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西海固洋芋翻身記(中國脫貧傳奇③)

記者  劉少華
2019年11月22日08:3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西吉縣洋芋今年喜獲豐收。
  中共固原市委宣傳部供圖

權振堂開著洋芋機,翻出一地“紅蛋蛋”。
  記者 劉少華攝

西海固曾經的苦,不僅連著風沙、烈日、黃土,也連著一種食物——洋芋蛋蛋。

“一年四季,就是洋芋陪伴人的生活。”回族女作家馬金蓮記得,洋芋既是主糧也當蔬菜,記憶中的舌尖體驗就是洋芋、洋芋和洋芋,蒸炸拌煎炒煮,媽媽總是變著花樣做洋芋,吃久了,早就膩了。

西海固,中國脫貧攻堅戰場出了名的硬骨頭,被聯合國稱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西吉,又是其中的貧中之貧,作為寧夏第一人口大縣,西吉約有50萬人,佔到固原市人口1/3。

說起過去,馬金蓮給記者看櫃子裡厚厚一摞書,這位魯迅文學獎得主的每本書都寫盡西海固的貧瘠和艱難。她出生的西吉小村子,40多戶人家,大部分都要到水溝取水。夏天,為了不耽誤干農活,天不亮就要去排隊等﹔冬天,水溝結冰,人拄著鐵鍬趴在冰面上,用瓢一點點舀水出來。幾年前,村子已整體搬遷。

洋芋又叫土豆、馬鈴薯,當地食用傳統悠久。紅軍長征到這兒后,紅25軍還教會單家集老百姓做粉條,至今人稱“紅粉”。苦日子裡,洋芋填充著飢餓的胃,是“救命蛋蛋”,卻也成為西海固貧窮的象征。許多當地中老年人的牙縫都很寬,一看就是長期營養不良。

不過,紅耀鄉小庄村黨支部書記熊志忠講起洋芋,完全是另一種感覺。

跟記者碰面時,老熊剛從地裡回來,手上捏著兩個沾著泥土的大洋芋。他打開手機照片讓記者瞅,從地裡薅出的一串就挂著17個洋芋蛋蛋。

“大豐收,真是大豐收!從來沒有過!”老熊咧開嘴樂。老熊自家的400畝洋芋,光雇人收都要一個月,1畝能賺四五千。

這景況不止他一家。

乘上三輪車,我們一路顛簸上山,見到正在忙活的權振堂兩口子。他們種了40畝洋芋,今年預計能出產十幾萬斤,收入有小20萬。當地洋芋大多是紅皮,洋芋機開過,翻出一地“紅蛋蛋”。山下,他家新蓋的大瓦房被太陽晃得格外顯眼。

以前的“救命蛋蛋”,咋變成生錢寶貝的?

熊志忠答得簡單:“用科學種。”2007年秋,一場雨后,他給自家地裡覆了地膜。政府免費給農戶提供地膜,可大伙都嫌麻煩。老熊急性子,找人開著自家3台四輪車,加滿油后把全村6900畝地都覆了膜。西吉嚴重缺水,用這種方式,小庄村的地裡鎖住了秋雨。

在這片窮山溝裡,老熊2011年、2014年、2017年三次打破寧夏回族自治區馬鈴薯單產紀錄,畝產分別達到5116.4公斤、6162公斤、6246.98公斤,老熊的洋芋虫眼草眼少,去年他被自治區評為“十佳種植能手”。

整個紅耀鄉,都靠著洋芋脫貧。今年,全鄉5萬畝洋芋又喜迎豐年。而在西吉縣,足足有85萬畝洋芋地。

科學種植,可不敢說著玩。從種子開始,西吉的洋芋就不一般。光是寧夏佳立、西吉土豆種業2個脫毒繁育中心,就能做到年繁育原種5000萬粒,扶持20多家經營主體建設原種基地1萬畝,一級種基地10萬畝。當地種薯甚至遠銷雲南、貴州、四川等省。

在西吉縣馬鈴薯產業服務中心,李艷梅抱著一個6.48斤的洋芋蛋蛋合影,滿臉是笑——前兩天,縣裡搞了個“洋芋王”大賽,這個洋芋蛋蛋拿了冠軍。當地種出來的洋芋,隨便抓起一個,都比巴掌大多了,四五斤一個的不計其數。

李艷梅說,過去活得那麼苦,為啥種洋芋?說明當地適合。“咱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氣候資源,跟洋芋對脾氣,西吉能成為中國馬鈴薯之鄉不是偶然。”

別小看一粒種子,它孕育著希望﹔別小看洋芋蛋蛋,它正帶著西吉縣一起翻身。去年,西海固貧困發生率降到4%。西吉人說,2020年肯定能脫貧,不拖全國后腿。

2016年7月18日,在實地考察精准扶貧情況后,已是第3次來到固原的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說,固原的發展脫胎換骨,增強了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

這信心,是大伙一塊干出來的。

老熊伸出粗粝的大手,跟記者使勁握了握:“額(我)不陪你了,還得去地裡,豐收時節不等人,緊趕著把洋芋都挖出來。”

遠處的六盤山間,紅葉分外鮮艷,這不是西海固深秋唯一的紅色。綿延的黃土坡上,還鋪了一層紅紅的洋芋蛋蛋,映襯著老鄉們忙碌而歡快的身影。

(責編:王瑤、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