,現在的日接診人數是她剛來時的好幾倍。
吳艷彬還堅持下鄉巡診。每次下鄉,她都要抽出時間在鄉衛生院會診,和鄉村醫生分享她的影像診療技術和經驗,培養起一支“帶不走的隊伍”。
醫療隊伍能力提升的同時,新疆各地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高。過去一年,新疆已實現縣及縣以上醫院遠程醫療全覆蓋,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標准化率達100%。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全區農村戶籍人員在所在地區合作醫院住院,實現了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
引師資調結構,優質教育資源越來越多
國畫班、合唱班、樂隊、3D打印……每周二上午,是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第一中學高二年級學生的興趣班時間。
從偏遠地區的團場學校,發展到如今規模,隻用了兩年多時間——2018年成為華山教育聯盟成員校后,該校依托優質教育資源,硬件設施和師資水平都得到大幅提升。
受益的不止這一所學校。兵團第二師華山中學深度幫扶了15所薄弱校。“這樣的幫扶,對兵團未來的教育發展來說是一筆財富。”受到幫扶的鐵門關市第一中學校長陶述兵說。
通過實施教育惠民工程,更多中小學生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去年,新疆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95.95%,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9%,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以上。
高等教育發展也引人矚目。2019年,新疆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45.38萬人,比2014年增加14.62萬人﹔中等教育在校生184.36萬人,比2014年增加14.76萬人。新疆對高校畢業生實施就業創業促進計劃、基層成長計劃、“三支一扶”計劃、青年就業啟航計劃等,引導和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到企業就業和自主創業。
在地處沙漠腹地的塔裡木大學,學校聚焦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培養了一批批扎根邊疆的畢業生。
今年24歲的亞森江·吐遜江從塔裡木大學畢業后,選擇到和田地區於田縣的津墾牧業公司工作。“我的專業是農學,現在是廠裡的一名技術員。我希望在最需要我的地方發揮自己的作用。”
和亞森江一樣扎根基層的,還有阿克蘇市拜什吐格曼鄉鄉長克尤木·艾海提。2002年,他從塔裡木大學畜牧獸醫專業畢業后到基層工作,雖不從事獸醫工作,但他的辦公室常年放著藥箱,村民們常找他為牲畜看病。
“用胡楊精神育人,為興疆固邊服務。”塔裡木大學黨委書記趙光輝說,自建校以來,塔裡木大學培養輸送近7萬名畢業生,畢業生中85%扎根新疆,52%內地生源留疆工作。
(本報記者李亞楠、常欽、楊旭、程龍、阿爾達克)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23日 0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