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把改善鄉村醫生待遇政策落到實處

白劍峰
2019年11月22日08:0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解決村醫問題,關鍵是要建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好機制,從根本上解決村醫的待遇和養老問題

在新中國成立70年“最美奮斗者”名單中,有兩位鄉村醫生令人矚目。一位是60后,雲南省福貢縣石月亮鄉拉馬底村鄉村醫生鄧前堆﹔一位是80后,山西省大寧縣徐家垛鄉樂堂村鄉村醫生賀星龍。兩代村醫,一樣情懷。他們用仁心仁術,為廣大鄉村醫生贏得了榮譽。

我國有近百萬鄉村醫生。他們長期扎根農村,風裡來雨裡去,為鄉親們防病治病。無論白天黑夜,路途遠近,隻要病人需要,他們隨叫隨到,無怨無悔,為維護億萬農民健康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78年,在阿拉木圖召開的國際初級衛生保健會議上,中國的縣鄉村三級醫療體系得到廣泛認可,被世衛組織譽為發展中國家的典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鄉村醫生整體素質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成為農民健康的守護人。

最近,國家衛健委宣布:力爭到2019年底前,全面消除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員“空白點”。所謂“空白點”,就是指一個村要麼沒有衛生室,要麼沒有鄉村醫生。換言之,或者“無房無人”,或者“有房無人”。村衛生室是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的網底,村醫承擔著億萬農民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但是,目前村衛生室和村醫數量呈減少趨勢,尤其是村醫隊伍狀況不容樂觀。截至2018年末,全國鄉村醫生和衛生員為90.7萬人,比上年減少6.2萬人。一些地方出現村醫“空白點”,主要原因是村醫待遇缺乏保障,晉升渠道又窄,子女教育受影響,很多年輕人不願意當村醫。老村醫干不動了,年輕村醫又離職棄崗,自然就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狀況。

掙得少、缺身份、無養老,是村醫面臨的普遍問題。目前,村醫收入主要有三項:一般診療費、基本藥物零差率補助、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在人口較多的大村,村醫待遇相對較好﹔在人口較少的小村,村醫待遇相對較差。更重要的是,鄉村醫生身份不明確,沒有編制,退休后生活沒有保障。為此,不少地方推出改善鄉村醫生待遇的好政策。例如,江蘇自2007年起推進鄉村醫生養老保險制度建設,將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納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2012年底全面實現鄉村醫生老有所養目標﹔山西建立鄉村醫生退養補助政策,對年滿60周歲且累計服務滿25年的鄉村醫生,辦理退養手續后,除享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外,給予每人每月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一半的退休金。這一系列利好政策給鄉村醫生吃下了“定心丸”。

鄉村醫生是農村醫療衛生網底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醫生隊伍的穩定和健康發展,關系到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解決村醫問題,關鍵是要建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好機制,從根本上解決村醫的待遇和養老問題,留住村醫的心。一是明確鄉村醫生的身份,突出政府責任、基層特點、行業特點、執業風險,大幅提高鄉村醫生的收入,完善村醫養老政策,為其解除后顧之憂。二是建立符合國情的鄉村醫生培養制度,從上崗、執業、管理、培訓、晉升等方面進行頂層設計,真正培養一支留得住、信得過的村醫隊伍。三是建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推進“縣鄉一體、鄉村一體”機制建設,通過鄉聘村用、選派醫生到村衛生室巡診或派駐等方式,解決村衛生室無合格醫生問題,逐步實現縣鄉村三級醫務人員同質化,讓百姓在村裡就能看上高水平的醫生。

鄉村醫生是一個平凡而偉大群體。願鄉村醫生成為一個令人尊重和羨慕的職業,為健康中國建設再立新功!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22日 19 版)

(責編:王瑤、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