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努力提高農民工就業質量(多棱鏡)

李心萍
2020年02月07日09: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幫助農民工順利就業,須做好用工信息對接,落實就業扶助政策,搞好返鄉創業服務,強化人力市場監管,完善就業保障體系

目前,我國農民工總數已接近3億人,幫助他們錯峰返城就業,努力提高其就業質量,不僅是暢通勞動力生產要素流動、助力經濟轉型升級、確保經濟穩健運行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讓農民工更好實現自身價值、提高生活質量的關鍵,是加快城鄉融合、實現全面小康的重要方面。

如何幫助農民工返城就業?

把服務做在前。農民進城務工,多半靠“人拉人”。過了正月十五甚至出了正月,他們才從老家出發,先進城落腳,再找老鄉介紹。一邊是企業等著招人開工,一邊是農民工四處打探消息。人托人效率低,兩邊都不劃算。近年來,隨著車站招聘會、列車招聘會的出現,不少農民工可以做到下車就進廠上班。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線上招聘”已日益普遍,相關部門不妨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將互聯網招聘多渠道鋪開,讓農民工在家線上找工作。

把政策送上門。扶助農民工就業的好政策不少,但沒有百分百送到農民手中。比如,專項培訓如何報名,哪些培訓是免費的、哪些有補貼,很多農民工對此一無所知,更談不上用足、用好。為此,相關部門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在採用傳統的發放資料、上門宣講等手段的同時,可以迎合農民信息獲取習慣,梳理就業創業政策清單、服務清單和經辦機構清單,充分利用互聯網新媒介,以漫畫、小視頻等簡單易懂的形式在朋友圈、抖音等平台傳播。當然,要重信守諾,說到做到,執行政策不打折扣。

牽住創業這個“牛鼻子”。隨著越來越多的能人返鄉創業,更多農民工喜歡在家門口就業。相關部門要重視、開掘這股就業“潛能”,抓好創業孵化工作,為那些有創業計劃的農民提供場地、資金等政策支持,開展創業指導、跟蹤扶持等服務。

加強勞動力市場監管。一方面,加大對“黑中介”“假老鄉”“亂收費”“扣証件”等招聘亂象的整治﹔另一方面,對外公布人力資源市場、職介中心、人才中心、維權熱線等公共信息,讓農民工能順利地找到靠譜中介和維權后盾。

完善就業保障體系。隨著新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選擇從事騎手、快遞小哥、網約車司機、代駕這些“新職業”。當前這些新就業形態在勞動用工、社保等方面還缺乏相關的制度規定,農民工權益保障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例如,快遞員究竟應繳納職工養老保險還是居民養老保險?當騎手遇到交通事故時,是否可認定為工傷?網約車司機與平台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相關部門應加快相關就業形態的立法研究,為新就業形態人員構建完善的保障體系,讓農民工們能干得舒心、干得安心。

人才,尤其是技能人才已經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保持崗位、員工隊伍穩定,有利於企業抓住商機,佔得先機。同時,希望相關部門能又快又好地將援企穩崗補貼發放到位,幫助困難企業不裁員、少裁員。

40多年來,廣大農民工告別親人故土,在他鄉揮洒汗水。大江南北,他們奮戰在每一條流水線、每一處建筑工地,讓一座座城市走向繁榮。中國經濟實現騰飛,農民工功不可沒。2020年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幫助農民工順利就業,能讓城市村庄更好地攜手奮進,讓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

版式設計:蔡華偉

電子信箱:mszkrmrb@sina.com

《 人民日報 》( 2020年02月07日 19 版)

(責編:王瑤、王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