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用上滴灌 笤帚銷到海外——阿魯科爾沁旗興產業助脫貧
“田保姆”進村,撂荒地長出新產業
前些年,撇下家裡30多畝地,郭亞強走出了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新平村。為啥離家?“一半地澆不上水,土裡刨不出收成,日子苦怕了。”
農業是阿旗主導產業,但受科技含量低、土地碎片化等因素制約,199萬畝耕地保灌面積不到一半,“靠天吃飯”問題仍然突出。“想要改變舊面貌,地得換個種法。”中化集團扶貧干部、阿旗副旗長呂海濤說。
企業扶貧,支持新平村推進農田水利建設,1600多畝旱田變成水澆地。郭亞強一次回家辦事,看到新變化,決定不走了。他說,現在地裡深埋的是滴灌設備,水肥一體,省工又省水。目前,全村土地流轉面積4200畝,實施規模種植。
“村裡土地連成片,大型機器撒歡兒跑,效益提高不少。”新平村黨支部副書記郭景坤說,中化集團對新平村定點幫扶,不僅提供種子、化肥、先進技術,還引導合作社帶著農民一起干。
郭亞強把自家地入股合作社,還成了農機手,帶頭給別人種地。“不僅能拿分紅,每個月還有4000多元工資。”郭亞強家的撂荒地,今年種上綠油油的甜菜。前一段收割一算賬,他很滿意,一畝地收了3.5噸。
新平村沒人種過甜菜,為啥敢上新產業?“村裡來了‘田保姆’,脫貧更有底!”郭景坤說,中化在新平村落地MAP(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台)示范農場,還在阿旗建了技術服務中心,提供甜菜種子、作物營養、植保套餐、技術跟蹤等服務。“以點帶面,農場帶動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增強村庄自我發展能力。”
去年,新平村已在全旗率先實現整村脫貧。
農閑人不閑,貧困戶長了新本事
入冬,阿旗進入農閑期。但先鋒鄉盈嘉農牧業合作社廠房裡,卻是一派火熱場景。30多人都埋頭忙活著,雙手拿著笤帚苗,左右穿插,鋪稈、捆扎、測量、修剪一氣呵成。
原來,大伙正趕一批韓國市場的訂單,一個月要兩萬把。貧困戶禹宏偉,經過培訓變成了熟練工,4分鐘就能做一把。“前前后后要綁18個線圈,尺寸照著訂單做。”禹宏偉的最高紀錄一天做130個,一個1.5元,一天就賺了200多元。“冬閑時節也能見活錢,今年准能脫貧!”
“沒想到,一把小笤帚掃出大天地。”先鋒鄉黨委書記張立錚說,鄉裡14.8萬畝耕地有11.8萬畝坡耕地,土地貧瘠,脫貧攻堅急需一個合適產業。“笤帚苗耐旱、生長周期短、易於管理,引導貧困戶參與發展笤帚加工,前景肯定不錯。”
為了帶動更多人脫貧,先鋒鄉打造笤帚苗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從育苗賣苗到做成笤帚,利潤就地轉化,每斤產值翻了三番。”張立錚說,先鋒鄉爭取幫扶培訓資金,完成培訓班10期,越來越多貧困戶變成草編手藝人。中化集團投入175萬元,建起集生產、倉儲、研發、培訓於一體的現代廠房,引導成立盈嘉合作社。如今,在合作社長期務工的村民有30人,月工資3500元,最高可達5000元。
走進產品展示區,不光有笤帚,還有文創產品,小到小扇子,大到兩三米長的巨龍造型,都是笤帚苗做成的。“一共九大系列、150多個單品,除了給國內景區、超市長期供貨,產品也出口。”岳志強說,前不久合作社與韓國客商簽訂了60萬把笤帚加工銷售合同。
“訂單越來越多,技術工人還得進一步擴充”。合作社理事長岳志強說,除了在合作社上班,村民還可以帶原料回家裡做工。他介紹,目前合作社在家加工人員達60多人。“按件計工資,每月平均能掙上1500元。下一步我們准備在其他村裡開培訓點,帶動更多鄉親增收。”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技能培訓,拓寬了當地貧困群眾的就業路。呂海濤說,中化集團已累計投入培訓經費80多萬元,相繼舉辦多期月嫂家政服務、笤帚工藝加工、刺繡等培訓班,培訓農牧民及致富帶頭人1700多人。
波日和嘎查村民義拉貴說,“從小就會繡花,可是繡出來也難變成錢。前一段參加技能培訓,學了雙面繡。和姐妹們拿著訂單繡花,一年能收入20多萬元。”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21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