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廣西平南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打好打贏收官之戰

2020年05月16日10: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十三五”期間,廣西壯族自治區平南縣要實現79個貧困村、約7.5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摘帽。2016年以來,平南縣累計籌措扶貧資金約13.3億元,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大力推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截至2019年底,已實現77個貧困村、72761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22%,脫貧攻堅取得了顯著成效。連續2年(2018、2019年)獲得自治區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評定“綜合評價好”等次,連續3年(2017、2018、2019年)獲評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績效評價A等。被列為全區扶貧信息員隊伍管理試點縣,並被列為全區脫貧攻堅先進典型縣進行培育﹔“3+1+N”扶貧信息員管理機制、“811”“721”產業基地利益分配機制等經驗在全區扶貧會議上被推廣。

  構建防貧機制 鞏固脫貧成果

  2019年以來,平南縣建立建全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平南縣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全面開展脫貧攻堅“回頭看”專項行動,排查出疑似邊緣戶421戶、脫貧監測戶93戶。按照“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幫扶、脫貧不脫責任、脫貧不脫監管”要求,加強政策扶持,2020年扶貧公益性崗位累計安置2603人﹔認定就業扶貧車間51個,帶動377名貧困勞動力就業。強化兜底保障,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100%﹔60周歲以上(含)符合領取條件的貧困人口養老保險領取率100%。同時,以全國脫貧攻堅普查綜合試點及全面普查工作為契機,加強線上線下的返貧監測排查和預警防范,對出現預警的地區及時進行政策介入,鞏固已有脫貧成效。

  聚集重點工作 實施挂牌作戰

  2020年,按照國家、自治區及貴港市挂牌作戰部署, 平南縣聚焦“三落實”“三精准”“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等脫貧攻堅重點工作,對剩余未脫貧的2個貧困村、未脫貧人口超過200人的6個鄉鎮實行專班挂牌作戰。

  繼續實行“雙線五包”責任制,深入推進控輟保學專項行動,做好貧困生教育資助金發放等工作,270個義務教育學校項目已經全部開工復工,完工93個。抓好健康扶貧“198”等醫療保障政策落實,符合條件的93321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參保﹔完成272個村級衛生室的設備採購並投入使用。實行住房安全保障挂牌作戰,開展住房安全隱患清理行動。實施萬人飲水安全大會戰,共投入資金1338.86萬元,建設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項目24個,涉及10個鄉鎮,受益人口13.62萬人。

  推進產業升級 決戰脫貧攻堅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平南縣堅持目標任務不變、安排部署不變、完成時間不變的總要求,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落實產業基地扶持資金約6300萬元,在發展好現有159個特色產業基地的基礎上,著力打造萬畝扶貧基地套種、萬畝南瓜套種、萬畝村庄果園、官成萬畝紅薯、思旺萬畝葛根、安懷萬畝茶園、六陳萬畝玉桂7個萬畝優勢特色產業基地,擴大產業發展規模。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后續管理和扶持力度,持續推進舊房拆除和土地復墾,累計拆除舊房597戶3.2萬平方米,復墾531戶約3萬平方米﹔在做好搬出地與搬入地無縫對接的同時,逐漸推進搬遷戶“社區管理化”,並通過建設農貿市場攤位和實施商鋪出租、大棚平菇種植等模式,全面提升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成效,確保搬遷戶“穩得住”。用好村級集體經濟產業園和“抱團經營”模式,完善產業獎補方案和利益分配機制,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目前,全縣277個有扶貧任務的村(社區)已有39個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萬元(含)以上。繼續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投入1809.52萬元,實施道路項目56個31.36公裡,橋梁12座,均已全部開工建設。

  數據來源:平南縣委宣傳部


  《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16日 07 版)

(責編:庄紅韜、王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