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挂職副書記李高:在田間地頭找准路子(一線行走)

李 高
2020年01月13日07:5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坐在辦公室裡想不出鮮活的點子,多到田間地頭走走,問題看得真切了,幫扶才能更加精准

“扶貧嘛,隻要找到合適的產業,致富能有多難。”至今,我還記得自己剛要去挂職時的躊躇滿志。

然而,到了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沒多久,現實就給我澆了一盆冷水。原來設想的幫扶項目水土不服,無法落地。從哪裡入手,我一時沒了頭緒,情緒也有些低落。

想不明白就多去基層走走吧。一次,我去大山深處的幾個村調研,山路蜿蜒曲折,不時能看到採蘑菇的老鄉從樹林裡走出來。我招呼著老鄉聊天,才得知這裡早些年全民植樹造林形成了大片的鬆林,每年秋雨過后就會冒出很多鬆蘑、紅蘑,老鄉們都會趕在這兩個月採蘑菇貼補家用。採蘑菇是辛苦活兒,鬆林裡鬆毛虫多,必須用頭巾包裹得嚴嚴實實防止蜇傷。還得趕在清晨上山,9點以后,日頭一大,菌蓋張開就不值錢了,所以當地人都說採蘑菇是在和老天爺搶時間。

入村后,到老鄉家走訪,看到地裡晒著金燦燦的鬆蘑,牆上用繩子單獨串著的是價值高、珍貴的紅蘑。這些年,因為過度採摘,很多地方都看不到紅蘑了,晒干一斤能賣好幾百塊錢。老鄉說,“這一兩個月採蘑季,每天能撿三四十斤野生蘑,能賣五六千塊錢呢。”

在城市生活久了,我知道這些純天然野生的好東西很有市場。不過,老鄉們撿的蘑菇大小不一,而且純自然晒干顏色偏暗,賣相不夠好,這些初級農產品拿到大城市,價格自然很難上去。

一個念頭閃現,能不能先從幫老鄉把山貨賣上價做起呢?接下來,我們請來北京的公司重新設計產品包裝,組織老鄉將蘑菇精選分級,統一烘干,定制出專門的野生蘑產品,作為消費扶貧產品再推廣到北京。果然,產品廣受好評,回購率很高。好菇賣上好價后,當地幾個合作社又開始研究產品升級,提高野山菌的附加值。

貧困地區往往有很多天然、健康的好東西,但大多朴實無華缺乏雕琢,欠缺的是產品意識和銷路。作為外來的扶貧干部,我們要用自己的長處撬動當地優勢,結合資源和需求,找到真正的發展路徑。

當然,坐在辦公室裡想不出鮮活的點子,要想看得清、摸得准,就必須靠調研獲真知。如果不是進到山裡,我就看不到老鄉採蘑菇的辛勞,發現不了蘑菇的珍貴,也產生不了后續推動蘑菇走出大山的想法。干部多下基層調研,多到田間地頭走走,問題看得真切了,幫扶才能更加精准。

(作者為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挂職副書記)  

欄目投稿郵箱:yxxz8494@163.com

《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13日 11 版)

(責編:王瑤、王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