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驚艷濮公山
2020年08月21日13:54 來源:人民網
濮公山在河南省信陽市息縣,距離縣城不過兩公裡遠。7月底,人民網大道康庄採訪團來到息縣,聽說安排參觀濮公山,不免有些詫異——“那地方我看過,一個礦山改造項目,能有多少變化?”
採訪行程很滿。看了幾個脫貧點,下午五點,恰好到山下。跟著隊伍走,越走越驚奇。“這還是之前的濮公山嗎?”
眼前,藍天碧水,花樹紅橋,人流如織,笑聲回蕩﹔向上看,山峰陡峭,壁立千仞,峰頂蔥蘢,山色絕美﹔向前漫步,草木疊翠,礦坑深深,水映湛藍,難言秀美﹔往遠看,紅磚灰窯,挺立山間,城市與山,相映醉美……
前兩年,不是隻種點樹、養點鵝、修條路嗎?疑問很快被回答。“改善人居環境奔小康,肯定一天一個樣,年年大變樣。”
之前聽人講過:濮公山原來很高,30年前開採石頭曾把山炸平,之后又往地下炸了10多年,山峰變大坑。曾被蘇東坡譽為“東南第一峰”的這裡,竟消失成“空號”。
當年,燒石灰,燒水泥,確實掙些錢,可發展工業的粉塵,讓附近人苦不堪言。“睡覺蒙著臉,吃飯蓋著碗,一年吃塊預制板”。2012年,息縣關停了山上65家企業,熱鬧的濮公山逐年岑寂。
工廠停了,草木逐漸長起來,濮公山能再熱鬧起來嗎?近幾年,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規劃思路,息縣成立濮公山管理區,既整治又開發,讓人覺得“還挺好”。
三年前記者來採訪,彼時山下正在修路,樹木也是堪堪發芽,一切聽起來,還只是覺得“規劃好”﹔前年底再來,樹木漸成蔭,山坡水塘裡,一群大白鵝,“從到處難看到不難看,真的很不錯。”
不想,再見濮公山,竟然如此驚艷。山是規劃的山,依山就勢,碧水環繞﹔洞是天然溶洞,光怪陸離,奇石瑰麗﹔人是輕鬆游玩的人,奔跑嬉鬧,不停拍照……
天氣很熱,一行人走的汗流浹背,卻仍興致勃勃。
“樹立綠色發展觀,山水就能有多美。”聽同行的息縣濮公山管理區主任李娜介紹,我們方知息縣人的決心有多大。
先后拆除碎石場29個、石灰窯9座,關閉旱砂場7個,對所佔土地逐步征收,同時將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作為礦山公園建設的重點項目進行綜合整治。截至目前,項目完成危岩清理5930立方米、削坡13600立方米、挖運土石方115530立方米、廢渣清運15880立方米、覆土工程14910立方米、建筑物拆除1600立方米、地面硬化9071平方米,還完成了支路及觀景台、水中棧道、休閑涼亭、廣場硬化、環山路、綠化工程等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585萬元。
“我們還積極實施了園林綠化項目,以保証濮公山森林覆蓋率逐年增大。”聽著李娜介紹,我們心裡都充滿希望。投資1200萬元的129畝實施銀杏園項目,對濮公山及周邊的綠化390畝美化荒山項目,在沿淮灘地的500畝造林項目,在沿河路南側的750畝生態果蔬採摘園項目,1200畝礦山生態綠色二到五期工程……
“大步流星奔小康,越來越綠濮公山。以后,咱們常約常來!”遠眺山水,我們對未來有了更多期待。
(責編:丁亦鑫、史雅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