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四川普格縣發展現代田園綜合體,帶動村民增收

桃花谷 換新顏

本報記者  王永戰
2020年09月01日08:3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特爾果鄉洛腳俄補村桃花谷享有優越的自然條件,過去卻有大片撂荒地,難以帶動村民脫貧。

  如今,當地以田園綜合體新理念發展現代農業,建設設施高效農業、休閑觀光農業、文化創意農業等。2019年,綜合體實現綜合經濟效益80余萬元,村集體經濟收益達6萬元。脫貧致富的新路,讓桃花谷舊貌換新顏。

  車行至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與普格縣交界,一座4000多米高的大山映入眼帘。“峨眉山似女子蠶蛾之眉,螺髻山似少女頭上青螺狀之發髻”,同行人介紹,眼前的山與峨眉山共稱“姊妹山”,這便是涼山裡有名的螺髻山。

  此行目的地,便是螺髻山下,普格縣特爾果鄉洛腳俄補村的桃花谷現代田園綜合體。身處脫貧攻堅腹地的桃花谷,植被茂密,氣候涼爽,山水相間,享有優越的自然條件。這裡走出了一條什麼樣的脫貧致富路?記者前來一探究竟。

  綜合體裡看現場

  產業發展有聲有色

  天空飄著細雨,綠色遍染山間。山谷裡,一位20多歲的彝族姑娘正在黃桃樹旁查看黃桃長勢。看到來人,姑娘抬起頭,咧嘴笑了起來。“劉書記,你們又來了!”

  姑娘口中的劉書記不是別人,正是洛腳俄補村第一書記劉明。

  “乃古爾作,這兩天農活多不多?”

  “還行,主要是摘摘果子,沒想到黃桃樹才種下第二年,就長了這麼多果!”

  聊了幾句,情況已基本明了。自去年3月綜合體開建,第一批就種下了黃桃樹。前段日子,乃古爾作又和村民們一道,種下了蘋果樹和葡萄。這幾天,員工正忙著收摘黃桃,准備試賣。

  “咋樣,果子不錯吧!”說話間,一個高個的黝黑漢子從不遠處的房間走出,向來人打招呼。

  劉明接茬道:“確實不錯,還是你管理有方嘞!”

  被稱贊的人,便是綜合體運營方的技術人員高從杰。從在山間開荒整地,到選擇種苗和日常管理,高從杰對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十分熟悉。

  “走,去看看葡萄大棚!”跟著高從杰的步子往前走,一片葡萄大棚映入眼帘。走進大棚,一串串葡萄蔓懸挂在鐵絲架上,黑色水管穿梭在道壟之間。

  走出大棚,沿著生產道路繼續前行,嶄新的水泥路一直爬上山坡。眼下,山谷間散落著一些木質屋棚,黑烏雞在山間游走。遠處,一座聯排房屋已經建設完畢,對面的山上,正在新修一段水泥路。

  “瞧,那便是我們養殖的5000隻黑烏雞。”站在高處,劉明介紹起綜合體情況,“聯排房屋是即將建成的養殖場。”劉明說,等雨季過后,山對面的路就能修好,旁邊的山坡上還會建一座養羊場。

  仔細聆聽,潺潺流水聲從山谷間的低窪處傳來。“這條小河可是我們這兒的寶,灌溉、生活、旅游觀光,都少不了它。”劉明說。

  正當一班人看著眼前的情景入神,“咩……”不遠處來了一群黑山羊。

  “這是吉吾子達和俄木收爾大叔趕羊回來了。”高從杰說。果然,群羊背后,一老一少兩個彝族漢子,正有說有笑。

  對口援助建項目

  村民生活越過越好

  天空稍稍放晴,日頭從雲間浮現。早上微涼的氣溫,頓時升高不少。

  時值正午,眾人圍坐在一起,一盤蘿卜絲、一盆烏雞湯、兩個炒菜,便是午餐。

  “這兩年在綜合體養羊,既學到了養羊技術,又賺了不少錢。”圓桌前,年紀最長的俄木收爾大叔,打開了話匣子。

  前些年,俄木收爾和妻子因為年紀大又不懂技術,所以隻能種些土豆、玉米,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改變從對口援助開始。2016年,四川瀘州龍馬潭區開始對口援助普格縣。隨后,廣東佛山禪城區也加入其中。彝家新寨建起來了,村公路也修通了,過了兩年多,俄木收爾和其他貧困群眾一起搬進了新寨。

  致富還得有產業。2019年初,在普格縣綜合幫扶工作隊副隊長、龍馬潭對口幫扶普格縣前方指揮部指揮長劉彬和駐村第一書記劉明等人的努力下,政府出錢搞基建,合作社入股,貧困戶務工,企業投資運營,桃花谷現代田園綜合體開始在洛腳俄補村修建。

  “去年3月份到現在,我在綜合體務工就賺了1萬多元,另外還有幾畝地的土地流轉收入。”俄木收爾說,如今家裡還養了30多隻羊,每隻成年羊能賣1500多元,“這兩年日子起了大變化!”

  22歲的吉吾子達,曾在新疆、廣東等地打工,“那會兒一個月也就兩三千元收入”。

  隨著父母年紀增大,吉吾子達2018年回到村裡,扛起了照顧弟弟妹妹的擔子。“就想著在離家近的地方打點工。”放下碗筷,吉吾子達繼續說,原本以為很難找到工作,沒想到綜合體開建,來了一堆活兒。

  從種植生姜到養殖蜜蜂,一年多來,吉吾子達沒閑著,在綜合體干活有工資,如今家裡也養了羊和牛,都是穩定收入。

  “我丈夫在福建打工,我平常主要在家帶小孩。”乃古爾作接過話頭笑著說,原以為在家隻能採些山裡的菌類賣錢,沒想到綜合體需要種植黃桃和葡萄的工人。離家近,活兒也不重,她便加入綜合體干了起來。

  “最近常在綜合體干活的工人有七八個,到后面續建和擴建的時候,還會招更多臨時工。”高從杰說,現在不少村民已經習慣了上午8點半上班,中午一起吃飯,“別提多熱鬧”。

  脫貧致富新嘗試

  農旅結合越走越穩

  飯罷言畢,眾人散去歇息。跟著第一書記劉明,記者又在桃花谷裡仔細轉了起來。貧困地區,同樣的自然條件,為何今昔變化大?深處大山,田園綜合體新理念能否形成脫貧致富新路?問題縈繞在心頭,還得繼續好好探究。

  過去是大片撂荒地,如今綜合體裡綠滿園。“我們這裡有山有水,自然條件優越,就是缺項目和理念。”劉明回憶,2019年初,經過考察研究,前方指揮部決定,籌集資金,引入企業,建設桃花谷現代田園綜合體。說干就干,當年3月,兩家分別來自瀘州市龍馬潭區和佛山的企業被引進建設綜合體。

  問題隨之而來,田園綜合體該如何建?找專家咨詢,一番咨詢下來,理念有了,方向逐漸明確:用工業園區的理念發展現代農業,政府建園區,企業搞生產。

  具體規劃上,再請專家來討論,大家覺得,綜合體就要有綜合體的樣子。“應該有設施高效農業、休閑觀光農業、文化創意農業等區域。”指著項目規劃展示牌,劉明介紹,“把綜合體建成農文旅融合的立體循環農業。”

  仔細看規劃:黃桃園、蘋果園等休閑觀光農業區分布在綜合體入口﹔葡萄園和養豬、養雞、養羊場等設施高效農業位於綜合體腹地﹔而后,文化創意、示范體驗和科普教育農業區穿插在桃花谷中間。

  規劃如何落地?建園區,得有資金。為此,2019年,普格縣整合瀘州龍馬潭區對口幫扶、佛山東西部協作援助資金550萬元,建成了4公裡產業硬化路、3公裡水利設施,500平方米的養殖場也初步建成。隨后,四川一家農業企業也投入近300萬元,流轉土地,買種苗、建雞舍、試養中華蜂。

  下一步,村民和集體如何參與?村集體入股,村民打工並獲得土地流轉收入,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

  現代田園綜合體,既要銷售好,還得引客來。“建展銷中心,邀請更多企業和商家參與。”劉明介紹,今年4月30日,經劉彬等多方協調,大涼山(普格)優質農產品展銷中心在瀘州市龍馬潭區正式開業,來自普格縣的苦蕎茶、燕麥、蜂蜜、野生菌等農產品從田間地頭“搬”進了明亮展廳。與此同時,一座現代化物流存儲中心,已在附近的五道箐鄉開工建設。

  脫貧致富有新路,桃花谷舊貌換新顏。2019年,綜合體實現綜合經濟效益80余萬元,村集體經濟收益達6萬元。“最近,我們的烏雞蛋正在線上線下熱銷,一個能賣到兩塊多!”劉明高興地說。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01日 07 版)

(責編:杜燕飛、羅知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