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農學院教授技術扶貧 13年選育4個新品種

“潘核桃”和他的“核桃經”(在一線)

記者  蘇  濱
2019年12月22日08: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潘核桃”又獲獎了。

前不久,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總結會議在京召開,貴州大學農學院教授潘學軍榮獲國家表彰。

潘學軍一直致力於推動貴州赫章核桃產業的發展。13年間,他先后選育“黔核”系列核桃新品種4個,研發核桃產業化專利技術5項,培養科技特派員286人,被當地農民親切地稱為“潘核桃”。

最初,“潘核桃”一直在跟葡萄打交道,連核桃的邊兒都沾不上。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變?這還要從13年前說起。

2006年,貴州大學與貴州省赫章縣達成了產業扶貧和技術指導方面的合作,借此機會,潘學軍便以科技特派員的身份來到赫章縣開展技術扶貧。

經過走訪調研,潘學軍發現,赫章的氣候條件和海拔非常適宜核桃生長,許多村民的房前屋后都種有核桃,但由於品種雜多、缺乏管理,赫章核桃一直沒有形成穩定的品牌規模和效應。“要想把核桃產業做大做強,帶動脫貧攻堅,首先要有好的品種。”潘學軍心想,雖然自己沒碰過核桃,但核桃應該跟葡萄有共通的地方,辦法總比困難多。

令他慶幸的是,當地的原生核桃樹品種很豐富,上百年的核桃古樹遍布各鄉鎮,是個天然的基因庫,完全可以從中培育出優良品種。

說干就干,整整兩年時間,潘學軍走遍了整個赫章縣,硬是從全縣100多萬株核桃樹中選出了最優品種,也就是現在的“黔核”系列。選種問題解決了,但仍有技術瓶頸需要突破。“桃三李四杏八年,核桃要等十一年”,這句當地俗語反映的就是核桃挂果期很長,短時間內很難獲得經濟效益。如果要推廣優良品種,挂果期這個難關必須攻克。

“經過反復嘗試,我們想到了‘高接換優’的嫁接方式,不僅可以將挂果期縮短到5年,還有增產增質的效果。”潘學軍介紹,“隨著技術的成熟,嫁接的成活率也從最初的10%提高到了70%以上。”

原以為接下來的種植推廣會順風順水,沒成想,村民們不買賬了。“我們的核桃樹都長了七八年了,一下子把那麼粗的枝干都砍掉,還能活嗎?”“我們不想冒險,也不想折騰。”村民們你一句我一句嘀咕著。

“過去村民們對核桃樹管都不管,任其生長,現在讓他們學嫁接、懂管護,觀念一時很難轉過彎來。”潘學軍分析。怎麼辦?隻能找願意接受的農戶,做給大家看,用事實說話。

“以前我們家的核桃個頭小,果仁剝出來都費勁,吃起來不香,跟鐵核桃一樣。”財神鎮村民李貴學回憶,“潘老師跟縣核桃局的來推廣品種,一個懂技術,一個管發展,肯定不會出岔子。”

果然,在等待了5年之后,嫁接的核桃樹成功挂果,收獲的干核桃個大殼薄,果仁飽滿,剛採摘完就售光了,價格是普通核桃的兩倍多。僅李貴學一家,一畝就增收了6000多元。

看到這種場景,附近的村民再也坐不住了,主動向潘學軍學習新技術,嫁接好品種。“潘學軍,‘盼學軍’!這個老師一點大學教授的架子都沒有,現在大家都叫他‘潘核桃’,都盼望他能常來鎮上,幫我們解決種植核桃遇到的問題。”李貴學感慨。

隨著核桃種植規模的擴大,潘學軍又開始琢磨做大核桃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核桃不僅僅可以賣干果,還可以加工成核桃乳、核桃糖、核桃木家具,核桃殼還能做成工藝品,青皮還能入藥……核桃全身都是寶,都能用來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潘學軍介紹。

在他的努力下,目前赫章縣創立、引進了核桃深加工企業12家,進一步延伸了核桃產業鏈,讓“小核桃”在赫章發展成了“大產業”。

如今,赫章全縣核桃種植面積從2006年的14萬畝增加到166萬畝,畝產干核桃從不足百斤變為最高400斤,產值從3億元增加至2018年的15億元,帶動貧困戶18059戶,戶均增收3670元,既帶動了脫貧攻堅,也為防止返貧提供了產業支撐。

“我們會把赫章核桃做得更好,希望能有更多科技特派員活躍在田間地頭。”憧憬未來,潘學軍的信心更足了。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22日 05 版)

(責編:王瑤、孫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