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動員老鄉易地扶貧搬遷,他們背上被褥,進山駐村——
怒江有批背包工作隊(脫貧故事)
祝培榮(右)勸說和坡益(中)搬遷。 |
背包隊隊員的地鋪。 |
核心閱讀
世代居於深山,故土難離的情感,在群眾心裡往往扎得很深。除了留戀家鄉,還有一重顧慮:下山進城,離開熟悉的環境,萬一沒有營生,如何生活?這些心結,擋住了老鄉搬遷的腳步。有心結,就得解。在雲南怒江,有很多支當地干部組成的背包工作隊,他們背著被褥上山駐村,跟鄉親們講政策、說出路,在院壩座談,在火塘夜話。漸漸的,老鄉的態度變了……
進入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子裡甲鄉俄科羅村的路非常難走。從山下到村委會,隻有一條能容納一輛車通過的水泥路。路邊是深谷懸崖,洶涌的怒江水咆哮奔流。車不知繞了多少個彎,越往上開,越覺得路仿佛挂在天上。這時,司機師傅一腳剎車:“再往上開不了了,步行吧。”
腳下的水泥路已被泥巴路取代,天空飄著雨,路面十分濕滑。“小心點,掉下去連搶救的機會都沒有。”帶路的俄科羅村拉谷片區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隊隊長祝培榮說話像是打趣,但記者瞥了眼路邊近乎90度的陡坡,又覺得此言非虛。
停車點到村委會不到500米的路,一行人走了近20分鐘才抵達。幾個皮膚黝黑的工作隊員正准備出門。一打聽,他們要去村民和坡益家做搬遷動員工作。
“政府在安置點提供免費住房,你家四口人可以分個三室一廳,家具齊全,拎包入住。”在火塘邊落座,祝培榮掏出傈漢雙語版的安置點戶型圖,給和坡益指出未來新家的位置。和坡益湊上來看了會兒,又坐回去,默不作聲。
經過前兩次溝通,祝培榮明白他心裡的顧慮:搬遷后沒處搞養殖,買米買菜要花錢,萬一找不到工作,如何生活?
“放心吧,下去后政府提供公益性崗位,每個月收入1500元左右,保障基本生活沒問題。安置點周邊有扶貧車間,進去工作又多了一份收入。再說,縣城裡工作機會多,你也可以打工……”祝培榮耐心勸說。
火塘裡的柴火燒得噼啪作響,和坡益慢慢抬起低著的頭。這時,和坡益的小兒子跑了進來,祝培榮決定再加把“火”:“安置點的學校條件好,兩個娃娃上學不用翻山路,咱總得替孩子想想吧。”一番勸說,和坡益雖沒當場簽訂搬遷協議,但終於答應先去縣城安置點看看,再做決定。
“群眾世代生活在山裡,故土難離的感情根深蒂固,思想轉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祝培榮說。
短時間不行,那就花更多的時間,傾注更深的感情。2月20日,祝培榮一行12人,背上被褥,上山駐村。這支12人的隊伍裡,6人來自怒江州各黨政機關,其余由縣鄉村三級干部組成。隊長祝培榮,是怒江州社科聯副主席。因為背著背包,現在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背包工作隊。隊員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特征:熟悉農村工作,懂民族語言。
平日裡,他們早上趕在村民下地前,晚上等到村民回家后,耐心地上門講政策,空余時間還跟村民一起勞作,一待就是50多天。入夜,隊員們住在村裡的黨群活動室。一間10多平方米的房間,擺了4張鐵床,地上打了兩個地鋪。一層泡沫墊,一層稻草,一層鋪蓋,即便在地上鋪了三層,最上面的被褥依然潮濕。
用真心暖人心。背包隊駐村以前,整村384戶易地搬遷戶,僅有12戶搬遷。如今,祝培榮所負責的拉谷片區,146戶村民已成功動員54戶。從最初堅決不搬,到漸漸有村民主動咨詢搬遷政策,背包隊用實干和真情,感動了越來越多的群眾。
4月16日,在背包工作隊的帶領下,和坡益一家前往縣城安置點看房。工作隊員先后陪他看了4種戶型,寬敞明亮的房間讓和坡益心動。當天下午,和坡益就主動參與抽房並領取了鑰匙。和坡益的妻子也向安置區管委會申請了一份保潔員的公益性崗位,即將培訓上崗。
據了解,截至4月15日,怒江州1006名背包工作隊隊員與搬遷群眾開展院壩座談、火塘夜話共4000余場次,共幫助3335戶13588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入住新居。全州29個鄉鎮每個鄉鎮擴建一支背包工作隊,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存在問題,開展“背包上山、鞏固戰果”行動。
時間回到2月20日。當天,在怒江州六庫鎮舉辦的深度貧困總攻出征儀式上,100名即將奔赴一線的背包工作隊隊員,舉起右手向黨旗宣誓,祝培榮也是其中之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奪取脫貧攻堅最后的勝利決不撤退!”
宣誓完畢,背包隊隊員轉身登上客車,分赴未脫貧的80個貧困村。陽光下,車身上挂著的條幅分外醒目,上面寫著——“怒江,缺條件,不缺精神和斗志!”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20日 1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