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的奮斗精神——扶貧筆記37

楊一楓

2019年09月19日15:44  來源:人民網-扶貧頻道
 

  周末,應承德網信辦之邀,坐車近三個小時到達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參加自治縣成立30周年大會。大會很隆重,而且頗具地方特色。1989年,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批復,撤銷圍場縣,建立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行政區域不變。

  大會一結束,我就趕往塞罕壩的尚海紀念林參加灤平的重溫入黨誓詞活動。王尚海紀念林是塞罕壩的第一片人工林,是塞罕壩萬畝林海的精神象征,更是塞罕壩精神的結晶。

  氣溫很低,穿著白襯衣感到一些寒意,但當“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的聲音從我和同志們的嘴裡發出,在這高高的直插天際的鬆樹筆直樹干組成的“隊伍”裡回蕩的時候,渾身“沸騰”了起來,回想從入黨到今天的種種片段,不禁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

  1962年,剛剛40歲的王尚海是承德地區農業局長,一家人住在承德市一棟舒適的小樓裡。塞罕壩建林場,組織上動員他去任職。據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縣委宣傳部長姜長城介紹,這個抗戰時期的游擊隊長,后來曾擔任圍場第一任縣委書記。此時,聽到組織的召喚,他像是要奔赴新的戰場,交了房子,帶著老婆孩子上了壩。於是,他成了塞罕壩機械林場第一任黨委書記。經過王尚海、陳彥嫻等老一代人的努力,塞罕壩舊貌換新顏。

  敬獻完花圈后,我們前往塞罕壩紀念館參觀。剛才的熱血沸騰,在紀念館裡得到了沉澱和升華,彷佛變成了一種有形的力量,而這種力量將在今后扶貧工作中顯現。

  塞罕壩是蒙漢合璧語,意為“美麗的高嶺”,它位於河北省最北部的圍場縣境內。歷史上,這裡就地域廣袤,樹木參天,遼金時期被稱為“千裡鬆林”。清朝后期由於國力衰退,日本侵略者掠奪性的採伐、連年不斷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農牧活動,使這裡的樹木被採伐殆盡,大片的森林蕩然無存。到解放前夕,塞罕壩由“林蒼蒼,樹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皇家獵苑蛻變成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沙起好荒涼”的沙地荒原。

  新中國成立后,林業部經過充分調研論証和科學的規劃設計,1962年2月,決定建立林業部直屬的塞罕壩機械林場。確立了四項建場任務:(1)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產中、小徑級用材﹔(2)改變當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為改變京津地帶風沙危害創造條件﹔(3)研究積累高寒地區造林和育林的經驗﹔(4)研究積累大型國營機械化林場經營管理的經驗。

  60年代的塞罕壩,集高寒、高海拔、大風、沙化、少雨五種極端環境於一體,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剛剛建場的塞罕壩,沒有糧食,缺少房屋,交通閉塞,冬季大雪封山,人們處於半封閉、半隔絕的狀態﹔沒有學校,沒有醫院,沒有娛樂設施,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建設者們,除了簡單的行李衣物,其他的幾乎一無所有。通過塞罕壩兩代人近50年的艱苦奮斗,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在140萬畝的總經營面積上,成功營造了112萬畝人工林,創造了一個變荒原為林海、讓沙漠成綠洲的綠色奇跡。森林覆蓋率由建場初期的11.4%提高到現在的80%,林木總蓄積量達到1012萬立方米,塞罕壩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營造起了全國面積最大的集中連片的人工林林海,譜寫了不朽的綠色篇章。

  看完了介紹,隨著人流走到了館外。館外空氣清新地讓人興奮,四圍眼力可及之處,盡是綠色,薄薄的雨霧輕輕地環繞。上車,返回,回去的路上,每一個人都沒有睡去,都在看著窗外,那是一片片綠色的草地,那是一朵朵盛開的花朵,那是一片片濃郁的鬆林,我們彷佛看到多年之前,荒原上孤零零的那棵落葉鬆,靜觀著周圍人們辛勤的忙碌,在變幻的光影下,周圍一棵棵鬆樹拔地而起,一片片樹林不斷鋪延,一片片草地不斷鋪延,一種精神不斷鋪延……

  (作者簡介:楊一楓,人民日報主任編輯,海外版總編室副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在河北省灤平縣挂職任縣委常委、副縣長。)

(責編:初梓瑞、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