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寧夏篇
固原隆德紅崖村:從“老巷子”走向新生活
2020年09月10日14:37 來源:人民網
固原市隆德縣紅崖村的“老巷子”位於六盤山西麓,依山傍水,歷史文化氣息濃厚,鄉村風情獨特,被譽為寧夏最美的古巷子。
遍布老巷的耙、犁、耱、叉保留了農耕文明的痕跡;石磨、古井、古柳、老鐘顯現了老巷的滄桑;書畫、剪紙、刺繡、宮燈元素則彰顯了“中國民間文化之鄉”、“中國書法之鄉”的魅力。
隆德縣紅崖村“老巷子”。隆德縣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在政府的科學規劃和引導下,紅崖村在保護古村落的基礎上,以“千年隆德縣,百年老巷子”為主題,打造集紅色旅游、文化體驗、養生度假、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特色村庄,助力脫貧攻堅。很多村民由此走上了致富路,過上了小康新生活。
村民楊國權今年46歲,大家親切地稱他為老楊。他在老巷子的家集剪紙工作室與農家餐飲於一體,頗具特色,被評為 “固原文化大院”,在當地小有名氣。
楊國權展示剪紙作品。人民網記者 王晶 攝
老楊家原以種田、打工謀生,收入不高。2011年,在政府的引領幫助下,一直熱愛剪紙藝術的老楊在家中開辦了“鄉情剪紙”工作室。精美的手工剪紙作品吸引了眾多游客,體驗傳統文化。2016年,他又在自家后院開辦了農家樂。整潔美麗的庭院、錯落擺放的花草以及牆上懸挂著的特色剪紙作品,使游客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身心也得到放鬆。 “我用心為大院打造優美的環境,就是希望游客們能在這裡放下工作的辛勞,找到回家的感覺,留下美好的回憶。”老楊如是說。
每年五月到十月,“老巷子”迎來旅游高峰,老楊的農家樂生意也非常紅火,每天接待游客數十人,他和妻子兩人忙碌也快樂。“不管是搞餐飲還是剪紙,都要肯吃苦。用服務、用付出換來勞動成果,心裡非常踏實。”
生活越來越富裕,老楊倍感滿足。 “隆德現在的生態環境非常好,山青了水綠了花鳥也多了,是個天然氧吧,”他笑著說,“家裡的經濟條件比以前好多了。依靠旅游業生活,不用再出去打工,自己給自己當老板。”
在紅崖村,像老楊一樣依托當地旅游業脫貧創收的村民還有很多。 “老巷子”,牽系著遙遠的歲月,也見証了時代的變遷。(王晶)
楊國權與“老巷子鄉情剪紙”工作室。人民網記者王晶 攝
楊國權家的農家樂環境優美。人民網記者王晶 攝
剪紙作品為楊國權的農家樂增添了文化氣息。人民網記者王晶 攝
“老巷子”景觀。隆德縣宣傳部供圖
老巷子景觀。人民網記者 王晶 攝
老巷子景觀。人民網記者 王晶 攝
老巷子景觀。人民網記者 王晶 攝
(責編:張桂貴、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