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人民網全媒體調研行
竹林鎮與趙明恩:改革者永遠是年輕
2020年08月10日16:40 來源:人民網
鞏義市長壽山景區舉辦電音節。 竹林鎮黨建辦提供
夜幕降臨,位於河南省鞏義市竹林鎮的長壽山風情古鎮“電音節”開始上演。這座總投資1.6億元,包含有14條特色古街、400余間商鋪,集民俗演藝、手工作坊、特色小吃、非遺展示、民宿客棧為一體的古鎮,是河南近年來最閃亮的旅游名片之一。盡管受疫情影響,7月15日開始舉辦,前10天仍吸引15萬人次游客前來,為景區增收千萬元。
竹林鎮是全國文明鎮、國家衛生鎮、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先后榮獲中國首屆人居環境范例獎、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范例獎等。說起竹林鎮40年的輝煌發展,不得不說80歲高齡的竹林鎮黨委書記趙明恩。
40年前還叫竹林村,“山高石頭多,出門就滑坡。吃水貴如油,擔桶就發愁”,村裡世代受窮。1974年,村黨支部讓趙明恩帶頭找掙錢門路,34歲的趙明恩當仁不讓,擔任村裡耐火廠廠長,辦起了機械廠和礬土礦。1978年年底,竹林村社會總產值達到110萬,人均收入89元。1980年2月,40歲的趙明恩當選為竹林村第十五屆黨支部書記,竹林村發展更進入快車道。
1982年,看到村干部“更多心思做生意”,趙明恩和村兩委決定召開“大討論”。七天七夜思想碰撞,最終形成“群眾評黨員、黨員評支部、支部評黨委”的村干部管理制度,提出“村干部不能隻顧個人,要集中精力發展集體經濟,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思想道德建設”,為竹林村未來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石。
一張藍圖繪就,十年地覆天翻。1994年11月,經河南省政府批准,竹林村與周邊三個村整合,設立竹林鎮。12年后,竹林鎮再次“擴張”,周邊又有三個鄰村並入,人口和區域面積均擴大一倍。1996年4月,竹林在全省率先實現村改居,全鎮近兩萬人口,全成為城鎮居民。1998年,竹林鎮人均收入就達到了驚人的5300元。
趙明恩為全體干部講竹林鎮精神。
1997年,竹林鎮實現集體企業全部股份制改造﹔1999年,竹林眾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現太龍藥業)上市,敲響了河南醫藥企業上市募資第一錘,“竹林”品牌在全國叫響。同時,鎮裡又投資上億元,從幾十公裡外引來黃河水,讓村裡徹底告別“吃水難”。村裡還先后為村民建別墅1300套,住宅樓20多棟,解決了村民的住房問題。此外,村集體還繼續出面,為村裡解決了教育、醫療等民生事業。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他好比大鬆樹冬夏長青……”2008年,依靠黨的好政策,脫貧致富的竹林鎮,在趙明恩帶領下又出發,決定開發鎮裡的長壽山生態景區。曾有人想不通,“鎮裡就這麼多人,三家上市企業,幾十家大型企業,人均收入全國領先,受那罪干啥?”趙明恩卻不為所動,以古稀之年,激發老驥壯心。
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越來越清晰,趙明恩和村民更信心百倍。2016年12月17日,鎮裡長壽山景區風情古鎮項目啟動。趙明恩帶頭垂范,全鎮上下克服工期緊,任務重的巨大困難,僅用了133天,就讓景區實現了開門迎賓。
“2006年劃歸竹林鎮后,受趙明恩書記影響,我們也接受了愛竹林、比貢獻、謀發展、永創業、講文明、共富裕的竹林精神,思維越來越年輕,干勁兒越來越大,更加富裕的康庄大道,就在我們的面前。”竹林鎮鎮東街居委會主任鄭麗萍感慨不已,“這真是改革者永遠是年輕,我們偉大的祖國永遠年輕。”
(責編:丁亦鑫、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