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鄉村少年新形象——讀《陳土豆的紅燈籠》
《陳土豆的紅燈籠》 |
在方興未艾的鄉村振興中,對正在脫貧致富路上奮斗前行的人們,特別是少年兒童生活,文學家們需要有更多關注
作為當代文學重要一翼的兒童文學,其影響力雖有向上之勢,但也有亟待加強之處,比如限於成人化視角、手法雷同單調、人物形象弱化。讀新人物新形象的作品,眼前一亮。比如謝華良撰寫的《陳土豆的紅燈籠》,描寫當下鄉村留守少年生活,弘揚正能量,塑造生動人物,充滿童真與童趣。
十五歲的陳土豆,父母到城裡打工,他上學之余照顧七歲妹妹。春去秋來,日復一日,他挑起生活重擔,上學讀書,樂於助人,友善鄉鄰,為教妹妹而吸引更多村裡孩子,在村頭樹下辦起“轉圈的教室”。他與鄰居因為一頭毛驢的護養,幾番易主、幾番爭執,表現出他誠實善良的品格。小說故事生動,情節集中,人物不多,描繪了陳土豆的熱心善良、勤勞好學、追求上進的性格,塑造踏實、擔當、可親的鄉村少年形象。
陳土豆形象最為突出的是善良有愛心,熱情助人。無論是對待家人還是鄉親鄰居,哪怕是村裡一頭毛驢。鄉村生活的磨礪,傳統文明的熏陶,陳土豆與人為善,愛心奉獻。首先是與鄰居間的友愛。小說中的三楞爺、張豆腐們,雖不無狡黠和自私,但古道熱腸,和善友好,土豆是他們心中的好孩子,用三楞爺的話說,陳土豆是“一根筋”,但“是一個好人”。陳土豆留守鄉裡,生病了三楞爺找來醫生,張豆腐女兒春妮為他扎針,他也回報鄉鄰,為學齡前的孩子們教課,為大人們做好事。其次,是對父母的愛,愛父母親也期盼父母親愛他和妹妹。他幾次勸說父母和好,守住一個完整的家。再次,他喜愛毛驢,善待動物。當三楞爺、張豆腐們虐待遺棄甚至要打殺毛驢時,他不惜以家中承包地換回毛驢性命。毛驢被打,他用身子護衛﹔毛驢丟失,他執著尋找。他以兒童心性善待毛驢,給它取名字,同它說話,牽它上街趕集,讓它撒歡、尥蹶子,看著它“偷著樂”。愛心、善心,支撐著鄉村少年陳土豆對生活、對家人親友、對世間一切葆有堅韌樂觀的態度和熱情友善的情懷。小說結尾,一年一度的年關喜慶,陳土豆將生病的父母接回家,並在院子裡高高挂起早已計劃的大紅燈籠。“紅燈籠”照耀家中點亮生活:尋常日子,平凡人家,期待的就是紅紅火火、團團圓圓,這隻燈籠寄托著一個鄉村少年的念想。
擔當和勤勞,是陳土豆形象另一面。冬天,他套著驢車打柴火,冒著嚴寒幫助張豆腐修理樹枝。對少年玩伴,他友善俠義,與妹妹陳小魚的親熱逗樂,與同學張春妮的互助、欣賞,面對困難和煩憂有疑惑,也奮發努力。陳土豆愛憎分明,不屑於張豆腐對毛驢的佔有,也看不慣三楞爺的粗暴。面對上門的討債人,他勸父親積極面對,“不能讓人背后戳脊梁骨”,欠的賬,“你還不了,我以后也要還清”。春妮說他也有毛驢一樣的性格,堅韌、朴實、奉獻、為他人著想。這些成長中的好性格、正能量展示了當代鄉村少年形象的光彩。
時下,鄉土題材兒童文學創作並不多見,在方興未艾的新時代鄉村振興中,對正在脫貧致富路上奮斗前行的人們,特別是少年兒童的生活,文學家們需要有更多關注。這部小說做出努力,表現留守兒童的成長,塑造鄉村少年新形象,其探索和實踐很有現實意義。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28日 2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