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青海西寧以跨城鄉集團化辦學促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山裡娃 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深聚焦)

記者  劉成友  姜  峰
2019年12月22日08: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城鄉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在青海省的省會西寧市尤為突出。西寧市大通、湟中、湟源均位於青藏高原過渡帶的高海拔淺腦山,近年來鄉村學生不斷涌入城區或縣城就讀,“鄉村空、城市擠”嚴重影響了當地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

2016年底以來,立足高原多民族欠發達地區實際,西寧先后組建了12個跨城鄉管理的教育集團,通過“四互四共”辦學模式,以城區校帶動鄉村校發展,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帶來的問題。成效如何?日前,記者深入高原鄉村展開了調查。

教師“變形記”

地點:達坂山·大通遜讓鄉中心校

深秋,北行。西寧城內的雨,到達坂山時,已化作“積雪浮雲端”。

大通縣遜讓鄉中心校的姚文舉老師,最近有點“火”。“能把俺娃調到姚老師的初一(1)班不?”不少土族家長尋上門。

“家長開始挑老師,稀罕!”遜讓鄉中心校校長吳吉成對記者坦言,鄉村校有“三缺”:第一缺師資,“教師人員緊缺,而且普遍年齡偏大、知識老化、教法單一”﹔第二缺環境,“素質教育資源相對匱乏,校園文化缺乏內涵引領”﹔第三缺生源,“學生大量流失,教師沒了心氣,形成惡性循環”。這三缺,“師資上不去是問題的‘牛鼻子’!”

姚文舉的“火”,靠的是實打實的成績。今年中考,他帶的初三畢業班39名學生中,有27人考上了高中。

“到西寧市第十三中學當了一年班主任,我‘掉了層皮’,更‘脫胎換骨’!”面對記者,這位“85后”年輕教師將成績歸功於集團化辦學中的交流任教經歷。

在2016年底試點的基礎上,2017年8月,西寧市組建了城四區對口三縣,覆蓋27所城區優質中小學、15所鄉村中心校的12個教育集團,幫帶鄉村教師1400余人,普惠鄉村學生1.64萬人。同時,探索建立了“管理互融、師資互派、教學互通、學生互動,資源共享、文化共育、黨建共抓、質量共評”的“四互四共”辦學模式。

“有別於以往‘結個對子、挂個牌子’,集團化辦學是深度融合,‘好拳都要亮出來’。”西寧市教育局局長王剛說,“能否培育一批像蒲公英般的‘種子教師’,事關成敗!”

交流到十三中,姚文舉起初扮演的角色是“救火隊員”,“原本派去的老師,不到一個月就‘水土不服’回來了。城裡娃看不上鄉村來的交流教師,家長也鬧意見,咱自個兒更心裡怯。”

“救火隊員”進了城,頭一周也碰了壁。“我教數學,上來還是在遜讓鄉中心校養成的‘填鴨式’那一套,學生們‘快的吃不飽、慢的跟不上’,對我不買賬。”

正郁悶,十三中安排姚文舉去聽名師示范課。導學案、小組制、自主課堂改革、學生討論教師引導、實現有效教學……“課還能這麼講?”他開了眼。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姚文舉一番鑽研,把全班按4人一組分成十幾個小組,也搞起了自主課堂。班裡調皮的王皓仁,常在課上偷玩魔方被抓“現行”,如今在自主課堂上大展身手,“頭一個代表小組發言,用我准備的磁力片大大方方地給同學們講解‘正方體展開圖’,博得滿堂彩!”

理念在變,態度也在變。“中午12點半,我剛吃完午飯,發現帶我的師傅早已坐進教室,給不回家的學生們輔導功課了。”姚文舉也繃起了弦,對學生們無微不至,心也越來越近。

一年的交流臨近尾聲,他給孩子們打氣:“盼著期末咱班考進年級前三!”誰承想,他剛接手時排名倒數的這個班,一舉拿下了年級第一!

十三中挽留他,姚文舉沒忘記“蒲公英”的使命,回到遜讓鄉中心校教起初三,當年就讓教育教學狀況見了起色。如今,這位“種子教師”又帶著初一的土族娃,播種起新三年的希望。

“蒲公英”還有從城區校下來的交流教師。西寧市曉泉小學英語組組長馬躍華奔波在城區和大通縣青山鄉中心校間,兩校每周課時量達30節﹔城西區行知小學數學教師張秀麗扎到湟源縣波航鄉中心小學,一年間帶動全班平均成績由73分上升到90分以上。更可喜的是,有4名學生從60多分轉變到90分左右,“學困生”愛上了學習……

兩年來,12個教育集團互派教師210名,289名鄉村教師參加了市級以上赴外培訓,集團內開展同步教研、優課展示等教學研活動1450余次,75%的鄉村校在今年的中考或小學段抽考中教學質量穩中有進。

“候鳥”歸巢記

地點:日月山·湟源和平鄉中心校

上學期,曹正強再次轉學,從縣上又回了鄉裡。

“人往高處走”,父母好不容易安排他轉到湟源縣城中學、盼娃“躍龍門”,咋就認准了這日月山下海拔近3000米的鄉村校?“原因可不僅僅在於成績‘指揮棒’”,走出教學樓,和平鄉中心校教務處主任郭振民給記者現場“揭秘”:一看到那新建成的籃球場大的小輪車訓練基地,曹正強這個15歲大男孩眼裡就射出了光。

還有西寧市七中教育集團支持建設的標准化體育場、航模水池……老同學們一“攛掇”,心痒痒的曹正強成天給父母“敲邊鼓”。家長一打聽,這兩年鄉村校不僅師資水平、升學率在提升,素質教育、校園文化、德育培養也有明顯改善,郭振民的話更給他們吃了“定心丸”:“中學教育就是要培養孩子對學習、生活的興趣與自信,開發潛能,提高素質。沒有興趣這個‘1’,后面有多少‘0’都走不遠。”娃也拍胸脯:“老同學都熟,玩得好才能學得好,我保証不貪玩!”

“娃認同鄉村學校,咱也支持,不能‘牛不喝水強按頭’。”曹家父母再一合計,在縣城教育、生活成本陡增,哪有在家門口讀書來得舒服?“回!”

湟源縣和平鄉中心校像曹正強一樣的“候鳥”,這兩年已陸續有39人“歸巢”,佔全校學生的11%。今年開學季,該校適齡新生實現“零流失”,一舉扭轉了近年來生源逐漸萎縮的不利趨勢。“往年適齡學生有4個班,往往隻能招夠3個班”,郭振民對記者表示,作為全市最早一批試點單位,生源狀況的顯著改善與集團化辦學改革密不可分,“辦學好了,家長們才‘用腳投票’。”

“歷經兩年多實踐,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成效已經逐步顯現,截至今年4月,各集團從城鎮向鄉村返流的學生已有276人”,西寧市教育系統集團化辦學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顧之芸告訴記者。從教育規律來看,這一數字在未來一段時間或可發生量級遞增。

更多可能在發生,更多窗口在敞開。今年5月,來自大通縣朔北藏族鄉的84名鄉村娃來到西寧市沈那中學教育集團學校開展研學交流,城鄉兒童一周吃住在一起,雙方都有成長﹔十三中教育集團在遜讓鄉中心校辦起土鄉納頓節,給孩子們上好民族團結第一課……

城區校也在改變。從最初的“完成硬性任務”、捆綁式考核與年終績效評優挂鉤,到如今跳出“一畝三分地”積極主動投身其中,學校、教師都在集團化辦學過程中尋找到教育的快樂和意義。

“我為孩子們帶來了音符和色彩,孩子們給我帶來了幸福和成長。勇敢飛吧!我會永遠相隨。”今年夏天,西寧賈小庄小學教師王寧從寺寨鄉中心校交流一年歸來后,記錄與學生們相處的點滴,這樣寫道。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22日 05 版)

(責編:王瑤、孫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