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蘭考,站起了一個個“焦裕祿”

本報記者  陳振凱  石  暢  人民網河南頻道  時  岩
2020年07月04日08: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蘭考成片成片的泡桐樹。
  張中利攝

  “蘭考”兩個字,有著特殊分量。全國2800多個縣(市區旗)裡,豫東蘭考的知名度,一騎絕塵,遠超絕大部分縣市。

  它一度是窮困苦瘠的代名詞。聽到“蘭考”,就會想到“吃不飽”“逃荒”,想到“風沙、內澇、鹽鹼”三害。那是幾代人的刻骨記憶。時光流轉,誰又能想到:而今的蘭考,不但全縣脫了貧,還是河南省首批15個森林城市之一。

  夏至前夕,記者來到黃河岸邊的蘭考,隻見綠樹成蔭,農桐間作,林茂糧豐。為禍數百年之久的“三害”,早已尋不到蹤影。

  從風沙之地到森林城市,蘭考的生態治理傳奇,是如何發生的?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1962年。那年,蘭考糧食產量下降到歷史最低水平,縣城火車站擠滿外出逃荒的災民。最苦最難之時、紛飛大雪之中,一個身影出現了。

  他就是焦裕祿書記。在蘭考工作的短短475天裡,焦裕祿同全縣干群一起,摸清了“三害”的脾氣,找到了治理的路子,改變了蘭考的面貌。靠著一輛自行車,一雙鐵腳板,他對蘭考所有的風口、沙丘和河渠逐個丈量、編號、繪圖,吃准了“三害”演變的特點和趨勢。

  “沙區沒有林,有地不養人﹔造林防沙,百年大計﹔育草封沙,當年見效﹔翻淤壓沙,立竿見影。”焦裕祿帶領全縣人民,開始了史無前例、規模浩大的治沙種樹行動。這些樹中,泡桐最多。自此,在平原沙區,“農桐間作”治理模式,橫空出世,造福至今。

  風沙小了,生態好了,庄稼豐收。慢慢地,蘭考人不再拿著“飯碗棍子襖”外出要飯。更重要的是,戰勝“三害”的蘭考人,精神上立起來了。“隻要干,一定能在困難面前闖出一條路來!”

  因為治“三害”,更因為焦裕祿“對群眾的那股親勁、抓工作的那股韌勁、干事業那股拼勁”,紅色蘭考扑面而來,成為許多人心中聖地。

  沙患已除,窮根要拔。荒涼給人詛咒,也給人意外饋贈。防風固沙種下的行行泡桐,開著白紫色喇叭狀花朵,香甜了一片片田野,也給農人直接帶來財富。

  “這是縣裡萬畝桐林,也是致富林。”在“民族樂器村”堌陽鎮徐場村,當地干部介紹,泡桐刨成板,過去做風箱,現在制樂器。“一塊泡桐板賣十幾塊錢,可做出來的樂器,竟能賣到三四千塊甚至上萬塊。”河南中州民族樂器有限公司總經理代勝民感慨。

  目前,蘭考年產民族樂器70萬把(台),產值近20億元,解決上萬人就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至理要言,因為泡桐樹的故事,在蘭考縣有了真切直觀的表達。

  東壩頭鎮張庄村遠近聞名。那裡是焦裕祿當年找到防治風沙良策,首先取得成功的地方。在張庄採訪時,當地群眾介紹,村部會議室裡,靠牆居中的那把凳子,是習近平總書記坐過的。2014年3月,總書記到蘭考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程前往張庄考察。

  和群眾坐一條凳子,跟群眾一起想法子,這是共產黨人的傳承。黃河在東壩頭拐了最后一個彎,1855年,它在這兒附近決口,奪大清河入渤海,形成了現行河道。1952年,毛澤東到這兒視察黃河時指出:“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

  67年后的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迎來新的機遇。蘭考人看到了這一點。

  面對新的國家戰略,蘭考自我加壓。記者採訪時,一個深切感受是,當地干群,無不腳踩風火輪一般工作著。目前,蘭考正主動與黃委會規劃院對接。他們想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規劃上走在前列。

  蘭考計劃,加快沿黃綠色廊道建設,完成“清四亂”(亂佔、亂採、亂堆、亂建),建立長效機制,逐步恢復黃河灘區原有濕地生態環境。

  蘭考人有多愛生態保護?僅以近年種樹為例。

  連續4年,蘭考冬春兩季造林15萬畝,植樹近3000萬株。而今,林木覆蓋率達30.15%,全方位提升了城市森林生態系統。不但改善了人居環境和生活質量,還實現綠色貫通城鄉,生態成果共享。

  “紅色的蘭考,正向生態蘭考、森林蘭考快速邁進”。這句話,寫進了蘭考官方文件。

  在荒涼中逆襲,在奮斗中崛起。

  蘭考人答出了精彩的治理卷子。

  蘭考的樣子,很河南,很中國。

(責編:王醒、杜燕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