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中國科學院定點幫扶貴州省水城縣 用科技支撐致富產業發展

(科技視點·科技扶貧 我們在行動③)

記者  吳月輝
2020年03月09日08:3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田通(中)與院壩村村民一起收獲小黃姜。
  中科院供圖

2020年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節奏。田通也不例外,原本打算正月初三就返回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的他,不得已“暫留”北京。水城縣是中國科學院定點扶貧縣之一,田通是中科院選派到水城縣蟠龍鎮院壩村的第三任駐村第一書記。

雖然不在村裡,但田通每天仍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遠程協調村裡的抗疫和扶貧工作。

“盡管今年1月水城縣已順利完成了貧困縣退出第三方專項評估,但我們院壩村還剩余53戶貧困戶,他們的順利脫貧是2020年最重要的任務,我們一刻也不能鬆懈!”田通說。

定向幫扶——

開對“藥方子”,拔掉“窮根子”

水城縣風景秀麗,四季常青,美得令人心醉。同時,這裡也曾是國家級貧困縣,舟車不通,地狹民貧,窮得讓人心痛。

如何才能讓水城縣脫離貧困,變得既美又富?這是一道需要解答好的課題。

2015年9月,中國科學院對水城縣進行定向幫扶,艱難的解題過程由此展開。

開對了“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什麼樣的脫貧方案適合水城縣?這成為中科院人需要搞清楚的第一個問題。

深入掌握貧困狀況,就必須到一線實地調研。中科院派出了包括院士、專家在內的幾十名科研骨干,對水城縣30個鄉鎮進行了為期3個多月的深入調研。

中科院貴州科技扶貧隊隊長、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夏勇說:“水城縣2016年底的貧困人口有4.86萬戶、15.47萬人,主要集中在海拔較高的山區。那裡山高、坡陡、谷深,基礎設施落后,又缺少適應高海拔區域高附加值特色農產品品種﹔人們受教育程度也不高,獲取新技術能力弱,這些都是導致他們貧困的重要原因。”

隨后,中科院派往各村的駐村干部走訪每個村落的每一戶人家。

位於蟠龍鎮東部的院壩村平均海拔1300米以上,村裡共有2025戶、845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335戶、1261人。從2018年9月駐村的第一天起,田通就挨家挨戶上門向老黨員、老干部了解村情民情,與村干部、村民小組長溝通交流。整整三個月,他走遍了全村21個村民小組,訪遍了全村33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這樣的工作,前兩任駐村第一書記李章偉和韓力也都一一做過。

“隻有了解清楚村裡每個貧困戶的實際狀況和需求,我們的扶貧工作才能有的放矢,真正做到位、起到效果。”田通說。

在對水城縣各個鄉鎮的自然稟賦以及各個農戶的需求進行充分摸底后,中科院提出了“量身打造”的脫貧實施方案建議報告,明確目標:主要在農產品及特色產品精深開發,農產品產業鏈及提供產業科技扶貧支持上做文章。

科技脫貧——

不再“靠天”吃飯,開發種植特色農產品

院壩村由3個自然村合並而成,面積相對較大。經過勘查、走訪,中科院駐村人員了解到,這裡荒山多,是典型的石漠化地區。

“村裡主要的糧食作物是玉米和小麥,經濟作物有獼猴桃、茶葉、核桃,養殖以豬和雞為主。之前村民們一直是靠天吃飯,所以這些農作物的產量並不高,僅能維持基本生活需要。”田通說,“如何能多掙錢?僅憑原有的農作物品種和種植方法是不可能的,必須找到適合院壩村種植的特色農產品,引進科學的種植技術。”

通過中科院專家對院壩村土質分析發現,這種石漠化地區的土壤呈鹼性,特別適合塊菌(鬆露)等名貴菌根型食用菌的生態培育。此舉不但可以增加村民收入,還有利於植被恢復,提升生態環境。

2017年,院壩村正式確定了發展名貴菌類黑鬆露、雲茸等的栽培及石漠化荒山治理的產業項目,並成功地申請了中國科學院科技扶貧10萬元科研項目《名貴野生食用菌生態培育及其在石漠化治理中的應用研究》,由中國科學院提供經費和菌根苗,並進行示范培訓。緊接著,《山地特色食用菌產業與精准扶貧》科研項目也“落地生根”。

然而,讓村民轉變“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思維,依靠科技脫貧乃至致富,並非易事。

對於種植雲茸,村民一開始都不敢參加。當時的駐村第一書記韓力就動員村合作社成員率先承包了30畝荒山進行試種。看到試種效果不錯,陸續開始有村民主動要求試種。

村民趙玉紅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此前他一直在觀望。“以前完全沒聽說過雲茸是個啥,真有專家說的那麼好嗎?心裡還是沒有底,不敢種。”趙玉紅說,“后來看到鄉親們種得很好,就決定先種個半畝試試。如今看,種雲茸比種玉米劃算多了。種玉米,一畝就隻能賣兩三百元,種雲茸,一畝能賣幾千元,一下翻了好多倍。”

除了種植雲茸外,趙玉紅和村民們還種植了獼猴桃、馬鈴薯、小黃姜等特色農作物。特色農產品的科學種植給村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以前我們村裡種獼猴桃,畝產隻有兩三百斤。在中科院武漢植物園鐘彩虹老師手把手指導下,2018年我們家種植的獼猴桃,畝產就提升到600多斤,三畝地的年收入達到兩萬多元呢!”趙玉紅高興地說。

拔掉窮根——

增強“造血”能力,激發內生動力

幾年實踐下來,中科院的扶貧隊認准了,科技扶貧的重點應該放在貧困地區自身“造血”能力的建設上。

扶產業是扶貧的關鍵。給技術可以幫貧困地區解決生產難題,扶產業則讓成效更長久。秉持這個理念,中科院建立相應科研平台,針對刺梨、小黃姜、食用菌、中藥材等特色扶貧產業開展新品種引進,並對現有生產工藝進行優化和改進,同時開展副產品綜合利用研究,完善產業鏈,提高市場競爭力。

“要拔掉窮根,歸根結底,還是要讓人們自己站起來。”夏勇說。

在中科院到院壩村扶貧前,趙玉紅靠外出打工扛起家庭重擔。隨著扶貧工作的開展,一家人的生活一點點好轉,沒有了后顧之憂的趙玉紅不僅自考了大專,還在田通的輔導下,考上了駐村輔警崗位。

趙玉紅說:“過去,生活沒有方向,只是一條路來回地走。現在不但學會了很多技能和科學種植知識,與專家們的交流也打開了自己的眼界。”

同為院壩村村民的朱光燦,是村子裡最早參與雲茸和馬鈴薯種植的農戶。后來他不僅自己種植,還主動流轉了5畝地,並招收其他貧困戶來務工。

“這不僅幫助貧困戶解決了就業問題,更重要的是激起了村民們的內生動力。”田通說。

在水城縣,中科院行政管理局還與當地共建幼兒園和小學,投入資金改善教育環境、培訓教師,提升當地師生科學素養,並資助數百名優秀師生參加“走進中科院、走近科學家”活動。

2020年伊始,水城縣順利完成了貧困縣退出第三方專項評估,脫貧摘帽,退出貧困縣序列。

“接下來我們還會繼續扶持產業,同時擴大示范效應,培養更多專業技術人員和新型職業農民,持續增強地方經濟的‘造血’功能,形成穩定有效的發展路徑。”夏勇說。

《 人民日報 》( 2020年03月09日 19 版)

(責編:王瑤、王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