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近千萬貧困人口搬出窮窩窩,開啟新生活

搬得出 穩得住 能致富

本報記者  顧仲陽
2020年05月03日08: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這兩天,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陸續迎來1.8萬余名入住群眾。77歲的貧困戶色七古博滿臉笑容地說:“這把年紀了還能住上這麼好的新房,真享福啦!”易地扶貧搬遷,深刻地改變著貧困地區面貌。

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調研時強調,易地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實現貧困群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途徑。搬得出的問題基本解決后,后續扶持最關鍵的是就業。樂業才能安居。解決好就業問題,才能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貧。

從憂居到安居,從山溝到城鎮,從下田到上班……易地扶貧搬遷改變了近千萬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他們挪窮窩、斬窮根,大步邁向全面小康。

搬出窮窩窩,圓了安居夢

自從搬進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幸福新區的新家,娜四哈臉上的笑容多了。

因為家裡窮,娜四哈早早輟學。5年前,她懷揣1500元,告別大山深處的茨開鎮撒孜木克村,來到貢山縣城打拼。“刮風下雨天,老房子漏風又漏雨,房后的山坡很容易鬆動滑坡,真的是住怕了。”吊腳樓樓上住人,白天也黑漆漆的,樓下養牲口,再打掃也是臟兮兮的。

起早貪黑在農貿市場賣菜,娜四哈沒少吃苦,攢錢在縣城買套房子,是她最大的動力。

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讓娜四哈提前圓了安居夢,去年一家三口第一批搬遷入住幸福新區:“就像做夢一樣,我在縣城終於有了一套自己的房子。” 新房子60平方米,兩室一廳,3口人正好夠住。娜四哈非常珍惜,每天都把房子收拾得干干淨淨。

和娜四哈一樣,截至目前,全國有947萬貧困群眾“挪窮窩”,住進了266萬套新房,相當於近5年每天有5000多人從“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山溝溝裡搬出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介紹,從地方探索、試點推廣到脫貧攻堅戰以來的大規模有計劃推進,易地扶貧搬遷讓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人口規模的貧困群眾開啟了安居樂業的新生活。

住房安全是脫貧硬指標,眼下,易地扶貧搬遷還有一些掃尾任務需要完成,新冠肺炎疫情又帶來新挑戰,各地各有關部門咬定目標不放鬆,繃緊弦、加油干,堅決啃下最后的“硬骨頭”。

四川省對涼山州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進行挂牌督戰。雲南對全省所有集中安置點開展“全覆蓋”督導,確保上半年搬遷人口100%入住,26個安置區配套設施掃尾工程和132個已開工的大型安置區教育醫療設施補短板項目均已全部復工。

軟件硬件跟得上,讓群眾更有獲得感

“搬得出”只是易地扶貧搬遷第一步,接下來要讓搬遷群眾“穩得住”。

穩得住,醫療條件要跟得上。

“搬來快4年了,老人看病、孩子上學都很方便。”河北省邢台市內丘縣恆源和諧小區的張林祥說,在老家侯家庄鄉行家峪村,孩子們要走30裡的山路去鄉裡讀初中,很遭罪。搬到縣城后,孫女上中學,走路都用不了10分鐘。去年冬天,老伴突發腦血栓,十幾分鐘就送到縣人民醫院,得到了及時搶救。

穩得住,沒有保障生活的服務設施也不行。

夜幕降臨,貴州省晴隆縣阿妹戚托小鎮安置點的文安畢來到社區廣場跳舞,廣場上音樂陣陣,歡歌笑語。“這裡生活真的很舒心。”文安畢說,安置點配建了社區綜合服務中心,“一站式”提供戶籍管理、社保等公共服務﹔平價購物中心裡,買東西方便又實惠﹔文體活動中心、老年服務中心、兒童活動中心為搬遷群眾提供休閑活動場所。

在貴州,像阿妹戚托小鎮安置點這樣的配套,是每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標配”。在全國,各地把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寫進群眾的心坎裡,方便的生活環境、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務、給力的社區治理,大大提升了搬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家門口有活干,好日子有奔頭

在河北省臨城縣幸福家園小區內的“扶貧微工廠”裡,馮國芳正麻利地用縫紉機縫制毛絨玩具。2018年底,她從深山裡的雙石鋪村搬到這裡,現在扶貧微工廠一個月能掙1000多元,打掃小區公共衛生1年也有4000元收入。丈夫經過培訓,成為持証上崗的砌牆工和架子工,一個月能掙4000元,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很有奔頭。

搬遷是手段,脫貧才是目的。

河北邢台市委常委、臨城縣委書記宋向黨介紹,為解決好貧困群眾“搬出后怎麼生活”,縣裡成立了“有事做”辦公室,組織培訓,推薦就業。

像幸福家園這樣的大型安置小區,群眾脫貧致富有保障,在中心村這樣的安置聚居點,搬遷群眾同樣增收有門路。

吃完午飯,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化成鎮吳家河村的王成明,來到村裡的產業園給果樹鋤草。談起現在的生活,65歲的王成明高興得合不攏嘴:“住上好房子,家門口打工,一天能掙60元,脫貧沒得問題!”按照“無產業、不新居”的理念,巴州區同步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和產業配套,區裡實行“分區分級、聯督聯查”機制,壓緊壓實這項工作。各聚居點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有機果蔬、生態養殖等特色產業,積極拓展生態旅游、森林康養、農村電商等新業態,把搬遷貧困戶牢牢嵌在產業鏈上。

挪窮窩,謀富業。截至目前,全國超過900萬建檔立卡搬遷人口落實了后續扶持措施,89%的有勞動力搬遷家庭實現了至少一人就業。

樂業才能安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司長張瑩介紹,為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近期將組織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幫扶專項行動,集中促進搬遷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和外出就業。

《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03日 04 版)

(責編:史雅喬、王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